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穿越复兴中华
作者:聂义峰 | 分类:历史 | 字数:56.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4章 天地会,门朝西,装着重溶釜还有过滤机
既然给了你面子你不要,那就别怪老子不把你当回事了!
禾寮商站和天地会糖厂都安装了大喇叭,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循环播放《喜洋洋》,典型的示威加装逼。
欢乐的气氛中,两辆四不像不停地在禾寮港和万年州之间往返,运送各种设备。
这时候,其貌不扬的“四不像”就开始展现真正的技术——它们货箱下的机械臂可以轻松装卸大型货物。
那座寒酸的小糖寮已经大变了模样,原来的石辘、锅灶全部被拆除,所有竹棚茅屋也被铲平,只留下那座砖瓦房,又新建了几座简易板房。
古色古香的大门也被维修一新,两侧是林英托人雕刻的对联,左联“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右联“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当中高挂的是“天地会”牌匾。
推门进入,首先是动电力车间,其实就是一间作为配电室的简易板房。院子里竖着三台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可以提供380V工业电压。还有两台柴油发电机随时待命,作为备用。
动电力车间背后,就是生产车间。
生产一车间,即重溶车间。
这里安装有两座自动控温重溶釜,用以把本地糖重溶成温度、浓度合适的糖浆。
生产二车间,即循环澄清车间。
这里安装有一套自动澄清脱色系统,细分为数个模块,包括石灰中和釜、过磷酸钙澄清釜、活性炭澄清釜、自动控温器、快速沉淀箱、自动过滤机、真空蒸发机等。
重溶后的糖浆在这套系统里经过多轮循环,去除杂质、退去杂色和活性炭的颜色——这玩意儿虽然吸附性能超强,但本身也会把糖浆染黑,所以要多轮循环把它也清除干净。
糖浆变成清汁后,滤出的滤泥可是上好的肥料,准备卖给蔗农。
生产三车间,即结晶车间。
这里安装有一套自动结晶系统,包括助晶机、真空结晶釜、自动控温器等模块。清汁通过这套系统蒸发结晶,最终形成白糖。
三大生产车间前后串联,构成了一个缩水版的现代化小型糖厂,只是因为空间和能源限制,全自动的运料、收糖、封装设备无法安装,不得不用人工替代。
即便如此,天地会制糖厂的生产能力也是本地大型糖寮的五十倍以上!而且因为全部“技术工序”都由机器自动处理,完全不需要“老师傅”,只要十几个力工和几个技术员即可——孙坚专门带人去广西厂家接受过培训。
“成咧!”搬完最后一袋过磷酸钙,齐双东擦去头上的汗水,傻笑。闻了闻手上,嗬!味道真酥服!
楼贞明围着白色的结晶釜转了好几圈,笑不拢嘴:“厂房不着急,反正雨季过了,先露天生产吧!”
齐双东点点头,回头招手:“大空翼,带人添料!”
“嗨!”大空翼带着力工们运来成袋的赤砂糖。
“主公,水泵准备好了吗?”
“OK!”孙坚把抽水管丢进水井,安抚紧张到发抖的工人们,“你们做好投料运料工作就好。”
一切准备就绪,楼贞明鼓足底气:“开始试机!”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工人们打开重溶釜的盖子,合力扛起一袋赤砂糖哗啦啦倒进去。
随着釜口咣当一声关闭,心疼得齐双东直跳脚:“你们特娘的倒是轻点喂!”
接下来技术员设定参数,按下启动按钮,不需要工人们再进行任何操作,重溶釜开始自动进水、自动搅拌、自动加热,不一会儿空气中就弥漫开甜腻的香气。
仅用十分钟,糖浆就制备完毕。
今天林明德专程来看热闹,心里还在考虑要不要入股天地会。
林英小鸟一样在父亲身边叽叽喳喳:“阿爸,天地会其实只是一座小厂。如果是日榨8000吨的大厂,产量比所有糖寮加起来都大!”
