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 分类:现言 | 字数:120.2万

第352章 巧合

书名:年代文里的配角小村姑翻身啦 作者:夏西西 字数:2168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5:38

朱小琴有预想过她这文章的发出来会是个什么情况,

但是实际情况比她想的还要夸张。

毕竟杨老还安排他那些学生,让他们给自己在的学校定个省城的日报,

这可就不少学校了。

县里一这么干,底下镇上那可不有样学样嘛。

本来这报纸,有些人家每天都有买的习惯,现在这样一搞,报纸销量都升了一波。

所以镇上看到朱小琴这文章的人挺多的。

朱小琴这个名字在河东镇的那些家里有孩子读高中初中的家长耳朵里,那可是如雷贯耳。

她那年虽然上面要求不要过分宣传状元,但是这种家门口的,大家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们遗憾的是除了她原来的学校她去过两次,别的时候就没见过她有什么动静了。

朱小琴虽然还是会偶尔写点文章,但是她都是用笔名,直接用“朱小琴”这个名字写文章,这还是第一次。

大家本来没买的,后来都买了。

然后一堆人就注意到了她这文章里的重点。

特别是那些正在补课的学生家长。

其他先不说,就“四散”,“退休”,“不再教书”这几个词,都够让用教出状元的老师这样的名头来招生的欧学文一脑袋包了。

之前说了,有些家长其实已经发现一点问题了,但是他们还是单纯,被几句话忽悠忽悠又信了。

有些回了家,还会跟对象抱怨,说怎么生了个这么笨的孩子,

这话一出口,又是一番家庭大战。

毕竟就笨傻像谁这个问题,都能吵很久,而且是一拿出来就能吵。

曾校长那里还有家长去问了,人家问的很直接,

“我们孩子当初报名的时候,不是原来教出状元的老师还在吗?还说什么同样的教师力量,人家状元自己写的文章不能是假的吧?”

朱小琴本来的目的是想着,就算能让一个人反应过来也是好的,现在至少这个目的是达到了。

报社那里可是接了不少人的电话,他们联系朱小琴的时候,还直接问她了,

问她知不知道有人打着她幌子骗钱,

还是确实有这个事。

“没有啊,我都不认识这些人,这两年我也没回过学校,可能是新招的老师吧,不太了解他们啊。”

这话一说,报社的人基本上都反应过来了。

本来想着慢慢的减少这个老师的影响力,但是很多事一旦发展起来,可就不是个人可以控制的了。

结果这事还在发酵,朱小琴第二篇文章发布的时候,彭越安给她带来了个消息,让朱小琴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她本来就是浓眉大眼,眼睛一瞪溜溜圆,而且因为脸小,一点不显得吓人,反而可爱的很。

这还是后来彭越安主动说的。

但是现在重要的是他得到的消息,

“这人不叫欧学文吗?”

“对,他都不姓欧,这完全就是个假身份。”

彭越安也有人往羊城跑,所以那里的消息他也有一些,

要不是因为羊城现在也很混乱,他其实是想自己跑一趟的。

但是就现在得到的消息,到了那里钱被抢了都不算最差的,人命丢了都是常事。

毕竟大家都知道会去羊城的都是大老板,或者至少有些钱,

要不然谁没事去那么远的地方。

内地的这些赚了点钱的坐火车去羊城几乎就是去送钱的。

最后能平安的赚到钱的是极少数。

不过那里乱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针对的对象早就从有钱人,变成只要是人就不分的情况了。

有些呆不下去的人也会往内地走,虽然跟那些想偷渡去港城的人比起来,数量肯定小的很多。

欧学文这人胆子大的有些不太正常,做事完全不是内地大家的手段。

彭越安听完朱小琴说的情况,又自己具体了解了一下这人的为人处事,

第一反应是找他申城的朋友开始查这人来河东镇之前的信息,

结果一查才发现,他给的信息都是假的。

至于这些信息,曾校长那里就跟着筛子似的,基本上想拿到稍微动点脑子就成了。

这一查出来是假的,加上彭越安那一次来看情况的时候,听他说了一句类似羊城那里的方言的时候,

他画了这人的样子,让他几个羊城的朋友认了认,还别说,真有一个对他有印象的。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其实从身份作假开始,这人就完了。

朱小琴觉得自己真的是小瞧这个时候的人了,

身份都是假的,胆子还敢那么大?

关键是还打通了那么多的关系。

“那他一个羊城的混混,就跑来圈咱们这里学生的钱了?”

关键还给他圈到了。

“这谁能想的到呢,确实是太离谱了。”

彭越安一开始想查查他,真的只是因为他自己心里有点预感,

但是他以为是自己想多了,谁想到能有这么离谱的事呢。

“这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他的具体身份还需要羊城那里配合查,但是他现在的身份肯定是假的,这是资料。”

朱小琴接过了彭越安递过来的纸,仔细翻了翻,一边翻一边摇头,

“这人就没一句话是真的,关键骗的那么多人团团转,也是厉害了。”

“再厉害,也不能当骗子啊,我听建国大哥说他不是还想来进货吗?还好他一早就拒绝了。”

彭越安自从开始从朱建国那里进货,称呼就变了,非常自然的喊起来建国大哥。

朱小琴只能庆幸,还好他来村子进货的时候,她提前打了招呼,让别跟她那么熟,

要不然年后开始,村子里就没有别的热闹了,说什么都得说到她头上。

朱小琴一看完资料,又跟彭越安对了几个她疑惑的问题,就准备把这些资料寄到省城杨老那里去。

这些日子,杨老因为觉得是因为老师教的不好,才会有这种过分的老师出来收这么贵的费用给孩子们补习,

他又开始发光发热了,虽然自己已经做不到上台给大家讲题,

但是操练他的学生,他还是可以的。

直到杨老收到那离谱的资料和朱小琴的电话前,这些人物日子可不好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