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高贵与尊严

作者:小幽麦 | 分类:都市 | 字数:164.5万

第七十七章 复兴镇老兵

书名:高贵与尊严 作者:小幽麦 字数:5197 更新时间:2024-11-16 17:24:45

某一天,老爹的战友派了一个连长和指导员来请他回老部队看看。刚进病房时,连长还非常武断地认为公平和同伴就是刑讯逼供我的那一小撮人。

不是我一着急从床上摔下来,怔住了带队的连长,我朝夕相处、精心照顾我的兄弟们,估计要面目全非。

一切平息后。

连长和指导员两个同龄人坐在我的床前,同我亲切地讨论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

连长,一个1993年的老兵讲述了曼斯坦因指挥的一场最经典的战役,北顿涅茨河奇迹。

“大军啊,我先介绍一下战役进程:1941年底的莫斯科会战让开战之初连遭惨败的苏联人找回了一点信心——德军并非不可战胜,起码在冬天如此。

于是1942年冬天,他们故伎重演,同时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的B集团军群发动猛攻。

中央集团军群在“防御之狮”莫德尔的活跃下挫败了苏军的“火星”攻势(这也是朱可夫不多的败仗之一),但南方鱼龙混杂的B集团军群就没那么幸运了。

苏军的铁流碾过德军第6集团军由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部队掩护的两翼,将整个第6集团军以及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33万人装进了口袋。

德军突进高加索造就的巨大突出部和绵长侧翼所带来的危机终于随着第6集团军的被围强劲地爆发出来。不但第6集团军危在旦夕,突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也有可能被装进口袋。

面对如此危局,希特勒于11月下旬任命曼施坦因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

曼施坦因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1、击破包围圈,营救第6集团军,恢复其与A集团军群及B集团军群之间的联系。2、保护整个A集团军群的侧翼和后方安全。

事实上,这两个任务都无疑是在强人所难。因为在这两个任务所涉及的漫长战线上,曼施坦因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区区两个装甲军。

面对兵力极大不足的窘境和危急至斯的战局,曼施坦因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第6集团军突围,以其本身填补兵力的缺口,同时后退缩短战线,恢复战线上的兵力密度。

这是当时保住A集团军群继续前进高加索的“桥头堡”的最可行之策。但是曼施坦因率部策应第6集团军突围的建议被希特勒驳回,曼施坦因第一次遭遇了元首那臭名昭着的癖好:“不愿撤退癖”。

曼施坦因只好将手头的机动兵力编成两个战斗群,即:以第48装甲军为核心的“霍利特”战斗群和以第57装甲军为核心的“霍特”战斗群。计划以两个战斗群形成钳形攻势,击破苏军的包围圈。

然而攻击还未开始,“霍利特”战斗群就被东北方向攻击过来的苏军压制得动弹不得,“霍特”战斗群只好于12月12日冒着大雪单独突击。

“与死神的竞赛”就此开始。

曼施坦因的攻击非常凌厉,势单力孤的“霍特”战斗群19日就突破到了距被围德军仅45公里处,包围圈里和圈外的德军已经可以看见对方发射的信号弹。

然而苏军于16日投入战略预备队,继续突破变得十分困难。于是曼施坦因公然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向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电命令他率部突围。

45公里的距离对于当时尚有20余万人实力的第6集团军而言绝非不可逾越——尤其是在这个庞大的作战集团要为其自身生存而战的时候。

然而长期担任参谋长而非野战部队司令的保卢斯上将并不具备这样的魄力。他拒绝突围的回应无疑令为挽救第6集团军而浴血奋战的顿河集团军群其他部队极其沮丧。

然而苏军不会再给曼施坦因更多的时间了。

23日苏军猛将瓦杜丁麾下的先锋部队已经南下180公里,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100公里宽的缺口,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命门”罗斯托夫城顿时门户洞开。

1月7日,苏军前锋已经突进到距罗斯托夫仅60公里处。

希特勒终于在1月27日批准克莱斯特上将带领A集团军群撤出高加索。其中第1装甲集团军将行进400公里抵达曼施坦因所部拼死守卫的罗斯托夫桥头堡并由此撤退。

2月2日,包围圈中的第6集团军被最终歼灭,苏军挟大胜之威如潮水般滚滚南下。

然而曼施坦因再次展现了他令人难以置信的韧性,死死守住了险象环生的罗斯托夫桥头堡,使第1装甲集团军得以携带大量技术装备有组织地撤退。

说实话仗打到这个份上,除了决不放弃的坚强意志以及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要看运气如何了。

此时战线上德军处于1:8的绝对兵力劣势。经验丰富的曼施坦因并没有被不利的战场态势所动摇,他敏锐地发现各种有利于德军的要素正在不断积累,反败为胜的契机已蕴藏于危机的顶点之中。

