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最后一位仙人
作者:萌萌的先生 | 分类:都市 | 字数: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每个少年都有痛
白爷爷现在是村子里年龄最长的人,也是当年的敢死队的队长,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家伙之一。
至于白爷爷真实姓名已没有人知道,村里的几个老辈都爱叫他白队长。
村长那一辈则尊称他为白医生,到了方芸父母这一辈,就已经叫他白爷爷了,再到乌苏这一小辈只能敬称为太爷爷了。
乌苏听老辈讲过,太爷爷的师父曾经是原来皇城中的御医。
后来八国联军入侵,皇族惨遭血洗,太爷爷的师父就从京城逃了出来。
在逃亡的路上,太爷爷的师傅看见了死人堆里哇哇大哭的太爷爷,心有不忍,还是把太爷爷抱起来,带在了身边。
太爷爷的师父辗转万里,历经艰难,终于到了四川成都,开了一间药铺,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只有乌苏这般大的太爷爷就跟着师父学习医术,一手炉火纯青的三通针灸法就是那时候学会的。
过了十多年的太平日子,恰逢巴蜀双刘大战。
在内乱中,太爷爷的师父不幸身亡,太爷爷也就被迫逃命去了。
后来,太爷爷在颠沛流离中,机缘巧合的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跟随着红军一起渡湘江、过赤水、反围剿,随后转战西南,加入敢死队,最终迷失在这大山之中。
再后来,就有了今天的太爷爷和少年乌苏。
有着相似遭遇的太爷爷心疼乌苏,也把乌苏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
把一身医术尽相传授给乌苏,还让乌苏跟着林爷爷一起习武,跟着郭老师蒙学识字……
可以说,乌苏就是这个村子里所有人共同的孩子。
虽然小乌苏遭遇了失去父母的不幸,但是却有太爷爷的悉心照顾,有村里叔叔婶婶的帮助。
知道感恩的乌苏也不遗余力的照顾这群孩子,少年乌苏也逐渐成为这群孩子的头儿。
……
“苏哥儿,中午去我家吃饭吧,吃完带我们上山玩呗!”
吃了一嘴黑的方芸拉了拉乌苏的衣服央求道。
“苏哥儿,你不能只带芸妹儿不带我们,我们也要去。”
林胖子听到方芸的声音,赶忙丢掉手中的鱼刺,着急喊道。
“好!下午上山打猎去,不过只能带林胖子你们这几个去。”
“芸妹儿,你们就在家里等着好了,等我们猎首回来,你们可要帮我们清洗烧烤哟!”
乌苏用手指划了两圈,就把去山上打猎和留家看守的孩子分得清清楚楚。
“哼,苏哥儿,你又不带我们,不要你去我家吃饭了。”
原本充满期待的方芸发现苏哥儿不带她上山,立即翘起小嘴,扭腰跑回家去了。
看着如同小马般跑远的方芸,乌苏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跟林胖子几个约定好下午碰头的时间地点和装备后,乌苏就遣散了众人。
不是乌苏不想带方芸去狩猎,但是这片大山实在是太危险。
在这崇山峻岭之间,除了野兔、獐子、刺猬这些温和的小动物外。
还有蟒蛇、银狼、野猪、猿熊等大型的食肉动物,稍不小心,就容易成为野兽的午餐。
再加上丛林中杂草丛生、荆棘密布,很容易受伤,乌苏担忧自己顾不过来,让这方芸受伤,所以才拒绝了方芸的恳求。
乌苏看了已经离开的众人,转身又潜入水底石缝间,敲打寻摸了半天,捞起一尾鲤鱼,慢悠悠的穿上衣服,晒着暖暖的阳光朝着太爷爷家走去。
太爷爷就住在村西边最高处的坎上,整个房屋分成前后两院,都是用石头和木材修葺而成。
前院有一个大大的石坝,是用山里最好的青石削平,然后整齐的铺列。
院坝里晒满了各种从山里采集而来的药材,有柴胡、黄芩、酸枣、黄连、车前草……药香弥漫了整个房屋。
“太爷爷,张叔叔,我回来啦!今天中午我做个鲤鱼汤跟您们尝尝鲜。”
躺在屋檐下晒太阳的太爷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挥着张叔叔翻晒药材。
看着乌苏拿着一尾鲤鱼回来,点头赞扬道:“小子,不错嘛,有我当年的风发。”
乌苏咧嘴一笑,亮了亮手中的鲤鱼,便钻进旁边的厨房忙碌起来。
虽然乌苏从小被太爷爷照顾,但是这些日常的家庭劳动早就需要乌苏自己完成了。
这些年,太爷爷要忙着采药、制药、看病、救人,张叔要照顾太爷爷,还要下地干农活。
小乌苏也就承担了做饭、洗衣服、喂猪、放牛这些简单活计。
手脚麻利的乌苏一会儿就做好了两菜一汤,菜都是少年郎亲手栽种的黄瓜和茄子,一尾鲜鱼汤更是色香味俱全。
虽然菜肴清淡,但是为了能让太爷爷多吃一点,乌苏总是想方设法地做得酥烂香甜一些,三人围坐在青石打造的桌子前,享受着这片刻的温存。
被乌苏称为张叔的中年汉子,本名为张叔平,原是村里有名的猎户。
三十多年前,张叔还是个新婚不久的年轻小伙子,为了给即将照面的孩子准备礼物,张叔不顾身怀六甲的妻子劝阻,执意进山猎熊。
花了半个月时间,张叔好不容易才把一头白熊引诱到陷阱中,就在准备回村招呼其他人一起来猎杀白熊,就碰到进山寻他的村长方行。
原来就在昨日,张叔的新婚妻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身体大出血,这一摔就是两条人命没有了,即便是医术无双的太爷爷面对这种寤生之境也束手无策。
张叔在处理完后事后,亲自上山去放生了那头白熊。
下山后,把自己关了在家里大半年,还是太爷爷去开解了一番。
之后,张叔就跟在太爷爷身边,一边学习治病救人,一边干农活养活两人。
当太爷爷宣布要领养乌苏后,对他最好的就是张叔了。
张叔在心里把乌苏当成自己那不曾见面的孩子。
在乌苏小时候,张叔是又当爹又当妈,不仅要给乌苏洗衣、做饭,还要教给乌苏生活知识。
在乌苏十岁那年,有二十多年不曾进山捕猎的张叔打破规矩,亲自带乌苏上山狩猎,教乌苏查看野兽痕迹,如何安放兽夹,怎样设置陷阱……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历经伤痛,是不能言说,也不能触碰的记忆。
太爷爷是被战乱挟裹的弃子,面对乱世时局的无力回天。
张叔是无法释怀的悔意,面对无情山野的嘶声呐喊。
在少年乌苏心底,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父母临终前的谆谆叮嘱。
虽然大多数话语已然忘记,但是父亲那低沉而恳切的要求,让他一直铭记于心。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要轻易抹泪!”
这句遗言时常回响在耳边,是乌苏坚强成长的精神支撑,业已促使乌苏成为一个小小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