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行录
作者:野火焚香 | 分类:仙侠 | 字数:23.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章 镇上义学
从石头村沿着咽河边的山路下去七八里,是一片山间平野,朱家镇就坐落其中。
朱家镇里有个乡绅名叫朱为善,其父亲是前朝官员,炎朝灭亡前告归家乡,置了许多田产。
朱为善自小不爱读书,在父亲逼迫下只考得一个秀才,父亲死后,他继承家业,谁能想到他读书不行,田产经营却是一把好手。
二三十年来,每逢战乱瘟疫,或水旱蝗灾,必有农户养不住田地,朱为善同其他乡绅大户一样,从农户手中将田地低价买走,再租给农户。
时至今日,青山县除了一些寺庙和道观的几万亩田地,剩下十多万亩,大半成了那三五个乡绅的私田了,农户每年只能租他们的粮种和田地。
太平元年,国家安定,朝廷体恤之前在青山县破例征兵,又多有死伤,便免去青山县三年赋税。
谁知朝廷免了税银,朱为善却不减租金,租种田地的农户心中不平,便来朱为善家叫苦喊冤,朱为善见民怨四起,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办个义学。
农户们都道这叫什么事,赋税只免三年,读书少则十年,办个义学孩子来读书且不说能不能考得功名,田里先少个或大或小的劳力,再遇到徭役集中的年份,更加吃不消。若是只读三年,更没什么意思,白白浪费三年光阴,还搭些笔墨书钱。
朱为善道,我在这说了,三年过后我这义学不废,若你们谁家出了秀才举人,我这田地记在他名下,省下的税银,我拿出了与你三七分成,你拿三我拿七,别人家可都是一九、二八分,我这里直接三七分,怎么样?
这时到了晌午,大伙赶着回家吃饭,这事糊里糊涂便应了下来。
于是朱为善便张罗起义学,他先在镇外画了一块闲地,买来石料木材砖瓦,请了各色工匠,又招来闹得最欢的十多个农户做散工,几个月后一个义学便立了起来,朱为善题了“为善书屋”四个大字,去城里刻了木匾挂在门楼。还私下花银子让附近几个乡首里长去刻了一块功德碑,雇了农户敲锣打鼓地送来义学门口立上,以示称颂。
最后,朱为善请来了远房族兄,三十多岁的童生朱正名来教书,请了朱正名的叔叔朱顺来管理杂事,诸事完备,朱为善择了吉日,点了鞭炮,当年秋后便招收学生入学,自此朱家镇便有了义学。
到了冬月,石老三带着小石头来到义学,二人进了学堂,拜见塾师。
塾师朱正名第一句话就问:“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石老三有些难为情道:“叫小石头。”
朱正名道:“这可不行,得起个大名才行。”
石老三道:“那烦请先生给取个。”
朱正名道:“孩子父亲起个最好。”
石老三道:“孩子没爹,就请先生赐个。”
朱正名道:“不妥不妥,先给孩子起个大名要紧,读书不在这一日两日。”
石老三见朱正名不肯,便告辞出门,准备带着小石头去别处找个儒生求个名字。
出大门时,恰碰上朱顺。
朱顺打声招呼:“怎么出来了?”
石老三道:“先生说得起个大名,先生也不给取。“
朱顺凑过来热心道:“我跟你说先生不取自有不取的道理,咱们县里一年就出那么几个举人秀才,你猜怎么着,那些贵人小时候都是在藏云寺和白水观求的名字,先生后来就不取名字了,怕取不好误了孩子前程。”
石老三一拍脑门:“可不,把这茬忘了。就是得捐些香火钱,少不得多卖几张皮子。”
朱顺道:“这十里八乡说起猎户来,你石老三是头一号能干,可不敢省俭,能多别少,佛祖仙人保佑着,比什么不值钱。”
“说的是。”
石老三道了谢,便领着小石头来到镇上逛逛,中午寻了个小酒馆,饱餐一顿,午后又逛了许久才回石头村。
石老三到家以后,天刚擦黑,柴氏和桑女还没有做饭,围在火炉旁说话,见他俩回来,柴氏忙问:“怎么样,先生收了没?”
