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 分类: | 字数:332万

第404章 让他们打一架,谁赢了归谁

书名: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字数:3296 更新时间:2024-11-06 00:02:39

太上皇朱祁镇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反而是让大明和草原的战争暂时停止了。

大明因为要操办太上皇的丧事不能继续见血动刀兵,也先则是南下大明的时候损失有点大,不得已退回草原舔舐伤口,恢复实力,稳固他天圣可汗的位置。

不过也正是因为没了战事,朝廷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太上皇的丧葬之事上去。

这年头皇帝入葬极为麻烦,官员统一穿戴素服,三天之后又换成成服,一直穿戴二十七天方才罢休,京中各寺庙道观也不能放过,寺观各鸣钟三万杵,禁屠宰四十九日,寺庙和道观每天需要鸣钟三万下,并且在四十九天肉禁止屠宰牲畜。

因为朱祁镇是突然死亡,并没有提前建造陵寝,所以他的尸身一直停留在宫中不能下葬,直到两个月后朱祁镇的献陵完工,这才被朱祁钰率百官送了过去。

不过这期间朱祁钰也没闲着,他收到大都督府的联名奏疏,请求皇帝同意改组京师三大营,将三大营改为十团营,挑选精锐加入其中,作为大明新的野战主力。

这个想法在大都督府其实早就有了,当初也先攻打京师的时候,于谦就发现原本三大营的编制在面对也先进攻的时候,兵种过于单一。

神机营以火器为主,士卒并不像五军营一样有独立野战的能力,近战防御还是要靠五军营的刀盾兵。

而五军营则是更加传统一些,以冷兵器为主,刀盾兵负责防御,长枪兵负责进攻,弓弩手负责远程,综合能力更强一些,但问题是,刀盾兵和长枪兵对蒙古人的打击效果并没有神机营那么好,他们的优点只是可以在蒙古人的冲锋之下坚持更长的时间。

至于三千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最初是以投靠大明的蒙古骑兵组建的,战法也和蒙古骑兵相似,是明军唯一可以和蒙古骑兵对冲的部队,但问题是,大明因为政策的原因,战马的数量和质量远不如草原上的蒙古人,所以数量一直不多,最多的时候也不多两三万人,和蒙古随便就能弄出来的十几万骑兵相比,作用其实不大。

当初太宗皇帝可以横扫草原的三大营,归根结底还是打的配合,并不是以单一兵种进行对抗。

在发现蒙古骑兵后,神机营的士兵会立刻向阵型前列靠拢,并做好火炮和火铳的发射准备,在统一指挥下进行齐射,这轮齐射是对蒙古骑兵的突然打击。

神机营射击完毕后,会立刻撤退到队伍的两翼,然后三千营与五军营的骑兵会立刻补上空位,对已经受创的蒙古骑兵发动突击。

骑兵突击后,五军营的步兵开始进攻,他们经常手持刀盾长枪等武器,对蒙古骑兵发动最后一轮致命打击。

这才是当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能够横扫草原的大明三大营。

后来朱祁钰让于谦做了一下总结,于谦经过分析,再结合如今朝廷的具体情况,最终决定从三大营中抽调精锐出来,组建十团营。

这个想法朱祁钰没有立刻同意,而是将大都督府众人都叫到了宫中,打算一起商议一下,看看这个想法行不行。

奉天殿内,朱祁钰端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坐着的大都督府众人道:“诸位爱卿,于尚书提出将三大营打散,组建十团营,你们面前的就是于尚书所上奏疏的手抄本,可以先看一下,看完之后随意发表意见便是,若是可行,那就照此执行吧。”

武清侯石亨已经率军返回了京师,这次开会他也在,将于谦的奏疏简单翻看了几下,石亨就起身说道:“陛下,臣赞同于尚书的想法。”

“其实臣在指挥这次大同围歼战的时候就有感觉,三大营只适合太宗这种马上天子来指挥,换成其他人,其实并不适合。”

“因为朝廷不可能将三大营全部放给一个人来指挥,如今的朝廷也没有人有资格指挥,所以于尚书将三大营拆分成十团营,每一团营都有原本三大营的一部分,战术战法都可以学习太宗,相当于变成了十个小型三大营,每一团营都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回头宣大再遇到战事,陛下就可以从中挑选一个或者数个团营出京迎战,若是规模大一些,可以再任命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总帅,居中协调即可。”

朱祁钰点点头,道:“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考虑于爱卿建议的,只是朕也没领过兵,所以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缺点,朕召诸位爱卿过来,也是希望详细参详,免得这里面有什么纰漏,无缘无故害了将士们的性命。”

