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东方:崛起1522

作者:猪林弃闲 | 分类:历史 | 字数:78.2万

第316章 团结机械厂

书名:东方:崛起1522 作者:猪林弃闲 字数:2143 更新时间:2025-01-24 02:07:08

暂时无事的李子园准备去铁山看看,周图的机械厂已经大部搬去了那里,他要过去看看有没有新的制冷机下线。

原本是要带着五年级孩子们到处学习,不过这次他不会再带学生去铁山。春耕进行时,李子园打算将他们“分发”到各定居点,与当地公职人员一起做春耕工作——包括协调安排种子、马匹、工具、设备和劳动力。

四月初六,李子园一行人抵达了铁山。

铁山镇城区如今有两千余户人口,在整个北望岛也就新港镇能与之相比。他们大部受雇于搬迁到此的工厂,从学徒工开始做起的占比颇高。剩下的则是矿工,托林营长的福,最近是不缺挖矿之人了。

“这位大人,您找谁?”工业园大门口,一个门卫有些战战兢兢地问道,并没有第一时间开门让行。

他们这行人武备齐全,荷枪实弹,乍一看就是来搞事情的。

“我们认得路,你让我们进去就行了。”一个亲兵不耐烦道。

“这...”守门人有些犹豫,似是随便放人会影响到他的留存。

李子园摆摆手,对那人道:“算了,你去通报下,我找团结机械厂的周厂长。”

“好,您稍等!”

李子园点点头,然后状似悠闲地东张西望,好像并没有生气,众亲卫这才退了回来,四散开来例常警戒。

不过李子园内心里可没这么平静,这么大个园区平日里进出的人不知凡几,门卫哪会每个都认识,而且他可不记得这些工人有工牌之类能识别身份的物件。总而言之,自己这拨人太高调了,来头一定不小,不先通报万一坏了领导的事,小小门卫铁定要凉。

反正大人不记小人过嘛!还是让大人多担待些吧。李子园觉得下回他再出来最好提前通知一下,便于他们做接待,于人于己都方便不少。

过了一会儿,李子园看到气喘吁吁的周图跑了过来,身边还跟着几个人,却是没有门卫的踪影。

“东——东家。”周图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顺溜。

李子园拍拍他:“你先把气喘匀了。”

周图也知道自己这样子说不成什么话,于是打手势先将众人都请了进去。

到了厂里,李子园问他:“制冷机造几台了?”

“有一台正在测试,我们希望得到具体测试数据后再决定是否修改设计。”

李子园点点头,说:“上一台用的时候感觉故障率不高,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只出了十六次小故障。”

“呵呵。”周图有点尴尬,随船技术员回来的时候已经跟他说过情况了,小故障虽然都解决了,但终究是故障,影响到了使用。更何况,带上船的燃料就那么多,机器可不是一直开着的哇!这也是他想要做些修改的原因之一。

周图将李子园带到制冷机的生产车间。整个车间面积颇大,却仅仅在靠近大门处有一个连接着蒸汽机的制冷机。

这台制冷机与先前的在外观上有不少差异,看上去结构更加紧凑、精致,目前正隆隆地工作着。

周图指着这台机器道:“东家,这台机器已经连续运作快一天了,中间没有出过差错。可惜这台机器制造出来的时候还没有收到反馈,不然几个设计缺陷处就能改改了,无障碍工作时间或许能超过三天。”

仿佛为了迎合他的话语,制冷机突然出现了故障,惹得一旁的技术人员好一阵手忙脚乱。

李子园微微摇头:“慢慢来吧,差不多一天才出故障,比上一台好不少。”

“周,带我去别的地方参观一下。”

“是,东家。”

团结机械厂的前身最早的主营业务是农机,搬过来之后也不例外。虽然碍于大牲口不足无法充分释放产能,但机械厂在设计和改良农机上花的心思一点没减少——老大钦点的任务,发展潜力肯定小不了的。

四轮马车属于是机械厂另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品,可惜同样受制于马匹数量,暂时只有公家才能用得了,并且用着的车也不是一直能用,没准儿过几天分给它的马就去干别的了,让人异常糟心。

两个拳头产品都在现实面前趴了窝,机械厂便开始在动力源上面寻找新的方向,比如无障碍率越来越高的蒸汽动力。偏偏蒸汽机庞大的体型限制了它在多种场景的发挥,于是机械厂开始在“谁动”上面整歪心思了。

比如李子园面前的蒸汽犁。这台蒸汽犁其实相当简单,因为它现在还没有连接蒸汽机,只有一个犁头和绳索、绞盘、木桩、滑轮。它工作的时候,用固定的桩和滑轮确定工作区域,然后固定的蒸汽机收拉绳索带动犁头,完成耕地作业。

李子园觉得这个想法就挺牛逼,除了蒸汽机这个比较费钱的玩意儿,其他的部件看上去都不是很贵,而且蒸汽机可以连接抽水机,能用于灌溉,若是机械厂再搞出来个“收割头”,没准儿大家都不用养马了,机械化搞起来!

现在看来就是价格太高,农户们连一台7马力的都买不起,况且7马力的动力未必足够,盖因中间过程越多,动力损失越大,七拐八绕的蒸汽犁用起来未必比马舒服。而且用途也没有马多,至少马匹还能用来代步、拉货什么的,马粪也能拿来肥田。

除了这些成品,机械厂还有生产各种通用零部件的车间,虽然这些车间在李子园看来都挺小,每个车间有一两个工人便差不多了,产能也不算高,却实实在在支撑起了整个机械厂。

另有两个稍大的车间则负责制造一些非标准件,它们吸纳了大量的工人,产出却往往参差不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除非是经验丰富的工人,换谁天天造新东西也熟练不到哪里去。

他们在做设计时已经尽量采用相同参数的部件了,但你不能指望16世纪上半叶市面上就能有各种品类的零部件,需求量达不到那么高。事实上能够通用的零件才是异类,哪怕是想要开启大机械时代的李子园,暂时也无法让他的工厂批量生产某一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