石老三道:“先生说让取个大名,我哪取的了。”
柴氏道:“多大点事,让先生给取个不就行了。”
石老三道:“先生不给取。”
柴氏道:“那让闺女取,闺女,你说叫什么好?”
桑女刚要讲话,石老三忙拦住了道:“别介,我想好了,去藏云寺或白水观里求个来,近些年县里考取功名的老爷们,都是小时候在那求的名字。”
桑女道:“我也不求他考取功名,认几个字,能出去走走看看,长点见识,平平安安回来过生活就好。”
石老三道:“咱们小石头模样不用说,十里八乡见不着第二个,再说这资质,我早看了,玩个游戏别的孩子都不是他对手,想来他爹也不是凡人,读书也能有出息,考个秀才举人不在话下,是不是石头?”
小石头道:“我要考状元。”
石老三哈哈笑起来,桑女却因为石老三提起丈夫,一脸悲戚。
柴氏见了也不敢出言安慰,怕惹女儿更加伤心,便对石老三道:“那寺庙道观里空手可进不得。”
石老三道:“前几天刚卖了一叠皮子,不是什么好货,今年皮子价又低,那点银子过冬过节尚且不够,明日我往深山里去一趟,打些珍奇野味,多换些银子,怎么也给石头求个好名字。”
此事就算定下。
柴氏与桑女张罗去做晚饭,石老三将自家存的野猪肉割下一大块来,让小石头给顾家送去。
小石头捧着肉出了门。
“顾姐姐!”小石头进了顾家院门喊道。
顾小篱从屋内跑出来。
顾小篱道:“小石头,你怎么来了,冷不冷,快进屋来。”说着就扯小石头进屋。
小石头一边跟她进屋一边道:“外公让我给你们送些猪肉。”
杨莲花掀开帘子把小石头让进去道:“前些天就送了些,还没吃完,又拿来这些,你外公外婆可惦记我们。”
杨莲花一边说着,一边在炕前火炉上烧饭。
小石头道:“外公外婆和母亲都说,家里别的没有,野猪肉存着不少,反正也吃不完,远亲不如近邻,送些过来都是应该的。”
杨莲花道:“说的是。”
顾小篱道:“小石头你白天跟你外公去哪了?我在屋里看见你们过去,没来及喊你。”
小石头道:“我和外公去学堂来着。”
顾小篱道:“是吗?你去学堂了,你真要去读书了。”
杨莲花道:“读书好,以后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做大官。”
小石头道:“我还没读呢,先生说要取个名字,外公说过两天去庙里求个。”
杨莲花愣了一下道:“是那藏云寺吗?”
小石头道:“我也不知道,好像白水观也可以。”
顾小篱道:“取个名字还要去庙里,麻烦的很。”
小石头道:“都说那里取的好。”
杨莲花道:“我听说白水观的比藏云寺的好。”
小石头道:“那我回去和外公说。”
杨莲花道:“可别,万一不好了,倒是我害的了。”
小石头道:“我不说是杨姨说的,我也不喜欢光头和尚。”
三人又说了一会话。小石头就要告辞离去,杨莲花留他吃饭,他也不肯,杨莲花便抓了把莲子塞在他手里。
顾小篱把小石头送出来。
等顾小篱回到屋里,杨莲花已经把饭盛好,嘱咐顾小篱吃饭,又嘱咐睡觉时锁好屋门,然后披了黑色斗篷,又用黑布蒙住脸,就要出门。
顾小篱拉着她的手道:“娘,今晚就不去了吧,我一个人在家害怕。”
杨莲花把女儿抱在怀里,在她耳边道:“娘也不想去,可是不得不去,你吃了饭把我今天教你的功夫再好好练练,等你练好了,娘就带你走。”
杨莲花说完出了屋门,到了院里把大门关上,上好门栓,接着一跃翻出院墙,消失在夜色中。
顾小篱在屋里坐下抓起筷子,一边吃饭,一边眼泪“吧嗒吧嗒”掉进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