扫码手机阅读

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 分类:历史 | 字数:43.5万

第二百五十三章 征北大元帅贺兰进明

书名: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字数:3552 更新时间:2024-11-16 17:27:06

第256章 征北大元帅贺兰进明

风很大,吹的树林里泛起一阵涛声,远处夕阳西下,坨红的光芒铺满水面,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支军队在林中缓缓前行,他们自淮南出发,绕过了颍川,再顺着淝水一路北上,最后,到了河南最南面的汝南郡。

攻下汝南,可以打通与山南道连接的道路,到时候派人联络山南道内心向故国的人一同起事,天下大势,便可一鼓而定。

洛阳的大乱,像是彻底撕开了温情的伪装,把现实直接放在桌上。

就是要反!

迄今为止,江淮两道大部分郡县已经达成明面上的统一,仿照当年颜真卿号召河北二十四郡起兵反安禄山一般,推举出了一个盟主:

贺兰进明。

至少人家在安禄山叛乱时是当过临淮节度使的,在前朝算是封疆大吏般的人物,各家便把他推到了前头坐台。

为此,大家还特意给他加封了官职。

两淮节度使,兼任征北大元帅。

名义上是公主封赏的官爵,实则出自谁的手笔,只能说懂的都懂。

此人夙有文名,写的一手好诗,但他最出名的事迹,是当年张巡孤军困守睢阳时,他带着大军在一边冷眼旁观,不发一兵一卒救援,堪称顶级混子。

到了新朝时,他没被升官或是留任,直接被一封官中公文打去了岭南做官。

这跟流放没什么区别,因此当有人找上他的时候,失意的贺兰进明近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对方的条件。

“禀告大帅,前面未发现有魏军踪迹。”

汝南郡,

位于河南、山南、淮南三道的交界处,简单来说,就是正处于帝国的腹心位置,就好比今天被两大国夹在中间的蒙古。

各处城池的城头上虽然竖立着魏旗,但,没兵才是正常的。

贺兰进明微微颔首,看向坐在下方的几名副将:“看来,这来瑱和张巡两人倒是没有虚报军情。”

“两人都是大唐旧臣,到了新朝,也不过是加封了爵位,就因为他们没有替新朝立下功劳,依旧是站在原地不动。”

张巡原先是睢阳太守,来瑱是颍川太守,后者职位照旧,而张巡也不过是被左迁到了汝南郡做太守。

贺兰进明已经与他们约定好,经由他们辖下的汝南、颍川两郡,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洛阳南面,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洛阳失陷,河南大部分郡县必然震动,自然也有许多人会来投降归附。

贺兰进明觉得计划已经完备,随口问道:“可有伪帝的消息?”

“据细作传回的信说,他应该还在长安。”

那就无需多虑了。

攻打洛阳的那支叛军虽然失败了,但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现在的神洛军,竟然是一个女人在领军,本应为大帅的史思明不知去向。

这正是进军的大好时机。

贺兰进明没跟史思明交过手,但他曾被同为安禄山叛军的尹子琦等人吓破了胆,不敢支援张巡等人。

现在有江淮大军在手,他面对两人的使者便又倨傲起来,又是索要钱粮,又是让他们征发民夫。

“大帅,如若一味索求的话,他们二人会不会有所抵触?”

他招呼众人站在舆图面前,但这时候一名副将问道,他指点着路线,有些忧虑。

“倘若从南面切断汝水,我军粮道便会断绝,从北面的许昌和西面的山南出兵,我军便会被堵死在颍川郡内,进退两难。”

他侃侃而谈,没有注意到贺兰进明眯起眼睛,脸色逐渐难看。

“住口!”

贺兰进明冷声道:“我军秉承天威,奉正道而行,天下望风归顺,你居然敢在此动摇军心,左右拉出去砍了!”

众人惊的目瞪口呆,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卒就冲进来把人给拖走了。

“这...”

被杀的副将姓陆,据说,是吴郡太守的侄儿。

贺兰进明有恃无恐,所以敢杀他立威,他的依仗,就是手里的这三万江淮军。

在过去两年里,他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

手里有兵才是一切。

他和江南的世家们是同盟关系,可不代表他就真的会死心塌地给他们卖命。

贺兰进明轻咳了一声,把众人的目光再度吸引到自己身上,但这一次,他们眼里的其余情绪都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战战兢兢。

“张巡、来瑱二人都是前朝旧臣,若是背叛我们,必然贻笑于天下,是为不忠不信之臣,我料此二人不至于此。

但,也不可不防。”

听到贺兰进明似是而非的话,众人一阵腹诽。

你自己也知道不能全信,为啥还要把人家拉出去砍了?

“我意在将全军分作两股,一股前进,第二股跟在后方,一旦前军遇敌,后军便立刻急行军前往支援,二者相为呼应,正暗合兵法...”

