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豪门弃女,她靠玄学封神
作者:息间雨 | 分类: | 字数:220.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75章 被删信息
“啊?不会吧,我给你看看。”年轻人接过来,说道,“嗬,还真是。没事啊,我给你刷个机,两分钟就好了。”
他动作极快,顷刻间,手机便又送还到了楚遥手中。
“嗯,这下好了,多谢。”楚遥无比诚恳地说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若不是有人撞坏了手机,楚遥还真没想到,聊天记录是可以恢复的。
将陈佩雯送回她的居所后,楚遥回到了袁家,袁母并不在家。
她打开了袁嘉翔的手机,大部分被他删掉的记录又回来了。
而她,也终于明白了袁嘉翔为什么要删掉那些消息。
“天凉了,你那边冷不冷啊?房子有暖气的吧?”
“你妹妹上周去看宝安市的专家了,初期治疗费要三十五万,还要请个护工,一个月得三五万块钱,你赶紧把钱打到银行卡上。”
而袁嘉翔的回复是,“知道了妈,打过去了。”
之后的几天,袁嘉翔发了好几条信息,询问妹妹的病情,袁母一条都没有回。
两个多月后,袁母才又发第二条消息。
“我给你寄了些你爱吃的沙田柚,你有没有收到啊?”
袁嘉翔回道:“妈,我不爱吃柚子,下次寄点别的就行。妹妹的病看了吗,怎么样?”
而袁母并没有再说什么。
去年年底的时候,袁嘉翔等来了袁母的第三条消息,还附带了一张图片。
“你看,妹妹给你画画咯,画的是咱们一家三口。”
图片上有三个人,站在最左边的小男孩无疑是袁嘉翔,中间的是袁母,而右边的却是一个身材魁梧、穿着绿色裙子的踮脚“女人”。
楚遥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根本不是袁佳好,更像是她未曾谋面的父亲。
因为,袁家有一张一模一样的全家福,就摆在袁母的床头柜上。
那是袁佳好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三人拍的合照,也是袁父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
很显然,袁佳好一开始就是根据照片画的,但被袁母看到后,强行将右边的人改成了女人,脸部也被强行修改过。
“不对,照片里的袁父穿的不是这件绿色衣服,为什么袁佳好会画成绿色?”楚遥疑惑地说道,“还有,衣服还加了这么多黑色的花纹,太奇怪了。”
最后一条消息,“前阵子你雯雯姐的小儿子结婚了,新娘子很漂亮,是个教钢琴的老师。”
袁嘉翔一开始没有回复,袁母又似连珠炮那般,噼里啪啦地发了一大堆语音条。
袁嘉翔也回了一条两秒钟的语音,袁母却沉默下来了。
语音条全部都过期了,即便恢复了聊天记录,也听不到内容。
楚遥放下手机,她突然想到,袁佳好的画说不定就放在袁家的某个角落里。
她起身,先走进了袁佳好的房间,到处搜寻了一番,没找到她的画,倒是翻出来许多药片。
袁母将每种药都仔细地放在了药盒之中,还贴了标签,哪个是周一吃、哪个是周二吃。
不知为何,楚遥觉得那些药片有些不对劲。
大多都是纯白色的小片,也有金色的球状胶囊,但几乎形状大小都差不多。
楚遥没有了解过袁佳好的病,但她知道,治疗同一种病的不同药物,其形状、颜色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为了防止病人拿错药。
她将疑惑暂时搁置在一边,又走进了袁母的房间。
比起袁佳好略带简陋的卧室,袁母的房间虽然不大,但好东西真不少。
自从儿子赚到钱,她就将屋子里的家具全都换了好几遍,只要有最新的、最好的,她就不会用差的。
而袁嘉翔作为儿子,成年以后,他很少踏入母亲的卧室。
一来,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二来,自然是因为男女有别,需要避嫌。
楚遥才不管那些,直接拉开了袁母的抽屉,将东西都翻了一遍。
不翻还好,一翻却找到了不少东西。
她床头的柜子放着数不清的药瓶,或许是她太过自信,认为没人敢动她的东西,连药瓶上的标签都没有撕。
“维生素C、维生素B12、维生素D、鱼油胶囊……”
全部都是维生素和没什么具体作用的廉价保健品,而药片的外形和袁佳好的药盒里那些一模一样。
换句话说,袁佳好这么多年吃的全都是维生素片,她的病怎么可能会被治好呢?