于是,他实施了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第七十七章 复兴镇老兵

2月19日,曼施坦因投入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11个师,在750架飞机的支援下对冒进的瓦杜丁所部薄弱侧翼进行反击。

仅仅两周时间,苏军就有8个军、10个步兵师、5个特种旅在曼施坦因的反击中被击溃,进行冒险突击的波波夫集群基本被德军歼灭。

曼施坦因乘胜追击,重创沃罗涅日方面军并将之击退一百多公里。3月15日,曼施坦因夺回了哈尔科夫城。

曼施坦因凭借其出色指挥,挽狂澜于既倒,将一场艰难的大规模撤退战发展成一个成功的反击战。德军重新获得该战线的战场主动权,稳定了战局。

此役因此被称为“北顿涅茨河上的奇迹”,第三帝国的寿命至少延长了一到两年。

就在这次战役5个月后,当苏军像洪水般对德军发起大反攻时,曼斯坦因扭转了整个战局,非常戏剧性的,苏联反攻的前锋部队,又是一个第六集团军遭到完全彻底的歼灭。”

“连长讲得很全面,那么,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为什么曼斯坦因10万人战胜了苏军50万人呢?”我提问说。

“呵呵,我来讲吧。”指导员娓娓道来:“原因是三点:

1、苏军急于扩大战果,德军忙于收缩战线,客观上德军把劣势变成了优势;德军是在退向自己的补给基地,而苏军却离自己的基地越来越远,兵力和补给都很困难。

2、如此关键的战斗,苏军在进攻中居然完全放弃了防守,原本呈阶梯状态阵形进攻的苏联军队突然连预备役都全线压上去了,严重忽视了曼施坦因在侧翼部署的打击力量,从而使苏军进得去、出不来。

3、曼斯坦因命令顿巴斯的德军和沃罗涅日方向的德军都向外撤退,造成德军要撤向第聂伯河和波尔塔瓦的假象。这个战术使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双双上当,还扩大了进攻计划,从而把苏军进攻部队送到了曼施坦因布下的口袋阵中。

随后,曼施坦因表面上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执行希特勒最初的“夺回哈尔科夫”的命令,而是孤军突进,“胡乱”地进攻了苏联西南方面军,而且将其击溃。

当苏军认为曼施坦因狗急跳墙,准备将他包围的时候,却发现来自德军中央集团军的几个军和后方党卫军的侧翼迂回部队已经到达,从而将哈尔科夫的苏军包围。”

“斗胆说说我的看法吧。”我将几年前和老爹讨论这个战役的观点和盘托出:“我认为有两个重大原因:

一是德国人在优势不再时,并没有死抱着“闪电战”不放,而是学会了我们M伟人1928年5月18日最先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曼斯坦因说的“拉扯战术”。表现就是:

1、曼施坦因设置了层层防御阵地,但是,当苏军装甲部队打过来,德军小股部队放几枪就后撤。

因为他深谙军人们对军功的贪得无厌是共同的,只要德国人溃散表演的更真诚,苏军前方的坦克部队就不会等待步兵的配合,一股脑的争抢功劳。

2、等到苏军坦克部队与步兵拉开一定距离后,德军溃逃的小部队突然从四面八方涌来,击毁几辆就跑。急了眼的苏军坦克与步兵会合后,猛打猛冲,直到疲惫不堪。此时,德军小部队又出现了……

于是,苏军战线拉长,孤军深入,侧翼危险地暴露了,并且总是疲于奔命。

二是苏联军事经验所特有的“大纵深战役”给苏联红军带来的危险并不亚于机遇。

在这一代苏联军官眼里,它们倾向于不顾一切地推进,直到因为损失过大,因为缺少后勤补给和补充人员,或者仅仅因为单纯的疲惫感而崩溃为止。

这种作战方式是异常笨拙的,严重浪费生命,对己方的官兵而言非常危险,战争后续阶段巨大的伤亡数字就足以证明。

因此,63年前,元帅林彪曾经在苏联评价过:苏联在军事方面存在思想僵化、指挥呆板、战术单一,不知变通等问题。”

“很有道理!”连长说:“曼斯坦因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最惊世的手笔是穿越阿登山区,绕道英法联军主力背后,让马奇诺防线变成了一个摆设的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

“是啊,目光如炬的曼斯坦因认为,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不必事必躬亲过问前线具体军事指挥,要放手让前线将军去打好自己的仗。他还提出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是消灭苏军主力。

可惜,希特勒这个美术生没有学过《孙子兵法》·谋攻篇》: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也没听过M伟人的名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我评价道。

“哈哈,将门出虎子!来前听我们首长说,你爹也很能打的。作风勇猛,智计百出,神出鬼没!要不是转业,怕也是个军长了!对了,你上过军校吗?这么能侃!”连长惺惺相惜!

