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 分类:历史 | 字数:43.5万

第一百八十五章 什么叫大唐(魏)名将啊

书名:活在天宝十四年 作者:江山至 字数:2804 更新时间:2024-11-16 17:27:06

第188章 什么叫大唐(魏)名将啊

藤原清河从来都不是那种骨头死硬的倭人,所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给吐了出来。

从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他也只是个被人利用的可怜蠢货,当然,这也不一定。

万花探子分成两队离开洛阳,追寻那群倭人的踪迹而去,但陈温和沈青两人都不抱希望。

因为当日潜入宫中的很可能不止一拨人。

“朝廷使者又来了,还是一样的要求。”

崔佑甫即使坐在颜季明面前,也还是忍不住打着哈欠。

为了批阅下面呈递上来的文书,他已经两天没睡觉了。

颜季明的事有一大半都分给了他,后者一开始对这样的信任也有些受宠若惊,但他根据惊人的工作量,很快就判断出自家魏王只是想当个甩手掌柜。

“你的建议呢?”

“不用给。”

崔佑甫强打起精神,回答道:

“今年以来,朝廷派人过来索要钱粮的使者已经超过了五批,每次都带走了大量的钱粮,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账面上的数字永远不会作假,现在财政上最大的缺口已经不是军费,而是给朝廷的贡赋。

这玩意本就可有可无。

“那这样一来,肯定会激怒朝廷了。”

崔佑甫摇了摇头,在颜季明的注视下,他指着脚下,心平气和道:

“长安是大唐的朝廷,

这儿,

是您的朝廷。”

崔佑甫说话很少这般露骨,所以当他这样说的时候,颜季明只感觉一股凉意从脊椎一路往上窜到脑子里。

很爽。

朝廷使者被打发走的时候,跪在洛阳城门口,一脸迷惘地嚎啕大哭,进出城门的百姓不多,听说他是朝廷派来索要钱粮的时候,没人同情,反倒是都露出了厌恶之色。

关内那儿从上到下都需要钱粮。

但这就意味着得从其他地方调取。

换种说法,就是让其他地方给关内输血。

战乱才过,马上又是一个寒冬。

魏王一直都在给饥民放粮,但更鼓励人们用劳动换取食物,以工代赈。

这时候就算是再蠢的人也知道,魏王粮仓里面的粮食,有一半都是留给他们的。

多给朝廷一分,他们就少拿一分。

宫里死了两个宫女的消息并没有传的满城风雨,或许那儿本就不与人间相通。

人们待在家里的时候,更多是愤恨朝廷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虽然说一直都没把他们当人看过,但许多人胆大到把心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其中不乏洛阳城官吏的引导。

魏王来了,

洛阳的青天就有了。

当你经历过一年的颠沛流离,大半亲朋好友都在城外乱葬岗上安了家,而你和家人连明天下锅的粮食都没有着落,这时候是难免焦急的。

百姓的忠诚有时候很难具体表现出来。

太平时节自然是人人歌颂,但若是战乱四起,这时候各地再有人站出来高呼舍身抒难,一个个舍小家顾大家,那才是难能可贵。

而若是连大部分百姓都做了带路党,只能证明这个朝廷必然已经腐朽了。

颜季明一边对外放出各种振奋人心的口号,一边分出实打实的利益,迅速拉拢了民心。

当然,也还是因为战乱,大量的土地空闲出来,好好利用他们,无论是安置流民还是恢复府兵制,都有相当的操作空间。

颜季明一向喜欢兵行险着,用一定的代价博取较大的利益,因此对这种追求平稳的发展过程并不感冒。

接下来的日子,他无非就是每天喝喝茶,看看送过来的文书,悠闲地像退休下来的大唐老干部。

当外面有人敲门的时候,颜季明挥挥手,示意公主去开门。

李宜奴站在门口。

她和公主对视了片刻,面无表情地看向颜季明。

“禀告大王,北面有急报送来。”