除了这些维生素,还有一瓶淡黄色的颗粒状粉末,药瓶几乎有止咳糖浆那么大了,现在已经只剩下小半个瓶底。
楚遥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但她还没有确凿证据,便先将装着粉末的瓶子收了起来。
那张画没有找到,可能被袁母扔掉了。
然而,袁母为什么会对一张画如此紧张呢?
楚遥正在思考着,突然门口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她快速打开了门,夜色朦胧,陈佩雯满头大汗,似乎是跑过来的。
“阿翔,我家、我家进贼了!就是我们在旅店遇到的那个男人,那个……风水师。”陈佩雯战战兢兢地说道。
第975章 被删信息
“你看到他了?”楚遥脱口而出。
但她转念一想,如果陈佩雯和那个男人打了个照面,她怎么可能全身而退呢?
一定是她回到家后,发现家中的东西被弄乱了,查看了监控,才发现了男人的身影。
“是、是我家的录像!”她上气不接下气,却还不忘将手机里的监控录像调出来。
时间显示的是星期一上午,也就是今天早上。
那时,她们两人还在墓园,而那个男人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突然出现在了陈佩雯的家中。
他没有撬锁,也没有强行破坏门窗,就像是陈佩雯家中有一个游戏里的传送点那样,他直接进入了陈佩雯的卧室。
然后,他就开始翻箱倒柜地寻找什么,但他最后一无所获,摇了摇头就离开了。
陈佩雯只怕他会杀个回马枪,再次回到她的住所。
这一次事发突然,她是独自回到虹永县,并没有带任何的保镖。
唯一能够求助的人,也就只有楚遥了。
楚遥安抚了一下她的情绪,说道:“你先在我家住一个晚上,我们两个人总归更加安全一些。”
楚遥现在可以随意使用玄术,即便那个风水师闯进来了,她也能够应对。
陈佩雯真的被吓坏了,即便逃离了自己的家中,还是忍不住发抖。
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楚遥只好说道:“表姐,今天那句话,你有没有想到些什么?”
“什、什么……”
陈佩雯意识到,她说的是他们搜集到的那几个证据,每一个上面都有一个被标记出来的字。
“我……有点记不清是哪些了。”她难为情地说道。
楚遥思索了一下,她打开袁家的电视机,用手机投屏的功能,将在警局时拍的照片投了上去。
一共是五个证物,机票、结婚证、火车站的屏幕、寺庙香囊和杂志社的灯牌。
按照警方讨论的顺序,分别是银沙机场的“沙”、人民公社的“人”、柘县的“柘”、乾安寺的“寺”和新河杂志社的“河”。
连起来,就是“杀人者是河”。
陈佩雯凝视着这几个字,看着看着,她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你说,会不会这个‘河’,并不是‘河’字。”她托着下巴,“而是指它的偏旁的‘水’呢?”
河字的灯牌只有左侧微微亮着,右侧的“可”全然暗了下来。
楚遥沉吟片刻,说道:“也有可能。如果,绑架犯想说的是‘水’,那就又有另一个解释了——水的谐音是谁。”
再将前面几个字连起来,就是“杀人者是谁”。
他并非是想直接揭露某个凶手,而是想让袁家和警方思考一下。
杀人者是谁?
