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我的一生不再留遗憾

作者:磨墨十年 | 分类:都市 | 字数:70.6万

第180章 跨界的农业学专家韩楚风

书名:重生:我的一生不再留遗憾 作者:磨墨十年 字数:2291 更新时间:2025-05-08 09:52:26

春回大地。

借着改革的春风,华夏神州一片复苏的景象。

就在京都圈风云雷动时,马家沟的村民也没闲着。

他们正热火朝天地修整着土地。

此刻正是春耕时节,也正是搞塑料大棚的好时候。

自从开完动员大会的那天起,马家沟的田间地头,就到处都是激情四射的村民了。

眼前的场面犹如农业学大寨时期,公社搞大会战的境况。

村民们在韩楚风的指导下,正在改造农田,搭建塑料大棚。

同时还要打井,修建渠道,改善灌溉。

大棚种植对灌溉要求非常高,要靠灌溉来调节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

其实,大棚种植并不是新兴农业技术。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能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反季节蔬菜了。

那是最早的大棚种植。

然而,当时受生产材料的限制,这种种植技术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农用PVC薄膜的问世,才又推进了大棚种植的进步。

这种PVC薄膜既能保温、保湿,又能做到不遮阳光。

正可以用做拱棚的覆盖物。

因此,大棚种植技术才得以进一步改进。

只可惜,这个年代,人们的生产观念还相当落后。

他们根本没法接受这种先进的种植理念。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各个地区都是一穷二白,普遍都很贫穷,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心思都在解决温饱问题上。

小到黎民百姓,大到农业行政长官,哪有心思在土地上搞花样。

人们的只知道种植一些粮食性作物。

就像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和地瓜之类的。

这些东西不仅能做口粮,填饱肚子,而且亩产量高,能保证收成。

至于蔬菜和水果,对这个年代的人们来说,这些东西有点奢侈。

因此,受技术和关键性因素影响,大棚种植一直没有得到普及。

然而,韩楚风作为一个重生者,自然知道大棚种植的商业价值和前途。

尤其是反季节蔬菜和水果,一旦培育成功,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对于这样的商机,韩楚风自然不会放过。

其实,说起大棚种植,韩楚风不比任何一个农业学专家差。

专家一般都是理论层面的。

而韩楚风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说到这一点,自然要从上一世说起了。

上一世,韩楚风在寸土寸金的尖沙嘴,花了168亿,拍下一块地皮。

这块地皮本来是计划建豪华写字楼,打造成港城的金融中心。

但韩楚风心血来潮,想起了当年的农村生活,一心想重温一下种地的感觉。

这时候的韩楚风已经年逾花甲,也许是为了排解晚年寂寞,反正他当时就是那么想的。

有钱自然就可以任性。

他当即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了。

于是,尖沙嘴最贵的一块地皮,就这样被改造成了农田。

助理为了让马家沟的实景再现,让韩楚风真正找回当年的感觉,就安排人从马家沟空运了20吨土壤过来。

这一举动直接报废了10架飞机。

然而韩楚风连眼睛都没眨一下,还表扬了助理一番。

助理大受鼓舞,接着又突发灵感,把全球最顶尖的农业专家全都聘请过来了。

专门成立了一个农业专家团队。

这些顶尖农业专家们就整天陪着韩楚风翻土种地。

在这块黄金版的土地上,韩楚风先后种过水稻、小麦和高粱。

再后来,他在专家团的建议下,专心搞起了大棚种植,专门培育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整天和这些的顶级专家在一起种地,韩楚风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全球最顶尖的种植理论和技术。

他已然成了一位跨界的农业学专家。

至少在演艺圈里,没人比韩楚风会种地。

毫不夸张地说,韩楚风如果他当年的农业成果,写成一篇论文的话,农业领域的诺奖得主非他莫属。

然而,他哪有那个功夫。

就算有,他又怎么会在乎那么一个奖项呢?!

毕竟种地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而已。

……

这些天是韩楚风重生以来最繁忙的日子。

白天,他在田间地头跑东跑西,亲自指导村民如何修整土地,如何搭建大棚。

晚上,除了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以外,他还要抽时间绘制图纸——别墅设计图。

建别墅的计划已经在悄然实施了。

程富贵一听韩楚风要建一座大房子,二话不说,立马批了宅基地。

就紧挨着韩楚风的老院子,直接批给了他6出院落的地方。

刚好跟他曾经的别墅占地面积相差无几。

韩楚风准备靠着记忆,把上一世的别墅绘制成图纸。

所以,这样一来,韩楚风经常忙得吃不上饭。

不仅忙,而且人手也不足。

他的手底下现在只有徐大勇一个人,于是他就把李长江也找来了。

反正李长江暂时也没什么事情可做。

闲着反倒无聊,干脆把他叫来了村子里,帮着指导村民建大棚。

关于陈安国那件事情,韩楚风并没告诉李长江。

这件事情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

马帮的8个兄弟已经进入兴隆煤矿,并且成功当上煤矿工人了。

当然,他们只是临时工。

兴隆煤矿为了迎接陈安国下月的视察工作,专门临时招了一批矿工。

这当然是为了显示出他们煤矿的繁华景象。

韩楚风猜测,那几个作案的特务人员,应该也是凑这个机会进入矿区的。

其实,这个年代,矿工也不是说当就能当的。

他们分为临时工和正式工。

正式工是铁饭碗,国家养着,吃公粮。

临时工是煤矿方面自己花钱雇佣的,没啥身份和地位,一般都在矿井里干最重的活。

不仅如此,如果不幸遭遇矿难,临时工和正式工的死亡抚恤金也是不一样的。

临时工连正式工的一半也赔不到。

没办法,虽然都是生命,身份不一样,价值就不一样。

韩楚风不告诉李长江这件事情,是担心李长江知道后,会增加心理担心。

再怎么说,这些人都是为他而去的。

一旦发生了什么危险,李长江的良心上必将过意不去。

没必要让他徒增这样的烦恼。

所以,韩楚风思量再三,决定还是不先把陈安国的事情告诉李长江了。

等陈安国脱离了危险,再说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