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要做院士
作者:草根博士水木辰 | 分类:都市 | 字数:114.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69章 评审九州基金
还没放暑假的时候,刘元就开始接到了很多电话和邮件,打听他现在手里评审项目的情况。
刘元这才反应过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州青基、面上、优青、杰青等项目的评审阶段!
其实从刘元第一次主持青基以来,每年都会收到项目评审的邀请或者说是任务。
当然,随着他去年获得了九州优青,现在参与评审的项目级别越来越高了。
九州基金的评审,大致上分为网上评审、会议评审、基金委复审三大步骤。
网上评审后,基金委会统计相关分数,按照比例筛选出一部分项目,提交到会议评审。
能够参加会议评审的,都是九州杰青、黄江学者级别的人才了,也是对项目有着生杀大权的人。
最后通过会评的项目,会提交给基金委复审。
复审一般不会刷下来,除非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或者原则性错误。
比如有一个老师,他的申请书把时间节点写错了,少写了一年,就是在复审时被刷了下来。
还有一位老师,把项目参与人的身份证号码写错了,也造成了复审被刷。
所以很多学校在提交申请书之前,会组织专人,对这些申请书进行仔细的检查。
而参与项目网上评审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专家,俗称小同行。
今年,刘元手里收到了十份面上项目的评审邀请。
按照面上项目的评审要求和比例分配,有五份需要被拒绝,五份可以被批准。
而面上项目的网上评审结论,分为ABCD四个等级,一般A为优先资助,B为可以资助,而C和D则为不予资助。
按照推荐的比例,这十份中,有2份为A,3份为B,5份为C或者D。
刘元大致翻了翻,今年的这十份申请书,整体上质量还算可以,但是这种分类,不知道是不是人有意为之。
如果从申请人的单位组成来看,有2份985高校的本子,2份211高校的本子,4份新升本科院校的本子。
如果从申请人的职称来看,有4份是正教授申请的本子,1份副教授申请的本子,5份讲师申请的本子。
如果从申请人的学历来看,有5份是具有博士学历的本子,4份具有硕士学历的本子,1份是本科学历的本子。只不过这位本科学历的,工作比较早,年龄比较大,已经是教授了。
如果从申请人的主持项目经历来看,有4份正教授都主持过九州级的青基、面上项目,有1份副教授也主持过九州青基,其他5份讲师基本上都是主持的厅级项目,连省级都没有。
如果从申请人的论文成果来看,4位正教授都有至少5篇高水平SCI一区二区论文,而副教授和讲师,则普遍是2-3篇SCI三区四区论文。
如果从申请人的专利成果来看,4位正教授都有一堆专利,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而副教授也有至少五件专利,但是那些讲师,则鲜有专利成果。
……
当然,这些只是申请书的外围信息,最关键的是申请书本身的质量。
刘元翻阅了这些申请书后,就投入到了细致的阅读中。
不得不说,这几份教授所撰写的申请书,不愧为985和211团队出来的,从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都写的很清晰,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更是把核心的支撑都写了出来。
而一些讲师所写的申请书,明显是为了完成高校的申请任务,东拼西凑,完全是为了完形填空而写。
有三份申请书,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搞混了,前后出现了明显的矛盾,甚至还有一些技术路线明显是参考教材的方法,缺乏科学创新性。
还有两份申请书,所列的方法和路线,居然是自己已经发表学术论文中的东西,这让刘元也惊呆了。
这五份申请书中,更明显的问题,就是研究基础和现状部分,缺乏近两年的成果总结与归纳,看起来就像是去年的申请书一样。
看着这五份明显质量较差的申请书,刘元也是陷入了深思。
这些高水平大学的团队,都有一个成熟的循环系统,无论是发论文,还是申请专利,还是申请获奖,都是有团队支持。
就看这个申请书,肯定也是千锤百炼,仔细检查过的,明显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
甚至现在出现了一些代理公司,专门负责帮助别人写申请书,完善申请书。
而这些从大专晋升到本科的院校,本来各方面就是大专水平,硬让这些教师去申请九州级项目,就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所以很多新升本科高校,开始大规模招收新教师,并制定了近似苛刻的考核任务,要求老师去申请项目。
但是,这些高校又缺乏真正的支持,纸上谈兵而已,并不能提供足够的平台、资源、人脉。
轻轻关闭了评审页面,刘元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