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历史 | 字数:132.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8章 心性
苏澜却还没说完,暼了一眼沉默不语的苏沁,小声嘀咕道,“你们与其担心岳家门第高,倒不如担心担心大姐跟岳公子怎么相处!两个闷葫芦……”
四人:……
苏沁忍了半天才忍住收拾妹妹的冲动,望着苏正德夫妻郑重道,“爹,娘,女儿愿意嫁。”
那主仆俩自以为行踪隐秘,偷偷摸摸跟在车后头,当她不知道呢!就那张恍若谪仙的脸,走在哪里不是鹤立鸡群啊?白苓白英都看见了。
还有一次,走在大街上就有个姑娘朝他身上扑,那呆头鹅吓得慌忙后退,那姑娘直接扑倒在地上,两个丫鬟笑得前俯后仰,她又不是瞎子聋子!
但苏沁自觉不过蒲柳之姿,如何能配得上出身二品伯府的翩翩公子,原本以为今生已是无缘了,却没想到……他竟真的一声不响地说服家里,上门求亲了!
既然如此,她又怎会不愿意呢!
周氏蹙眉道,“可他家的门第,始终……”
苏沁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坚定,“只要他敢娶,女儿就敢嫁!”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
苏惟生顿时痛心疾首——养了十几年的水灵灵的白菜终究还是让猪给拱了,还是最人模狗样的那头猪!
他磨了磨牙,回到自己房间就找出一张写废的稿纸,在岳西池那张俊脸上画了八十个猪头!
翌日晌午,宁老太爷请的媒人到了苏家——竟是杭知府夫妻!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杭知府是博阳府主官,出身扬威侯府,万氏的父亲是刑部左侍郎,仅次于一部尚书。论及身份,整个博阳府无人能出其右。
请这二位做媒人,已是给足了苏家颜面。
自古求亲,除了通家之好,就没有一口答应的道理,苏家这边也说要考虑考虑。
三天后,苏家给了准信。
经过问名、纳吉之后,将与岳家、何家过礼下定的时间分别定在了七月初二和七月初六。没办法,岳西池要定亲,总不能不等人家的母亲宁氏吧?
当然,忙这些的同时,苏惟生也没忘记关注曾家的动向。
曾同知仍然把碧云护得跟眼珠子似的,便是回到家里,也是单独设了小厨房,杜绝了于氏暗中下药的可能。
小柱还抱怨呢,“这于氏也忒没用了些,曾同知上衙时那碧云不是进不了衙门吗?干嘛不在外头动手!”
不动手这两口子就这么僵持着,少爷如何报被陷害之仇呢?
他早便寻了个机会把那群乞丐忽悠走,与阿海去董方那废宅里挖了两天,最后只挖到一本薄薄的册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尸体却是没找到的,没法子,只能重新把注意力转回曾同知身上了。
苏惟生无语望天,“想什么呢?在大庭广众之下动手?除非于氏真的不想跟曾同知过了,否则怎的也会留两分体面。”
曾咏岱是在学里没错,但外人进不来,他总不能自己动手吧?府学不比外处,稍有动静就得让斋夫和同一个院子的学子听见,打老鼠伤玉瓶,为这么个东西搭上自己的前程,值吗?
不过嘛……
那本册子上面的字迹与小柱寻来的董方旧日文稿上的对得上,而董方……擅算学。
再结合前两日张妈出门采买后随口提的那句话,苏惟生大致理出了一个轮廓——
董方多年以来用替某些大商铺掌柜做账的手段敛财,三年前被曾家抓到把柄,只好答应曾咏岱的求亲,将妹妹董氏许给他为妾。
退学可能是主动,也可能是被逼。而后董方就被曾家囚禁在某个地方,专为曾同知做账。
而据小柱打听来的消息,去年小年前后,曾同知那位族兄带着曾家的下人,好像在找什么人……
所以,董方应该是用什么法子跑了出来,却又担心凭一己之力无法扳倒曾家,只好将私底下记的秘账埋回原来的宅子里,自己逃命去了。
谁知那账册被小柱给挖了出来。
以账册纸张的新旧程度来看,只是稍有褶皱和破损,并未泛黄,不可能是几年前埋进去的。
有了这东西,董方的去向已无关紧要。
苏惟生思量片刻又问,“那外室跟了姓曾的这么久,怎的就没传出个喜讯?”
小柱莫名其妙,这他哪儿知道?不过想了想还是答道,“兴许是前头那个一尸两命太过惨烈,给吓怕了?”
苏惟生点头,发卖丫鬟什么的都是小打小闹,弄出人命来才是大事。
于氏就曾咏岱这么一个儿子,能容忍旁人生下庶子来夺他的家产和宠爱?
曾同知对这个儿子本就不太满意,要是再得个聪明伶俐的老来子,于氏不发疯才怪!
而有前事在前,曾同知真的能忍受于氏再次害死自己心爱之人吗?还同样是有孕的那种!
“小柱,你这样……”
小柱听完,敬畏地看了自家少爷一眼,随后坏笑着办事去了——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自家少爷,真的!
齐举人暗戳戳地报复了曾同知一把,搅得他后院失火,心里别提有多爽快。
但他也不是傻的,这会儿曾同知是被家事闹得心力交瘁、无暇分身。等夫妻二人和好再腾出手来,必然会调查那封匿名信的来处,到时候自己可如何脱身?
思来想去,齐举人决定搬家——左右这府城也待不下去了,不如换个远些的地方,凭着身上的功名怎么也能再找个事做,官学是不必想了,大一点的私办书院还是有可能的。
下了决心,齐举人就给凉台府和西嘉府的好友去了信,托他们帮自己问问各大书院。
五月中旬就收到了回信——有两家大书院愿意请他任教,待遇也不错。
齐举人考虑了两日,决定还是去凉台府,毕竟离博阳更远,万一曾同知查出自己做的手脚想要报复,也是鞭长莫及。
他在博阳任教多年,还是置下了不少产业,光田庄铺子宅子就有好几处,处理起来颇费时日。
眼看过了五月二十还没处理完,齐宣文就说,“易云书院那边还等着呢,要不您跟母亲先过去,顺道给我请几天假,博阳这边就交给我好了。”
齐宣文是长子,明年就二十五了,平日也没少帮他支应家事,齐举人没多想就答应了。
不过想着儿子毕竟年轻,未免遭人蒙骗,便把齐管家留给了齐宣文,还叮嘱道,
“齐管家是家里的老人,有什么事你多听听他的意见。”
而后自己与妻子带着另外几个下人先一步去了凉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