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个手机回汉朝
作者:善变的小白 | 分类:历史 | 字数: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章 挑战
第146章 挑战
新兵训练的日子,徐三修不需要总待在九号宅子,赵十三是个管理的好手,四十八个新兵又和他有着关系,后勤由李总管兼带负责,上午操练、体能武技练习,下午学习文化知识,晚上可以休息。枯燥而充实。
他在考虑寻找墨家人。
车师国一行,尤其是须弥森林的比赛,如果没有大嘴根本不能顺利完成,而大嘴能恢复记忆,全靠姬无涯的丹药,那是一颗世间罕有的极品丹药。
收了人家的报酬,就要完成人家的遗托,前些日子忙,顾不得,现在闲下来了,是要好好去做这件事。
自秦统一六国后,墨家是一股积极的反秦势力,汉初偶尔也可见到活动的踪迹。
不过这些人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想找到他们可不容易。
所谓我不能向山走去,要想办法让山向我走来,寻人之事,如大海捞针,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主动来寻我。
汉初对战国时代的百家有着打压的趋势,这些人虽然是平复乱世的栋梁,但也是制造乱世的祸种,他们对汉朝的建立有功,但朝廷并不能因此容忍国家埋着定时炸弹。
越是骄傲的人,越是对困难的事情充满了挑战欲,当今世上,有谁的奇淫巧技能比墨家,徐三修决定从这个角度入手。
复杂?这不是太好办了,你墨家再强,难道能比得上两千年后的现代工业?
就说抛出去个七纳米芯片让你去雕,你行吗?
这肯定不现实,徐三修想了想,能代表现代工学设计顶端的是什么?
那肯定是手工梗啊!
他当即打开某站视频,搜索手工梗,齐刷刷的一排视频,好久没看了。
实在是太忙了,抽个空要好好玩玩手机。
手工梗的发明也越来越有用了,徐三修感叹,就像自己这个废柴,也越来越有用了。
他抄了几个最没用的发明在图纸上,随后交给工匠,再挑选几个机灵的仆役作托。
第二日。
南城门外锣鼓喧啸,代王府的仆役搭起了台子。
“第一届代王府机械设计比赛奥!走一走,看一看啊!”
台子周围满了路过的民众,颇有兴致地看着,一个仆役主持着。
“有什么有趣的发明,创造,都可以拿上来看一看呦,回头评个名次,代王府发奖金!”
预先准备的托上台,拿出手工梗发明的无用机子,倒是很搞笑,吸引了许多人来看,这什么什么比赛不像是一场比赛,倒像是一场滑稽表演。
如此目的便会达成,如果搞些枯燥无聊的,那很难吸引到人,吸引不到人,这比赛的名号怎么传播出去?
墨家虽然不像曾经这么势大,但门徒也是各地都有,只要让墨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必然有耐不住性子的参加。
想要确定参加的人是不是墨家人也很简单,就看参加比赛的作品水平,作品能达到墨家制造水平的少之又少。
风声放出去,就慢慢等吧,一日不等到,比赛就不结束,反正搭个台子又没什么成本。
守株待兔,这是个耐心的活,徐三修暂且放下,去忙另一件事,才过了几天,代王府又出现了其他问题。
原来代王府的柴火一直是从代郡周围收购,但不知怎的,那些固定的送柴樵夫,忽然不来了。
代王府的柴火所剩不多,代王又照顾盐井的事走不开,这个任务托付到了徐三修身上。
他去九号宅子叫来了阿冷,两人一起下乡看看什么情况。
已经是秋季了,天气开始凉快起来,两人骑着大马出了城门,送柴樵夫家的位置都有登记。
汉时车马不便,送柴人一般不会太远,也就离代郡一二十公里的位置,骑马要走上一个时辰,樵夫则要走上半天。
到了村庄刚好中午,村子里升起了阵阵炊烟,马是罕见的交通工具,一般都是豪贵人才能骑乘,有马进村,二人吸引了许多注意。
“大娘,我们是赶路的过客,能在您那吃个饭吗?”
这次是来打探情况的,自然不能过早暴露身份。
那是一个老妪,看起来挺和善的,看着两人穿的不凡,忙点头:“请来吧,粗茶淡饭,别吃不惯。”
老妪带二人进了屋子,还体贴地拿些喂羊的干草喂马,这是一对老夫妻。
饭端好后,老妪给二人端了些到堂屋,自己则去里屋和老伴一起吃。
“大娘,你们不会把好东西留里面自己吃吧。”
徐三修让阿冷在外面吃,这人冷冰冰的,会吓到两个老人家,自己则笑嘻嘻地端着碗走进里屋。
“怎么会……”
都是淳朴的庄稼人,老妪连忙把自己的碗侧着:“看,和你俩吃的一样。”
徐三修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二老身边,夹起老妪的菜送进嘴里。
“嗯,大娘吃的是跟我们一样。”
随后又把自己碗里好些的菜夹给老妪:“您年纪大了,多吃点好的。”
看他这么和气,老妪一下子受宠若惊,关系也拉近了许多。
徐三修趁机闲聊:“大娘,您的手艺真不错呐。”
老妪乐呵呵地:“你们城里人天天吃的都是好东西,我做的这些哪能比呀……”
闲扯了几句,徐三修装作无意地问:“大娘,这两天路过的客人没吃您做的菜真可惜……”
“什么?”大娘一愣:“这两天村子里来别的客人了嘛……”
“哦?”徐三修故作惊讶:“我看村子里还有别的马蹄印,还以为来了别的人呢,没来么……”
“你说这个呀……”老妪恍然大悟:“这两天,村子里是来了些代郡城的人,去了那几户樵夫家。”
徐三修心里有了数,果然是有人从中作祟,猜测应该是吕家,除了那一家坏种还有谁呢?
不过老妪知道的估计也就这么多。
吃完饭,徐三修留下一两银子,老妪推辞说不要钱,就是顿简单的饭,徐三修还是硬塞给了她,这一两银子对于代王府不过九牛一毛,但善良的老妪留着,以后说不定会有大用。
推荐一下自己的新书:为修长生,我活了七十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