风声呼啸,大旗乱飘,在主帅的命令下,江淮军只休息了半天,就又开始了调动。

马蹄北去人北望,丘八们在上官的喝令下,骂骂咧咧地从地上爬起来,虽然没敢骂出声,但脸上的不满清晰可见。

分出来的后军尚且可以缓慢前进,但前军则是被下令加快行军速度,约定在三日之内必须离开汝南,进入颍川郡接应颍川太守来瑱。

后者已经在那里准备好了粮草兵甲,可以供前军进行短暂的修整。

贺兰进明自信地认为,就算这两人都是假意诱使他过来,想要把他一网打尽,但凭借他的本事,还有这三万大军,攻下一个颍川郡根本是不费吹灰之力。

“大帅!”

外面响起通报声,片刻后,一名副将快步走进来,贴近贺兰进明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后者脸色一边,疑惑道:

“公主?把她送过来干什么?”

......

颍川。

太守府。

穿着藕色裙裳的侍女,缓步趋入大堂,看到茶杯已空了大半,便立刻开始倒茶。

一阵茶香顿时弥漫开来。

“太守,请用茶。”

“好。”

张巡微微颔首,放下手里的信,端起茶喝了一口。

茶是清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口味就从茶汤到了这种清茶。

天子喜清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的人纯粹是为了显示自己对天子的忠心,有的人则是真正喜欢上了这种先苦后回甘的喝法。

他面前坐着一个年轻人,气质憨厚,长相比较纯真。

“听说你对茶道有些了解。”

“小人只是喜爱,不敢言道。”

年轻人摇摇头,不等张巡邀请,就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片刻后,眼睛一亮。

“怎么了?”

张巡放下茶杯,陆羽笑了笑,问道:“不知此茶是谁送的?”

“之前一个蜀地商人在本地背了冤案,是我替他翻了案,他为了报答我,要馈赠我金银,不过我没要,只留下了一些茶叶,听说都是蜀地的好茶叶。”

陆羽露出了然的神情。

“香而微苦,苦而不涩,经久回甘,确是好茶。”

“那...再试试这个。”

张巡把他那杯茶推到陆羽面前,笑道:“尝尝。”

“小人就斗胆了...”

陆羽试着喝了一口,片刻后,忍不住又喝了一口。

“如何?”

陆羽眼神有些恍惚,听到张巡的声音才回过神来,立刻问道:“请问太守,这茶又是谁......”

张巡指了指天上,笑呵呵道:

“当今天子送的。”

“哦,难怪。”

陆羽露出心向往之的表情,低头喝了口茶,赞叹道:“听说最先就是天子喜清茶,开国后,清茶之风盛行全国,天子功不可没,

现在一看,天子确实精于品茶,只是恨小人出身浅陋,不能与天子畅谈,品茗论茶。”

“会有机会的。”

张巡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几句,随口道:

“客房已经备下,本官还有事,你若是想借书看,可自去小书房,下人我都已经吩咐过了。”

“是。”

陆羽恭敬地点头答应,片刻后,看着张巡的背影,他忽然开口道:

“张太...太守,听说江淮造反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是。”

张巡转过身来,并不隐匿,反正这个消息已经传开了。

“那...汝南会被攻打吗?”

看着陆羽脸上的不安,张巡笑了笑:“你怕了么?”

“不,不是。”陆羽多少是有点社恐,刚才喝茶的时候能侃侃而谈,但面对张巡的注视,他却低下头去,片刻后才嗫嚅道:

“小人只是觉得,又有许多百姓要流离失所了,为什么,现在已经天下天平,却又要打仗呢?”

“难得你能想到这一处。”

张巡想了想,问道:“你觉得清茶和茶汤有什么区别?”

“这...清茶和茶汤,煮茶的法子不同,下的料也不同,还有...”

“味道的不同。”

“清茶味淡,茶汤味杂,众人各有所好,这是自然的,但对于那些人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尝惯了一种味道,既然有条件,自然就会想着换换口味。

做惯了当地的土皇帝,也就自然而然地以为,自己坐在井底看到的那片天,就已经是全部了。

陆羽默然不语,他出身是孤儿,且入世已久,虽然看过了不少人间疾苦,但对于江南的上层建筑究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显然没有明确的思考过。

“太守,太守不好了!”

外面响起喊声,一名报信的士卒,推开阻拦的下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猛然跪在张巡面前。

“哨骑,哨骑回报,说是在城外十里处看到了一支大军!”

来了么。

张巡点点头,并没有惊慌,看了一眼陆羽,便跟着士卒离开了太守府。

城头上早已站了不少士卒,得益于朝廷对各地土地兼并的疯狂打击,府兵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保证,但毕竟是才恢复不久,战斗力还得打个问号。

官衙可以将更多的钱粮用于民间或是城中的各种基础设施,为了政绩,大部分官吏都选了这个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