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组团穿越复兴中华

作者:聂义峰 | 分类:历史 | 字数:56.3万

第129章 穿越新准备

书名:组团穿越复兴中华 作者:聂义峰 字数:3598 更新时间:2024-11-16 17:17:13

每一批轮休回家的人都分成若干小组,统一组织,免得放羊。

汤航和任欣雨的组长正是黄威。他没有回家,而是先去北京和准备入伙的新人面谈。

昨天晚上,黄威特神秘地告诉汤航今天开会有惊喜。

汤航一头雾水,然后刚进会议间就惊了。

“我勒个去!师慧!冯哥!怎么是你们?!”

视频另一头是黄威的办公室,汤航第一眼就看见了两个高中同学。

“哈喽哈喽!汤航,好久不见!”这个国字脸,扎着马尾辫的姑娘是师慧。

“汤航你给我解释解释,为啥你喊她名字喊我‘哥’?!”这个头发比男生还短,牙上一排亮晶晶铁丝的姑娘是冯婧苓。

汤航惊喜地语无伦次:“不是怎么是你们?黄威去北京找你们呀?”

师慧得意地比划剪刀手:“是啊是啊!没想到是我们吧?”

冯婧苓也笑着说:“他去年就和我们说过这事,当时我们还以为他疯了呢!哈哈哈!”

汤航、黄威和师慧、冯婧苓都是高中同学。汤航入伙后不久,黄威就怂恿师慧和冯婧苓加入。她俩一个是搬砖老师,一个是扑街编剧,都是典型的“活你干,钱领导拿,锅你背”。

其实嘛,年轻人多干点活没什么。关键是甲方爸爸狗屁不懂,还总喜欢指点江山,达不到要求就说你能力不行。

工资本就不多,还总被莫名其妙“绩效”掉一部分。

既然如此,不伺候了!

黄威闪入镜头:“年后回去,要建学校给‘一二计划’配套,估计会组建专门的教育委员会。现在文教组里没几个正经当过老师的,师慧、冯婧苓还有你们家任欣雨到时候肯定是香饽饽!”

还在客厅吃早餐的任欣雨,听到自己的名字就走过来:“是黄威吗?”

结果她刚出现在镜头中,师慧和冯婧苓就大呼小叫:“哎哟哟,汤航,这是谁呀?给我们介绍介绍呀!”

汤航无语:“毕业七年了,还是熟悉的德性!”

任欣雨大大方方坐在汤航身边:“你们好,我是任欣雨,也在西港穿贸工作。”

“哎呀,什么‘西港穿贸’,明明是倒斗团!我们都是入了伙的,不用说黑话,哈哈哈!”

三个姑娘就这么自来熟地聊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黄威又拉了一个人入镜,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男生。

“大家好,我是沈昌杰。”

汤航感觉眼熟:“你是不是书友论坛上的‘沈大图’?”

沈昌杰微笑:“正是在下。”

汤航顿时激动,结结巴巴给任欣雨介绍:“这货是个奇人!江湖名号‘行走的百度’,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对了,他还是北航的高材生呢!”

黄威在镜头前坐好,拍拍手:“人齐了,现在开会!沈大图,你做记录。”

沈昌杰点点头,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和圆珠笔。

经过半年多的锻炼,黄威身上已经有了相当的领导力,说话底气十足:“咱们六个现在是一个小组,我是组长。先说一下回去的时间,2月25号正月初九大家统一北京集合,然后一起飞柬埔寨。既然是一个小组,我希望大家不要迟到,避免耽误行程。”

汤航奇怪,问道:“诶?这次不从国内穿了吗?”

黄威说:“这个假期里,胖总带着宝盒在西港转运物资,所以我们只能从西港穿,再说也要把‘出国务工’做实了嘛!”

汤航摸摸下巴:“胖总给自己发加班费吗?”

黄威翻看着自己的备忘录:“假期里有几项任务,大家尽量完成。年后就要开始‘一二计划’,学校是其中一个配套工程。倒斗团里正经当过老师的没几个人,大部分都是师范专业刚毕业。所以……师慧,你有教学经验,需要写一个教育建设方案。”

师慧顿觉压力山大:“好吧,我试试。我觉得在清朝建立现代教育,照搬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模式肯定不现实。而且相比通识教育,更需要的是职业教育,因此必须缩短学制。通识教育也要搞,但不需要投入太多。”

沈昌杰举手,黄威点头后才发言:“我的意见刚好相反,要大办通识教育,职业教育不需要投入太大。”

师慧看着他:“为什么?”

