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作者:朱四公 | 分类:历史 | 字数:36.5万

第1章

书名: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作者:朱四公 字数:1162 更新时间:2024-11-16 15:46:11

师叔远远一眺,即已认得,正是长侍慧持的那头老虎,名唤斑奴,连忙发语,止住众人,让大家切勿惊慌。

三言两语的工夫,斑奴已从山麓奔至了溪桥,跑到了三人面前,前腿趴地,跪卧在师叔身前,把头皮在师叔腿上蹭了又蹭。

众人看这猛虎,虽然雄健勇猛,兽王英姿,但又颇通人性,宛如大猫,都啧啧称奇。

这时,师叔注意到,斑奴颈上额外系了条丝织绦带,带上挂了一个锦囊。囊内只装了一封薄纸,纸上只见一首短偈:

“鄙户嫁女,必有奁资;衲子寄徒,宁无资斧?可叹老贫,身无长物;谁与相助,且遣斑奴。”

原来,师父推荐了我担任大坛阴仪,虽然有陶师可以倚仗,但这毕竟是个冲锋陷阵的事情,他老人家还是担心我能力有所不及,所以,又特地把斑奴派来帮忙,跟随左右,以做助力。

师叔把这封信传示二人,三人看了,一起哈哈大笑。

自此之后,因斑奴那一声地动山摇的呼啸,这条溪得名虎溪。后人为了纪念三人大笑的相契相合,又在溪边建一亭,取名“三笑亭”。

有后人为这个亭子撰了一副对联,现在还挂在三笑亭的亭柱之上。

上联是:“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下联是:“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里的上联说的就是虎啸东林,三人相笑,而下联却是另有故事,此处暂且不表。

师叔站立桥头,与陶陆二人依依惜别,约定到了下一个未日,白莲社就会如期开社。而开社之日,其实也就是大坛启动之日。

临别之时,师叔特地对我诫勉再三:不可虚抛光阴,要跟随陶师,多多学东西。虽然身离佛寺,但一言一行,要如同在寺中一样,始终如一,首尾不懈。

师叔殷殷切切,就像父母对远行的子女般交代再三。闻言如此,让我也不禁喉头有些干痒。

虽然与师叔相处时间还不长,但同根同枝,气类相近,原本就有几分亲近。

现在又蒙师父和师叔青眼,不次拔擢,得以担当大坛阴仪的大任,在师叔布置指挥下,共同去面对种种艰难险阻,真是令人心潮起伏,感慨系之。

我随着陶师下了庐山,但这一次,他没有回栗里那所名为“闲居”的老宅,也没有往西去西庐。

我们二人下了庐山,坐上马车,沿着往江州城的入城官道,往东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往右手边一拐,就下了官道,走上一条乡衢。

一开始,这条道路尚宽,可并行车马。但走着走着,驶过几个岔路口,道路就越来越窄,最后仅够容得下一副轮距。

这条路看来已经久无人走,车辙两侧,尽是些散花野草,仲夏时节,在路边闲闲开放。

一开始,斑奴远远的伴着我们的车马走,在山麓和林间慢跑。到了这里,就上了路,跟着车,不紧不慢的跑着,惊得驾车的大青马飞奔不已。

好在陶家的车夫精于驾驭之道,虽然速度飞快,一路颠簸,倒也安稳无虞。

就这样颠颠簸簸,走了大约半炷香时间,绕过一个小山包,就看见一片绿荫葱葱,隆在一大片稻田之中。

走近这片苍绿,才见这片绿荫之下,隐着八九间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