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大反派
作者:黑眼圈先森 | 分类: | 字数:162.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章 袁术求援
老者眼眸微闭,
良久,
悠悠道:
“除掉武平侯不难,可除掉了武平侯,这大汉就真的能延续国祚了么?”
淳于嘉再度叩首道:“先生,武平侯嚣张跋扈,从未将汉室,将朝廷放在眼里,其所辖治内,只知他武平侯,不知朝廷,若任其发展,这天下早晚是他武平侯的,朝廷不能不未雨绸缪啊。”
他一听老者似乎有办法除掉武平侯,不由心中一喜,不禁补充道:
“若先生真能助朝廷除掉武平侯,学生,不,晚生一定想陛下举荐先生,以先生之德才,必然能受到陛下器重,先生之名也会名留青史。”
“让老夫出仕,名留青史?”
老者不由冷笑了两声,摇头道:“老夫闲云野鹤惯了,岂会自找不自在,至于名留青史,于老夫何干。”
淳于嘉见老者对名利权势丝毫没有兴趣,不由焦急道:
“先生,这大汉江山,就指望您了啊。”
“呵呵,这大汉江山,可不是光靠一两个人就能延续的,说你愚钝,你还不自知,这天下都已经乱成这样了,岂是除掉一个武平侯就能扭转乾坤的,
没了武平侯,还会有曹操、孙坚之流,除了这些诸侯以外,这天下亦有不少英雄豪杰,你们难道都要逐一除掉么。
就凭你淳于嘉,和那年幼的天子,能斗得过哪些豺狼虎豹么。”
听到老者这么一说,淳于嘉心中焦急,不由抱怨道:
“先生,若不是您当年和另外三人截断了大汉龙脉,使得大汉国运衰败,这天下又怎会乱成这样!”
“此乃天道,天道不可逆!”
“我不知道什么天道,我只知道,若不是先生您助那太平道张角起事,黄巾贼众也不会遍地燎原,腐蚀了大汉的根基,这乱世的根源,是因你四人而起,难道你们对这天下,就没有丝毫的愧疚么。”
若是张侯爷在此,必然能认出这名老者,号水镜先生的司马徽,
当初,
水镜先生司马徽,乌角先生左慈,甘始,南华老仙四人,为了遵循天道,以奇门遁甲玄术斩断了大汉龙脉,妄图辅佐一位天选之人,在乱世将起时开创新朝,平定天下。
可是,
王朝的气运并没有按照他们预计的那样转移到一个人的身上,而是分成了四份。
当时的司马徽与南华老仙一合计,找上了太平道的开创者张角,并助他起事,让人意外的是,最终黄天气运并未落在张角的身上,而是落在了张尘的身上。
后来,
司马徽离开,南华老仙收张尘为徒,打算助张尘图谋天下。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黄巾起事的过程中,黄天气运逐渐从张尘的身上转移到了张昊的身上,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已经脱离了四人的控制。
于是,四人分道扬镳,各自探寻救世之道。
乌角先生左慈选中了董卓,最后落得身死道消的结局。
水镜先生司马徽隐退,甘始了无音讯,南华老仙投效在张昊的麾下,在信都立观布道,宣扬太平道法。
淳于嘉的言语,无疑将司马徽内心的伤疤又重新的揭开了。
司马徽脸色阴沉的看向淳于嘉,见淳于嘉迎着自己的目光毫不畏惧,不由怅然一叹道:
“老夫曾与那张昊有过一面之缘,是个有趣之人,黄巾起事后,黄天气运皆汇聚于其身,这些年来,他东征西讨,坐拥冀、青、并、凉四州,就连司隶和洛阳亦都落于他手;
王朝气运,有一半都到了他的身上,若是除掉了他,这天下会再度陷入兵祸,这对大汉来说,并不是一件幸事。”
“先生,这天下之乱正是因黄巾而起,武平侯若死,豫州的袁术,荆州的刘表,亦都有匡扶汉室之能。”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袁术此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为一方诸侯尚可,若要让他平定天下,匡扶汉室,他还差得远。”
“荆州的刘表,为人宽厚,是个仁义君子,又是汉室宗亲,他必然能够匡扶汉室天下。”
司马徽摇头道:“若论治世,他刘荆州或许能行,可若让他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光凭仁德宽厚是不行的。”
“曹操,兖州牧曹操呢!”
“曹操的确可称得上乱世枭雄,若他得势,恐怕也不会比那武平侯好到哪里去。”
“那人称江东猛虎的扬州牧孙坚呢。”
“刚猛有余,心胸和谋略都差了些,潘安一隅尚可。”
淳于嘉蹙眉道:“先生,说了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人能够匡扶汉室了么。”
“老夫说了,匡扶汉室绝不是一人两人就能够做到的,或许,这也是大汉的劫数吧。”
“先生,请教我救世之策!”淳于嘉再次恳请道。
“武平侯太强,其他诸侯太弱,若无制衡,则社稷倾覆啊……”
……
兴平元年,正月。
豫州牧袁术,在得知武平侯回到洛阳后,厉兵秣马两月,于正月十二,发布讨伐武平侯张昊的檄文,从定陶出发,引兵十万攻向白马和燕县。
同月,朝廷视袁术为叛逆,诏令天下各路诸侯共击之。
二月,
朝廷邸报到达各路诸侯的手中,无一方回应,皆持观望之态。
除此以外,太尉张延代表朝廷,亲书一封给兖州牧曹操,希望曹操回洛阳述职,曹操称病婉拒。
三月,
张辽朱灵引兵两万在韦乡设伏,击溃袁绍旧部五万,乱军丛中斩杀敌将韩猛和吴匡,蒋奇带着残部逃往咸城;
敌将纪灵、张勋等,率领袁术军主力奇袭燕县,被胡骑军和飞虎骑两面夹击,袁术军惨败而回,退守离狐。
同月,武平侯张昊亲自修书一封给曹操,邀请曹操来洛阳共商大计,曹操应邀。
四月,
荀彧集结步骑六万向离狐而去,同时,接到军令的高览和太史慈,领五万青州兵挥师南下,绕过濮阳,向咸城而去。
面对荀彧和高览的十一万大军,仅剩五万残兵的袁术派人去濮阳求援,请求曹操出兵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