也不是北疆告急。

大约旬日前,饶乐都督府派人送来急报,说是回纥人击溃了黠戛斯,后者全线溃败,牙帐都开始向更北面逃窜。

饶乐都督府,也就是奚人。

横亘在奚人与回纥之间的黠戛斯离开,两者就再无缓冲了。

奚人这两年屡次受到重创,当然也是自个作死。

安禄山在起兵造反前曾率军攻打过奚人,斩首极多,迫使奚人臣服自己,随后他真正起兵时,奚人也遵照前约派出了大量骑兵参战。

而后不久,颜季明就带着李光弼和数万唐军杀了过来,一个万人部族被夷灭。

这是为了惩罚奚人的背叛。

而后奚人不服气,在突厥人和契丹人的撺掇下,又组织起联军,一同攻打河北北部郡县。

李光弼率军去支援,数月鏖战,奚人全军溃退,李宜奴奉命用同族人的尸骨筑起京观。

从河北发迹的这些大人物,

似乎有事没事都喜欢先镇压一下奚人练练手。

自从“朝廷”册封李宜奴为奚人王的时候,饶乐都督府境内大半奚人部族,也都派出了使者去河北常山祝贺。

他们也不傻,知道谁才是当家做主的那个。

现在就好像是邻居家的大人打过来了,奚人受了欺负,自然得向自家“爸爸”求援。

或许对颜季明更准确的称呼,他应该才是那个“邻居老王”,回纥人更像是苦主。

回纥可汗的“媳妇”和他儿子的“王妃”,现在可都住在洛阳宫内。

知道消息后,宁国公主和仆固氏都找了过来。

最兵不血刃的办法,自然就是将两人这时候送过去,给回纥人一个台阶下,同时自家也不用耗费一兵一卒一粒军粮。

但这也是最恶心的办法。

首先恶心的就是颜季明自己。

当然不是出于某种恶毒的占有欲,他要的是“念头通达”。

当魏王的檄文张贴出来时,洛阳百姓们一个个义愤填膺,高喊着赴国难讨外族。

大部分大唐百姓对自家国土究竟有多大其实是没概念的。

只知道目光所及之处,剑锋所指之地,即是大唐。

朔方的大漠,西域的边关,江南的雨景,河北的雪山...

曾忆长安春十里,得见江南春弗如。

君今陇西我河北,自别戎马又十年。

盛唐诗的气象便是从此处喷涌而出。

至于宋词,就算是再豪放,其中也难免露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

自己吹的再响又有什么用?

谁不知道自家朝廷压根就硬不起来。

在百姓看来,坚昆都督府和饶乐都督府也都是大唐的疆土。

嗯...

或许也可以是魏王的?

重点不在这儿,

重点在于外族又要作乱。

当然,百姓们的赞成,更多还是因为檄文的最后一行字。

“...以河南之地饱经战乱故,此战,不从河南抽调一兵一卒。”

“此战,大王您不亲自...去?”

颜季明摇摇头,道:“回纥,小儿辈耳。”

李宜奴一向信任他,便低下头,不再多问。

“你想回去?”

“奴毕竟是那儿长大的。”

颜季明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点点头道:

“随你。”

李宜奴沉默地站起身,就要告辞离去时,颜季明的声音再次响起。

“李节度已经先行返回河北了。”

她猛然抬头,颜季明补充道:

“当然了,还有其他人。”

安守忠。崔乾佑两人全都收到了调令,两人当晚就带着部曲上路了。

颜季明当然也可以把刘客奴、田承嗣、史思明等人调回去。

但那样的话,自己身边可用的大将,几乎全是安守忠之辈。

对于颜季明来说,这肯定无法接受。

而现在把他们丢到河北,既可以磨炼一下忠诚,也不至于让他们以为自己被闲置不用,又生出其他心思。

河北那边,有李光弼、安守忠、崔乾佑坐镇,河北本身也有相当数量的兵马,等于是固若金汤。

是时候给回纥来一波小小的大唐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