“被害人,应该指的是……曲蕙巧吧?”陈佩雯情绪低落地说道。
杀人者指的是袁父,却也不仅仅是袁父。
因为,杀死她的,还有那个年代的流言蜚语。
她的同事,她身边每一个嘲讽过她的人,都是凶手,袁父只不过是一个诱因罢了。
“我们知道了答案,也没有什么意义了……”陈佩雯有些怅然,“这个答案也无法挽回她的生命了。”
斯人已逝,这是无法改变的结果,就像她们弄懂了谜题的答案,却也没有可以填写答案的卷纸一样。
“啊,对了。”陈佩雯打开自己的手提包。
她翻找了一会儿,拿出来一个小盒子,说道:“我刚才回家时,才发现玫姐的女儿将钥匙寄过来了。今天比较晚了,我们明天去她家,帮她把东西寄过去吧?”
“好。”楚遥答应道。
今日,袁母不在家,陈佩雯可以直接睡在她的房间了。
楚遥却有些失眠,不为别的,只要一过凌晨的十二点,她就只剩下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了。
但这起绑架案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她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开。
楚遥忽然想到系统说的“所有关键节点已完成”,是不是说明在原本的时间线里,袁嘉翔和陈佩雯并没有后面的经历,所以才没有救出袁佳好呢?
而她们这两天找到的证据,才是破局的关键之处。
楚遥再一次打开手机,将几张照片反反复复地看了许多遍。
其中,机票、火车站点、结婚证和香囊都是绑架犯亲自告诉他们的线索,唯有新河杂志社的灯牌不是。
她始终觉得,新河杂志社的“河”字有些牵强。
其他四个线索,至少有绑架犯处理过的痕迹,灯牌却不是那么好修改的。
不仅需要绑架犯了解一些电路的知识,还得防止他不被别人看见。
虽然杂志社附近一片荒凉,但还有丁建这个时不时去偷废品的人。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袁父袁母的结婚证,被硬生生地撕掉了一块,差不多是两个人填写资料的前半截。
这个缺口可不是袁母保存不当导致的,而是被绑架犯撕去的,他又为什么要撕掉这个角呢?
楚遥思考着这些问题,迷迷糊糊地就睡了过去。
再睁开眼时,闹钟已经响了半天了。
她站起身,将放在包里的手机取了出来,按掉闹铃。
陈佩雯也醒了好一会儿了,两人约定好,今天去玫姐的家里。
玫姐家在另一个城区,约莫四十分钟后,两人抵达了她家所在的小区。
她的女儿想得很周到,不仅将家里的钥匙寄给了她们,还寄了一张进入小区和楼栋的磁卡。
“这就是她家了,天啊……”
陈佩雯惊讶极了,她知道玫姐是杂志社的编辑,但没有想到她家竟然像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一样!
玫姐买下了这栋楼的706室和707室,去除了客厅的天花板,又装了一个旋转式的楼梯。
三面墙壁都变成了“书墙”,收集了形形色色的书籍,其中有一面就是她主编的新河杂志的每一期。
“要不是她托我去寄东西,我真的不想走了。”陈佩雯揶揄道,“不过也好,我以后可以多来几次。”
玫姐的女儿说,东西就在第一个书架的第三层,花瓶的右侧。
陈佩雯一一找了过去,那是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很轻。
她没有急着拆开看,而是随手拿起了一本《新河杂志》。
她诧异地说道:“这本正好是1980年!我看看……夏至刊。”
《新河杂志》是半月刊,每个月分上下两刊,夏至刊指的就是六月的下刊。
“这期里说不定会有曲蕙巧的文章呢。”楚遥随口说道。
“我来找找。”
陈佩雯打开杂志,细细阅读了一遍。
片刻后,她遗憾地摇摇头,说道:“没有她的名字呢。不过,我倒是看到一篇文章,好像挺有意思的。”
陈佩雯打开书页,将文章指给楚遥看。
这篇文章的名字是“秋山月明”,作者是蓝心珑。
“我刚才扫了一眼,这篇文章通篇都在说她小时候在老家的趣事,根本和秋山月明没有关系嘛。”陈佩雯玩笑道,“也不知道作者怎么会起了这么个名字,难道是编辑的时候将题目对错号了?”
楚遥略一思忖,笑着说道:“‘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这个名字不但没有取错,反而用得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