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华娱重启千禧年代

作者:雷鸟哥 | 分类:都市 | 字数:156.6万

第387章 困扰

书名:华娱重启千禧年代 作者:雷鸟哥 字数:2437 更新时间:2025-01-17 02:55:10

这时候的独立音乐人在华夏内地比其他流行音乐人更加依赖唱片销售和现场演出的收入,其他流行音乐人还有各种商演、通告活动、代言等等收入渠道,甚至彩铃业务都成了歌手变现的一个渠道,可大多数独立音乐人的收入就比较窘迫。

“他们收入低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别动不动就埋怨什么体制环境啥的!”

徐东升不赞同很多独立音乐人的抱怨,似乎他们收入低都是大环境造成的,什么没有空间没有机会,似乎总是怀才不遇的样子!

摇滚乐也好,民谣也好,流行音乐本身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还是要看音乐人自己创作出来的音乐水平够不够好,能不能打动乐迷!

相对于流行歌手,独立音乐人更加强调的是音乐原创能力和乐器演奏技术水平,这两者都要强才有可能出头,如果再加上优秀的唱功,那就基本是无敌的了!

比如摇滚乐吧,发源自美国可兴盛于英伦,殿堂级的摇滚乐队好多都是来自英伦,比如甲壳虫、滚石、皇后、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艇……这些无不是创作和演奏都很牛逼的音乐家们的组合!

至于民谣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形式,华夏这里人为的把他们区分的很明确,似乎各自泾渭分明,是完全不同的音乐分类。

摇滚乐嘛就是大长头发,皮衣皮裤各种链子纹身,然后各种嘶吼、批判、愤世嫉俗!民谣就是抱着把破吉他风花雪月、情爱离别或者各种颓废无奈……

这也是我们过分的强调形式主义和圈子文化的体现,流行音乐有什么明确的区分?摇滚乐和民谣在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吗?

鲍勃迪伦、莱昂纳德·科恩、琼·贝兹等等欧美民谣巨星很多也同时是摇滚乐巨星,谁敢说鲍勃·迪伦不摇滚?

因为华夏接触摇滚乐和西方流行音乐的时间太短,而且一直都是民间自发的自我学习,所以很多地方都是流于表面形式,独立音乐人群体也是各自盲人摸象,摸到啥是啥!

流行音乐本身流行才是核心,音乐要好听,歌词要能打动人心这就是本质!

要说音乐才华,近代谁又能和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这些古典音乐大师去比?一首歌去掉重复的部分,旋律不过一两分钟而已,而一部交响乐呢?

所以不论摇滚也好民谣也罢,甚至雷鬼、放克、嘻哈乃至电子、布鲁斯,门类形式不重要,音乐好不好才最重要!各种音乐形式都可以互相借鉴、融会贯通,这些都是没有界限的才对!

这时候的华夏独立音乐人,很多都是浑水摸鱼的混子,甚至很多都是为了骗炮才混进这个圈子的。

玩儿摇滚的还瞧不起民谣,认为摇滚就应该是特立独行的,牛逼克拉斯的,甚至摇滚就必须地下,只要和大众流行走近了,就会被所谓的“滚圈”排斥,认为这是背叛!

比如许威和王峰,他们应该是千禧年以后华夏最成功的摇滚音乐人,让摇滚乐成为大众接受的音乐形式!可他们在很多滚圈人士的眼里根本不摇滚,已经“背叛”了摇滚精神,那什么他妈叫他妈的摇滚精神?

似乎只有地下、黑暗、颓废的才是摇滚精神吗?

民谣就更惨了,九十年代火爆一时的校园民谣这时候已经成了昨日黄花!民谣相对于其他音乐形式,更加强调歌词直击人心的能力,对于现实生活、社会矛盾精准形象的描写能力是优秀民谣歌手的基本能力。

可这时候的民谣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和素质,逐渐成为更加小众,更加偏执的文艺青年们的自嗨自乐!民谣歌手就应该是又穷又苦逼的文艺青年才对!

当然还是有优秀的独立音乐人的,大环境走偏了他们也跟着受影响,作为唱片公司的掌门人老韩,他关心的也是这方面。

“老板,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现在的环境对这些玩儿摇滚民谣的确实不太友好,也不能只是埋怨他们!”

海纳红星音乐公司收购了麒麟童唱片之后,就把摇滚、民谣这些独立音乐人放到了麒麟童唱片,使麒麟童唱片成为一家专门制作发行独立音乐的唱片厂牌。

“现在他们的演出机会还是太少了,电视台节目他们上不去,商演晚会也基本不会请他们,除了酒吧演出,他们哪有什么机会啊?没有知名度唱片也卖不动啊!”

韩梓杰说完徐东升也沉默了一会儿,华夏内地的音乐市场或者说流行音乐市场一直都是困难重重,原因有很多,最核心的还是版权保护与变现渠道的问题。

在实体唱片为主的时代,盗版猖獗就是流行音乐最大的困扰,歌手发唱片专辑,正版销量能达到盗版的三分之一就已经烧高香了!

可是互联网和MP3下载崛起之后,实体唱片更加完蛋了,到了明年也就是06年,实体唱片将会更加惨淡,销售收入连制作成本都收不回来的!05年就是实体唱片最后的余晖了。

现在无线增值业务似乎成了华夏流行音乐的救命稻草,也就是彩铃下载业务,可真正能从彩铃业务里面分一杯羹的唱片公司和歌手还是寥寥无几的。

几大电信运营商也不是傻子,凭什么让外人拿大头?一首歌曲制作成彩铃,手机用户单次下载需要收费,大致是五毛到三块钱之间,也是根据歌曲的火爆程度和歌手的知名度来收费的。

就按平均两块钱一首彩铃来算,运营商收取15%,剩下的版权方和SP运营商按照55或者46分成,这还是唱片公司比较强势的情况下才能拿到这个比例。

还有电信公司和SP运营商的数据并不是对外公开的,一首歌的下载量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这里边的水太深了。

所以说一个网络歌手凭借一首彩铃挣几个亿那纯属宣传包装的需要,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老鼠爱大米》下载一亿次吧,总收入是两亿,电信拿走3000万,剩下的1.7亿SP运营商再拿走最少8500万,剩下的才是唱片公司的,唱片公司和歌手怎么分?就算最讲良心的55分成吧,歌手最多拿到4000万,而大多数情况下,歌手本人是拿不到这个数字的。

这里边还没计算电信包月服务的下载,用户包月服务里的下载,SP运营商和版权方是不参与分成的,电信运营商5块钱包月下载30首歌占比还是很高的。

再到后来各大电信运营商直接成立了自己的无线音乐基地,比如移动的咪咕,那时候版权方能分到的就更加少了!

还有一个更加要命的问题,彩铃业务崛起对独立音乐的打击更加深刻,《老鼠爱大米》、《秋天不回来》、《猪之歌》这样的口水流行歌才是彩铃下载的主力,为了挣钱,所有的唱片公司全都奔着流量歌曲去了,更加不关注这些独立音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