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继承吕布遗产
作者:迷惘的灰狼 | 分类:历史 | 字数:124.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2章 九品中正制,恢复肉刑
朝堂之上,就是否恢复肉刑的事情,公卿百官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以陈群为首的大臣主张恢复肉刑,以王朗为首的大臣则是坚决反对恢复肉刑。
两方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秦牧旋即把目光放在了尚书令房玄龄的身上,询问道:“房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房玄龄闻言,想了一下,便回答道:“大王,以微臣之见,乱世用重典,无可厚非。”
“这世道兵荒马乱,人心丧乱,以礼治,凭借教化之功,难以惩戒罪犯,震慑宵小。”
“若能恢复肉刑,则百姓定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还不等秦牧说话,王朗就皱着眉头,反驳道:“房大人此言差矣。”
“若以肉刑约束国人,以严刑峻法约束国人,老夫认为,这怕是会适得其反。”
“昔日秦法严苛,动辄肉刑,被砍脚指头,割鼻子的人不可计数。秦法于是被视作严酷害民之法,饱受诟病。”
“有此前车之鉴,肉刑岂可恢复?”
房玄龄笑了笑道:“王大人,就跟适才陈群陈大人所言,肉刑是肉刑,峻法是峻法,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肉刑适用于犯法情节严重者,而犯法情节轻微之人,肉刑则不必加诸于其身。”
顿了一下,房玄龄又朝着陛台之上的秦牧躬身行礼道:“大王,臣认为,朝廷理应制定一部合适的刑法,用以治民。”
“善。”
秦牧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刑法之事,也是不容小觑的。
必须要张弛有度。
刑法太过宽松,或是太过严峻,都不是好事。
“房乔、陈群、王朗,就由你们三人负责编撰一部完善的刑法,务必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刑法完成之日,第一时间交给寡人审阅。”
“诺!”
见到秦牧接受了自己所提出的“恢复肉刑”的主张,陈群心里感到非常激动,于是又提出了另外一项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
“大王,臣以为,大汉历来的察举制,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朝廷应当鼎故革新,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加以改变。”
陈群慨然道:“大王欲取天下之士,收为己用,首先就在于改革察举制,建立新的人才选用制度!”
陈群的此言一出,千秋万岁殿中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一片哗然。
这厮的胆子是够大的。
每每都能提出惊世骇俗的治国方略。
所谓的人才选用制度,那就是吏治了。
吏治之重要,关乎社稷,岂能马虎?
“细说。”
秦牧还是让陈群接着往下说。
只见陈群郑重其事的道:“大王,臣认为,朝廷日后可用九品官人之法,选贤用能。何为九品官人法?”
“此法较于察举制,有所不同。”
“朝廷应该在地方的每个郡,设立一个主官,以评定本地士族的品第,从一品到九品,有上、中、下三大类。”
“之后再由朝廷根据其家世、品第、学识,来委任官职。”
“察举制不会废止,只是要作为九品官人法的辅助。”
“如此一来,则选贤用能的权力在于朝廷,在于大王,而非是地方,有助于巩固大王之权威也!”
随着陈群说出的这一番话,在座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一片静默。
偌大的朝堂上,也是一片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房玄龄首先站了出来反驳,说道:“陈大人,若按照你所提出的九品官人法,虽巩固了朝廷的权力,但是会造成怎样的深远影响,不知道陈大人你有想过吗?”
“大王屡次颁布求贤令,提倡唯才是举,有一技之长者,皆能为官。”
“不论是士族也好,寒门也罢,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被委以重任,一展所长。”
“若是推行了你这样的九品官人法,恐怕长此以往,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当学识不再重要,以家世、品第为主要评选标准的话,那么普通人怕是再也没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难道这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士族的天下吗?”
“这……”
陈群一时间不敢说话了。
这天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是士族的天下。
但是陈群岂敢当着秦牧的面说出来?
推行这样的九品官人法,也就是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对秦牧而言,是有利有弊的。
好处在于能让秦牧迅速的笼络人心,得到大量士族不遗余力的支持。
坏处就是长此以往,国家的官吏选拔制度会被士族所垄断。
到时候朝野上下,恐怕都会失去“生气”。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为什么?
只因人人都知道,出身低微的人,哪怕是再有才干,也难以跻身于“上品”,无法出人头地,谁还会给秦牧拼命治理地方,捞取足够的政绩?
政绩、资历原来都是官员的升迁标准。
现在,这些都变得不重要了。
如果是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吏,为官几十年,使地方政教大行,民生大治,政绩斐然,却依旧不能得到升迁。
而士族出身的官吏,则是不管政绩如何,每隔几年就会升迁一次。
这样一来,缺乏了有效竞争力的官场,就好比一潭死水……
“大王,臣以为,陈大人所提出的九品官人法,未尝不可推行。”
这个时候,华歆站了出来,向秦牧躬身行礼道:“旧有的察举制,的确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原因有三。”
“其一,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战乱频频,士人颠沛流离,不得其所。”
“过去中原、河北的士族,那些名士也到处奔走,为躲避战祸而远走他乡。如此,地方人才流失严重,察举制已经很难实现了。”
“其二,过去的察举制是由地方向朝廷举荐人才,经过考核,其人方能为官一任。”
“但,察举制终究是有限的,容易被地方的太守、刺史垄断。”
“一旦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滥用职权,举荐的人才学识和品行不佳,这会给朝廷造成不小的麻烦。”
“而若是推行这样的九品官人法,则朝廷将与地方一起管理州郡事务,选贤任能,有助于加强中yang集权。”
“其三,大王屡次颁布求贤令,唯才是举,却也并非是尽如人意的。”
“何解?”
“只因朝中地方,有的朝臣官吏有才无德,若使有才无德之人居于高位,对社稷,对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样的选才方式,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九品官人法之所为者,便是使朝廷能合适的选拔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