沈昌杰耸耸肩:“不能以现代的教育环境考虑!实际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还不到20年,在此之前的教育模式和现在就完全不同。跑题了,说回穿越。我们有两个基本国情,一是文盲人口庞大,二是重建工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相比之下并不多。”

“十年之内,我们最缺的是操作工,而不是技术员。操作工只能靠岗位实践培养,所以年前定的‘师带徒’是完全正确的!其实三四十年前,很多医生连卫校都没读过,文凭是工作十几年后补的,但并不妨碍他们通过长期实践成为专科专家,比如我的母亲。”

“可人是有惰性的!随着穿越初期的激情减退,还会有多少穿越众会屈尊亲临一线带徒弟?我持悲观态度!不过因为已经积累的一定规模的操作工,劳动力的自我复制是可以的,但几乎不会再有技术进步——我不否认历史上有过骨骼惊奇之人在关键时刻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科技进步从来就不是几个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

“按照‘技术改退理论’,如果我们不想技术硬着陆摔得稀碎,就必须有人能学习我们带去的新技术,而这意味着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技术理论——这个小小的升华,对‘只知道怎么做,不知其所以然’的文盲极其困难,这也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大量建设职业中专、技校、‘农机高中’的根本原因!”

沈昌杰一席话,让黄威深有感触,他的父亲就是“农机高中”毕业——在21世纪都听不到这个词。

师慧也恍然大悟:“我懂了!沈大图的意思是,在最初的这十年,职业教育要依靠生产一线的‘传帮带’,利用这个窗口推进扫盲和义务教育,建设中专和技校,进而补充职业教育。”

沈昌杰微笑着点头:“对,就是这意思。”

师慧灯泡一亮:“哈!那我有思路了!教育方案这事交给我!”

任欣雨突然说:“师姐,我是学前教育毕业,在那边搞了几个月扫盲,我也加入吧。”

师慧激动地拍手:“好呀好呀好呀!”

黄威在本子上打了个勾,又看向摄像头,好像能看到汤航似的:“老汤,你也有个任务。你以前工作的那个工厂,生产轮胎对吧?”

汤航一盆凉水倒下来:“虽然那个轮胎厂规模不大,但也是前后投资十几个亿,1200个工人,年产180万条轮胎,倒斗团绝对没有可能复刻!”

“当然不是复刻,是技术部要为重建轮胎生产做准备,只有你一个是轮胎厂出身。”

“问题是我也不是搞技术的啊……”汤航想了想,突然灯泡一亮,“对了,3C认证的资料应该用得到!”

3C认证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用以规范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甚至连卫生都查,凡是在中国销售的商品都必须获得这项认证。

汤航清楚地记得,当年陪同认证师去炼胶车间检查,那个大叔用一个检测器发现工艺不合规,现场工人用一句经典的大坑式回答让那次认证直接失败——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后来先后认证了两次,总算是通过。汤航当时在企管部,正好负责此事,为了应对复查,他把全厂所有部门、车间的资料,都在硬盘里做了备份。

可谁能想到公司暴雷了?!

当时一片混乱,根本没人管备份资料这事,于是这个营盘就被汤航带回了家。

“卧槽!你牛逼!”黄威不禁拍案,“天助大秦啊!”

汤航嘚瑟地笑出猪叫:“咯咯咯咯咯!给我个邮箱,我把全套资料发给你,连设计图都有!”

黄威擦去笑出的眼泪,看向沈昌杰:“沈大图,最后就是你的任务,写一个关于空中力量的建设方案。”

沈昌杰打了个OK的手势:“之前在书友论坛上写过,回头整理一份。简单来说,我建议从欧洲采购苏制波-2教练机。”

波-2,也叫乌-2,是苏联波利卡波夫设计局在1920年代制造的一款经典双翼教练机。

关于它流传最广的传说,就是“极难坠毁”。无论是失速尾旋还是空中停车,菜鸟飞行员只需要大喊着“妈妈”捂住眼睛,双脚离开踏板,飞机就能载着它平稳落回地面。

这个传说当然稍有夸张,却非言过其实。

全动垂尾和大翼面带来的高安全性,让它深受苏联那些农民出身、把飞机当牛车开的菜鸟飞行员们的喜爱。一大批二战苏军王牌飞行员,都是驾着它初上蓝天。苏军着名的“娘子军”——588轰炸机团,就以波-2为武器,被德军敬畏地称作“暗夜女巫”。

而且波-2对油料的要求还低,其心脏“M-11”发动机主打的就是皮实、耐操,毕竟1920年代的油料也好不到哪去。未来的穿越炼油厂也就是这个水平。

总之,相比塞斯纳这类现代教练机,波-2显然更适合在17世纪的条件下培养飞行员。

沈昌杰看来对这个飞机是真爱,滔滔不绝:“波-2除了不能当战斗机,几乎能干其他所有飞机的活——侦查、运货、撒农药、传花粉,还可以挂担架舱运伤员,加装客舱当客机。”

黄威也觉得不错,可是担心能不能采购到,毕竟这是100岁的老爷子。

沈昌杰力劝放心:“波-2在50年代才停产,产量三万多架,至今都是欧洲很多航空俱乐部的初教机,买整机、买配件都不难!或者干脆买M-11发动机,这个产量更大,它还是我军初教-5的发动机。有了发动机,咱们自己造机身,我有全套图纸,不过是俄语的……”

汤航来了精神:“俄语?找我啊!我帮你翻译!”

沈昌杰朗声大笑,对着镜头抱拳:“那就劳您大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