林明德不懂什么“8000吨”,也无法想象“比所有糖寮都大”的糖厂是什么样,天地会已经给了他足够的震撼——完全不需要老糖工!
“没有老糖工,如何掌握火候?”林明德的声音紧张地发抖。
“这是控温盒,自动调节加热温度。”孙坚轻拍一个其貌不扬的铁盒子,上面还有花花绿绿的圆盘。
林明德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看着完全陌生的世界。
技术员们连吆喝带亲自下手,指挥手忙脚乱的工人们连接重溶釜和澄清釜的管路,手把手地教他们什么叫“连接到位”。
另一边,孙坚喊来负责添加石灰、过磷酸钙、活性炭的工人,拍着罐子上的标记给他们讲投料的时机和数量。
三个罐子分别是黑色、灰色和白色,对应活性炭、过磷酸钙和石灰。塑料瓢也有两道明显的刻度,标定最少量和最多量。
工人们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认真地点头,挖了满满一瓢料后,犹豫着不敢投进去。
孙坚痛苦地拍额头:“再不投进去糖浆就无啦!”
随着石灰、过磷酸钙和活性炭依次投入,自动澄清脱色系统也开始发出嗡嗡的声响,空气中的味道愈发奇怪。
林明德透过观察窗,猛然被糖浆的颜色吓了一跳:“为什么是黑的?!”
“活性炭嘛!安啦安啦,隔几轮就好啦。”孙坚没功夫给他细讲,专注检查过滤机,然后对大家喊,“走啦,吃午餐先!下午就能出糖啦!”
齐双东拍着肚子哼起了歌:“天地会,门朝西,装着重溶釜还有过滤机。过磷酸钙好东西,活性炭也很神奇。什么红糖过滤什么黄糖澄清,什么蔗渣蒸酒什么滤泥沤地……”
“你这唱的都是啥啥啥?!”
天地会的伙食和功德林一样,执行了极高的标准——当然是相对17世纪的平均水平来讲。满满一锅白米粥,筷子插进去都不倒的那种,里面放上野菜和鱼虾蟹贝肉,再切上两片姜、放一点儿盐,味道别提有多鲜美。
穿越众和工人们围着大锅席地而坐,林明德和林英也和大家一起喝粥。
“诸位兄弟!”齐双东梁山好汉似的端着碗,一口闽南味山东扑通话欢乐无限,“今天,咱们天地会制糖厂就算开工咧!大家吃饱喝足咧,下午撸起袖子接着干!这个榨季,咱们争取把禾寮所有糖都包圆,有财大家一起发!以后说不定大家还是咱天地会制糖厂的股东嘞!来,俺以粥代酒,预祝咱们成功!干!”
言罢,端起一大碗粥咕咚咕咚灌了下去,撑得他打了个大嗝。
工人们虽然还不明白这些铁罐子到底是哪路神明,不过见东家这么热情,也就跟着“以粥代酒”,喝完了还要把碗边缘舔干净。
午饭过后回到机器旁,林明德再去看糖浆,顿时傻了眼——透过观察窗,他清楚地看到糖浆已经变成了透明的清汁!
这是怎么做到的?!工人们只是运料、投料而已,什么都没做呀!
孙坚吆喝着催促工人:“把清汁快啲倒进结晶釜!”
工人们七手八脚用塑料桶接出清汁,灌进结晶釜中。又过了半个时辰,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白糖!是白糖!”工人们全都傻了眼。禾寮本地也有白糖,但远没有眼前这些洁白。
齐双东拿出一袋21世纪的白砂糖,和第一锅自产白糖进行对比,立马发现了问题:“颜色还是偏黄,过磷酸钙配活性炭的效果远没有厂家吹得那么好。”
楼贞明已经十分满意:“吊打禾寮本地的白糖足矣!主公,你唱了出好戏啊!主公?人呢?靠!你吃糖还用躲在角落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