“嘿嘿!没有。上大学时有兴趣,看了点军事而已。但我可没有你带兵的经验!我老爹怕我是现代赵括!”我自嘲地笑笑。

“哈哈,还挺谦虚嘛!不过,我觉得你很有军事天赋。其实,用古今中外的战史,对照伟大的孙武和其他军事理论进行总结和升华,估计也就是历史上知名统帅的成功之道吧?”连长夸奖道。

我正要谦虚一下,“嫂子好!敬礼!”门外士兵的军礼,搞得清清脸红彤彤的……

清清老婆很懂事。白天,安排好我们的餐饮后,就开着车陪老爹老妈和堂妹去东海逛。什么远滩,白渡桥,瑜园,反正不太远的地方是逛了个遍。

吃吃当地小吃,爬爬东部明珠塔,还特意去恒隆广场,给公公婆婆、堂弟妹、儿子和永亮,都各买了两套高档衣服。

逛完街,又和客人一起,在爷爷奶奶家学习烹饪技术。每当这时,老妈、岳母、奶奶和她,几个女人一台戏,一起擀擀面皮,包包饺子。

有人说: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基本上是由老妈在你童年时带给你的味道决定的。

清清还直夸我老妈饺子馅调得好。老妈很是得意,就耐心教她:“哦,饺子馅,肉要剁碎,菜要搅拌均匀,适当添加点油,菜籽油或是香油,要包成花瓣型。”

这可难不倒我聪明的姑娘!她很快就得心应手了。又跟老妈学了青椒肉丝、莲山回锅肉、水煮牛肉和肉丸子汤等几个传统川菜。

虽然辣椒、花椒下到油锅里,那种呛人的味道刺激得她热泪滚滚,但她却坚持学习。

一锅铲食材下去,滋滋炸响,像小白兔跳开老远。然后又不怕不怕地默念,一只手握铲,一只手挡着眼睛瞎搅几下,看没有油溅出,就变得信心十足、像模像样起来。

“乖孙女,我来吧。”奶奶心疼她。

“不嘛!奶奶,你休息。这是川菜,我还不会呢。”

老妈和岳母则站在旁边打气。

等我出院前,已经可以吃到清清老婆亲自炒的菜,喝上她改革发明的东海川菜汤了。别说,老妈的汤底加上点海鲜,鲜香味美。

有时候,她也多带一点,给我的朋友公平们尝尝。别人一夸她,就得意地对我嫣然一笑。

等公平们一出去,却悄悄对我说:“原本以为闭上眼睛切洋葱就不会掉眼泪了,可是切到手的那一刻我还是哭了。”

把我心疼的,猛往她伤口上吹热气,“常在厨房走,哪能不切手。”

“呵呵,你呀。”

有一天,和我商量后去老庙黄金,买了条金项链和一枚金戒指送给老妈老爸,说老年人戴能预防中风。还买了个大钻戒,让老爸送给我认的妹妹小舒护士,以感谢她们母女对儿子和侄儿的照顾。

老妈笑得合不拢嘴,直夸媳妇孝顺。

老爸最开心。当妹妹腼腆地叫爸、妈的时候,哈哈大笑。老刘家第二代掌门人也有闺女了,终于圆了当外公的梦。当时,把舒阿姨感动得泪水涟涟。

逛了几天,老爸说累,不再陪她们。于是,老爸,岳父,公平和连长,在病房里开始了楚汉争霸。

老爹棋下得不错,就是酷爱悔棋,还振振有词:“啊,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逗得小连长豪情而会心地一笑。

下起象棋,老爹也随和多了,纠正道:“不要喊老革命,叫老兵。”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我岳父可就不会让老爹了。

每当四个人换对手下,俩亲家常常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在我公正的裁判下,双方“退一步海阔天空”,“哎,不能再退了!那和重新下一盘有什么区别啊?”

“哈哈哈!”人两个却握手言和,从头再来!

儿子伤好得快,医生说再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他想凑热闹,和小管叔叔就来到我住的医院,哈哈,病房里又添了个第三代,气氛更加融洽。

“唉,这盘棋又输了,都是你!孙子,你支的招哈,臭棋!”老爷子可算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了。

“哼!爷爷耍赖,我就说了一步哦。”儿子可不承认是自己误导了他。

“哈哈哈,你小子不知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吗?”爷爷慈祥地摸摸孙子的头。

“行了,行了,这把我让你一个马如何?”岳父气吞山河,力拔山兮,气盖世。

“那我只有让你车了!”老爹撒豆成兵,智退水嗟,勇冠军。

“哈哈哈!”然后,两个半斤八两再度握手言和。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回味无穷地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