石亨沉吟了一下,道:“陛下仁德,臣替三大营的将士感谢陛下挂念。”

“要说这里面的问题,其实也是有的。”

“说说看。”朱祁钰笑着吩咐道。

石亨恭敬行礼,然后道:“臣以为,十团营规模较小,若是遇到大战,最重要的就是居中协调,十团营的统兵将领可以抛开私仇,一心为公,否则互相之间没有配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毕竟按照于尚书的想法,每个团营只有两万人马。”

朱祁钰点头,显然是认可他的话。

历史上因为将领不和,同僚遇险不救援,最终导致同僚战败的事情比比皆是。

南北朝时期,大将军侯景围攻梁朝都城,梁武帝萧衍和建康城内的军民被围困、攻击长达数月,守军筋疲力尽、弹尽粮绝、不堪再战,而就在侯景外围,就是前来“勤王”的诸路援军的统帅,不过援军虽人数庞大,包围了叛军,却因利益之争,内讧不已,坐视叛军肆意攻城,最终导致都城陷落,萧衍及众多贵族、公卿束手就擒,沦为俘虏,城内军民,惨遭叛军屠杀蹂躏。

宋朝杨家将杨业也是,雍熙北伐的时候杨业率军深入,连战连捷,结果遭遇辽军围攻,监军王侁畏惧辽军势大,拒不出兵救援,最终导致杨业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死。

其中朱祁钰认为最冤的,应该是汉武帝时候的李陵。

他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随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李陵受命率五千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

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李广利却因为被匈奴围困吓破了胆,坐拥主力拒不救援,还想方设法污蔑李陵为匈奴练兵,将李绪做的事情安到他的头上,以隐瞒自己不敢出兵救援的事情,最终导致李家被武帝族灭,自己在匈奴居住了二十多年,最终病故在了匈奴,至死没有回到汉土。

朱祁钰道:“武清侯说的是,战场之上,各军之间的配合最重要,若是被敌人各个击破,即便有再大的功劳,朕也不会认。”

“所以你们要记住这件事情,只要战场之上出现畏缩不前,有兵不救的情况,朕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不会手软,即便最终取胜,此人也没有任何功劳,只会被朕问罪,朕不需要这种为了私心不顾战友的人。”

“臣等遵旨。”一众大都督府官员齐声道。

朱祁钰摆摆手,笑道:“诸位爱卿朕还是信任的,你们在一起共事这么久,朕也没听谁说过你们之间有什么矛盾,这很难得。”

众人都笑了。

皇帝说的对,他们在一起共事这么久,还真就没因为什么事情翻过脸,反而是谁遇到事情都会互相帮个忙,就像安远侯柳溥对英国公府所做的那样。

宁阳侯陈懋笑着道:“陛下放心,如今我大明形势大好,大都督府上下自然是同心协力,一起为我大明守土安邦。”

朱祁钰笑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那这十团营的兵力配置,诸位爱卿都同意吗?”

“同意,这十团营臣早就想说了,只是还没来得及,就被于尚书抢先了。”安远侯柳溥没脸没皮地说道。

众人同笑。

石亨起身缓缓道:“安远侯说的对,其实臣也是早就有这种想法,只是一直带兵,并没有时间总结而已。”

“今年年初,陛下命三大营抽调兵力去宣府外演习的时候,臣就有这种感觉,当时不过是每军一万人,其中五军营八千,神机营一千,三千营一千,但是在宣府外对战之时,所体现出来的战力远不是同样兵力的五军营或神机营可以比拟的。”

“于尚书的这个建议,臣万分支持。”

朱祁钰一拍大腿,叫道:“好,既然诸位爱卿没发现什么问题,那就这么办。”

“明日开始,由大都督府牵头,挑选领兵之人,抽调兵力,组建十团营。”

“今日就议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

大明就是这规矩,战时勋贵为主帅领兵,平时不管事儿,日常管事的将领都是都督一级的,所以朱祁钰让他们去挑选人,就是让他们从都督一级的将领中选,这一点武勋一脉也没有任何异议。

“陛下,既然您要组建十团营,那还需要您赐名的。”柳溥提醒道。

朱祁钰有起名困难症,索性不起名了,对着柳溥道:“这个名字朕就不起了,让领兵之人去想,回头报给朕即可。”

“那要是重名了怎么办?”柳溥继续问道。

朱祁钰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军中之事,那就让领兵之人打一架,谁赢了名字归谁,输了的再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