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
作者:卿岁岁 | 分类:古言 | 字数:10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7章 语言的艺术
“使者说,不是暹罗那边的稻比我们大明的高产,而是那边的气候温暖,雨水又多。
所以粮食才会高产,和稻种关系其实并不大。
不过,那边的米确实比我们的吃起来更香,想来也是因为气候的原因。
还有派去天竺的人说,天竺的土地更好,那边的人都不需要怎么劳作,就能让自己饱餐一顿。”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地的人普遍都比较懒。
吃完上顿,都不会去考虑下顿该怎么办。
现如今是百姓懒散,国家动乱。
景舒抿了抿唇,轻声道:“那咱们应该做些什么才好?”
这时候的中原天气就是这样,还能把老天爷给换掉不成?
朱瞻基靠在软枕上道:“对内继续学祖宗们,兴修水利,灌溉民田,轻徭薄赋,整顿卫所。”
“实现太祖所说,养军不费百姓一粒米。”
要是不够,东瀛运回来的银子,那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对外,既然暹罗的米好些,他们对我们的茶叶锦缎也感兴趣。
那就让他们用粮食来换,五石大米换一斤茶叶,即可达到双赢的局面。”
反正,茶叶这东西中原有的是。
怎么算,他也是亏不了的。
景舒点点头,又笑道:“那皇上可得严格控制了,别让商人们把茶种等物给带出大明以外的地方,那可就相当于把摇钱树给带出去了。”
在茶种没流出去的时代,这东西可比鸦片更值钱。
“那是自然。”
朱瞻基又不傻,自然知道妻子的意思。
“不过,我还是让使者把粮种带回来了,不管是不是土地,和天气的原因,总是要让农政司种过才知道。”
哪怕只比占城稻好一些呢?
来的时候,慢悠悠的,回去的时候可就是马不停蹄地赶路了。
景舒虽然有些不适,但是也还好,但夏原吉一把老骨头可遭不住,十天下来瘦得没个人样。
朱瞻基前去看他,关心了几句,老夏虽然很想缓一缓再继续赶路,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毕竟,皇上都没说什么。
咋?
你比皇上还娇贵不成?
朱瞻基是当皇帝的,他也不可能有这么贴心的心思。
还是景舒提议:“夏老年纪大了,不然就慢慢回京吧,若是跟咱们的脚程,怕是顶不住啊。”
夏原吉感动的两眼冒星星,皇后殿下可真是心细如发,又如菩萨一般漂亮的人儿呢。
他决定了,回头一定要跟史官为殿下美言几句,让子孙后代都知道,皇后殿下的贤德。
朱瞻基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他又看向杨荣:“你年纪也大了,不如和夏老一块儿,慢慢回京如何。”
免得回头又病了,没办法公务,多耽误事儿啊。
杨荣可听不得年纪大了这四个字,因为在他心里,年纪大了就是无用的意思,他还想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呢,怎么会承认自己老了?
于是,他立马拱手道:“皇上,臣无碍的,臣得陪同皇上一同回京,方才能够安心啊。”
于谦:“……”
什么人啊,不拍马屁会死是吧?
朱瞻基听了倒是满意,便没有继续劝了。
其实杨荣也不好受,皇上还可以陪皇后殿下坐车,他们却不能坐车,只能骑马赶路。
他的大腿内侧,早磨的不成样子了,可还得努力坚持。
这也没办法,他不能给皇帝,留下个不中用的印象啊。
夏老看着远去的队伍,忍不住摇摇头嘲讽道:“自讨苦吃。”
都快六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做什么还要折腾自己呢?
等回到紫禁城那天,已经是又一个十天之后的深夜了。
小朱没有准备打扰太后,只拉着景舒先去了文华殿,想看看睡梦中的孩子们,等看过三个儿子们后,才回了坤宁宫。
近四个月不在家,坤宁宫一切如旧,侧殿的凌薇和朱祁钧正呼呼大睡,两孩子瞧着长大了许多,帝后也算是欣慰。
朱瞻基前去沐浴,景舒则叫来了悠音问话:“我不在这段时日,后宫有没有出什么事?”
张太后向来只说朝堂之事,还有孩子们的事情。
所以,她对后宫发生了何事,都是不清楚的。
悠音看了看后殿,才轻声道:“女真妃病了,太医说是抑郁成疾,太后怜惜,宣了她家人进宫相见,便又好些了,可还是躺着养病。”
“贤妃以为杭姑娘是为太子殿下挑的姑娘,所以说了滇王殿下,不许他们继续在一块儿玩,可殿下没听,让贤妃很是困扰呢。”
“何婕妤和李婕妤那边相安无事,不过斗几句嘴嘴罢了,一切都是好的,皇后殿下放心吧。”
皇上的后宫就那么些人,又还都是些老人,能有什么事。
景舒点点头,她也是职责所在,这才多问一句。
“对了,还有一事。”悠音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般笑道。
“东瀛足利家背着郑使,偷偷派了使臣来大明。”
“说是想议和,愿意对大明称臣,希望大明能把女真和大明军队,给召回来,他们愿意岁岁朝贡。”
“这皇上不在,太后可不管接见外来使臣的,这都快半个月了,那使臣还被晾在驿站呢,连住店的银子,都是他们自个儿掏的。”
“这东瀛人,也是贱骨头,当初太宗皇帝要他们称臣吧,他们硬要说自己只对神明称臣。”
“现在被打怕了,又想称臣了,可惜他们有那么多宝贝,依咱们皇上和太后对银子的看重,肯定是不会答应议和……”
她的字还没说完,就看到自家皇后瞪了自己一眼。
于是,她连忙低头,准备听训。
“胡说八道什么呢?”景舒一本正经地纠正道:“我们是天朝上国,我们的皇上怎么可能看上别人的银子?”
“明明就是东瀛朝廷无道,让他们的百姓苦不堪言,我们皇上看不下去,这才去解救他们子民的。”
“至于银子,那都是东瀛百姓,为了感谢我们解救他们于水火,自愿让咱们开采回来的。”
“我们感念他们的一片心意,自然不好拒绝他们,更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朝贡,便不解救他们了。”
她身边的人,什么都好,就是语言的艺术上差了些,还需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