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 分类:历史 | 字数:80.1万

第98章 赠书

书名: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字数:2137 更新时间:2024-11-16 13:58:52

月上中天,海棠叶在风中摇曳生姿,与地上的疏影相映成趣。

杨慎回到院中,却发现杨廷和的书房还亮着,他看向自己的房间,迟疑了片刻,就正了正衣冠迈步向前走去。

“回来了”杨廷和缓缓将手中的书卷放起,但还是惊落了一旁的灯花。

“父亲,陛下要派我到平阳查探晋商。”

杨廷和点点头 ,仿佛早已经知道,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杨慎想了想,说道:“陛下在乾清宫召见我和桂萼,先是询问我平阳的祸患在何处,我回答宗室和农事。”

“哦”杨廷和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眉头也越蹙越紧。

他口中喃喃道:“宗室,平阳,藩王。”

一边踱着步,他的两只手轻轻敲打在一起,整个人的大脑高速旋转。

杨慎有些疑惑地问道:“陛下并未单独召见我二人,他对我提及藩王,对桂萼言说改土归流。”

杨廷和脚步一顿,猛地转身看向杨慎,感慨道:“慎儿,陛下是借你之口,将此事转达给我!”

“嗯”杨慎脸色一变,但立刻就恢复了平静。

杨廷和摇了摇头,目光望向一旁的蜡烛,仿佛透过那莹莹的烛光,看到了某双深不可测的眼睛。

他挥了挥手,杨慎立即走到跟前,父子二人的目光在书房内交错。

“慎儿”杨廷和小心翼翼地从袖子中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递给杨慎言道:“这是阳明先生的一点心得,你要多加练习。”

“练习?”杨慎看着书封皮上的《传习录》三字,有些疑惑不解。

杨廷和沉声道:“阳明先生是当世大家,不光儒学造诣高深,武功也已经到了神鬼莫测之境。”

看着有些愣神的杨慎,他又补充了一句:“以寡击众平定宁王叛乱,带领平民横扫贵州山贼,又岂是一个普通文官能够做到。”

他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杨慎,“读书读到精要处,自然能够触类旁通,神感天地。”

在杨慎震惊的目光中,杨廷和轻轻一弹指,远处的蜡烛应声扑灭。

“父亲,这……”

杨廷和挥了挥袖子,笑道:“为父不懂武功,也只会一二养生的把式,你要细细研读阳明先生的这本书,粗通万一也可让你到平阳自保无虞。”

言罢,杨廷和转过身去,颇有些感慨的仰头道:“知行合一,可这世上的事,总是知道容易做起来难啊。”

他抚了抚胡须,“陛下,也不知道你要将大明带向何处。”

……

桂萼的小院内,张璁也在和桂萼告别。

“子实,你这一去也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哥哥我苦啊”张璁猛灌一杯酒,随即紧紧地抱住桂萼。

桂萼嘴角有些抽动,想挣扎着离开他的怀抱,但无奈张璁抱得更紧。

“秉用兄,又不是生离死别,何须如此悲伤?陛下只是派我到云南担任指挥使,你我早晚有再见的一天,到那时你我再痛饮!”

“对,你要到云南。”张璁仿佛想起了什么,从胸口掏出一本淡黄色书籍。

“龙虎丹诀?”桂萼有些惊讶,神色诧异地看张璁,言道:“这不是龙虎山的秘传功法,秉用兄是从哪儿得来的?”

“这功法可是这世间一顶一的保命绝招,又难得中正平和,你我的年龄去练也不算迟。”

张璁哈哈一笑,脸上有些局促的不自然,但也很快一闪而过。

“我和邵道长投缘,他说我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修道奇才,这不,硬把这本书塞给我。”

张璁直接把书塞给桂萼,又转移话题道:“先前你说,陛下要让你督促云南的改土归流?这可是件麻烦事。”

桂萼苦笑一声,答道:“不止如此,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

他转身从内堂拿出一只精巧的匣子,递给了张璁。

“这是先前你所说的奏匣,果然非同凡响。”张璁上手把玩了一会,随即将匣子递回给桂萼。

“秉用兄且看”桂萼慢慢的抽开匣子,从中拿出一块明黄的绢布。

“啊!”张璁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甩了甩手中的绢布。

“陛下要你在云南尝试税改?”

桂萼先是点头,然后又缓缓摇头。

“称为税改不太妥当,陛下要我清丈云南的土地,将税收折成银两。”

谈及此处,桂萼倒有些兴奋,他有些激动地晃了晃张璁的肩膀。

“陛下此举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张璁上下打量了一番桂萼,沉声道:“贤弟还是要小心谨慎,这税制可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一不小心就身首异处了。”

“子实明白,但让我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实在是不甘心!”

“也罢,为兄再助你一助。”

张璁颇有些肉疼,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葫芦,使劲晃了晃。

可再怎么摇,葫芦嘴也只是艰难地吐出两粒黑色的药丸。

“这不会也是邵道长送你的吧。”桂萼打趣道。

“哈哈哈,贤弟果然聪慧”两人心照不宣,对视了一眼。

张璁正色道,“这是龙虎续命丹,即使人还只剩一口气也能吊上五天的性命,如果是一般的刀伤或内伤,一颗就见效。”

他嘱咐道:“贤弟要慎用,当然用不到最好。”

桂萼刚想下跪,却被张璁死死挽住,“自家兄弟,何必多礼。”

桂萼和张瑰,依依不舍地告别,王阳明却在冥思苦想。

他的书房内,古籍堆起一摞又一摞,而他的桌案上却摆着贝壳,铜钱,黄金和银子。

昏黄的蜡烛下码放着整齐的宣纸,那是他近一月来到民间走访得到的资料。

王阳明拿起桌子上的剪子,将手指粗细的银条剪成几份,在手中掂了掂,又凑到眼前仔细查看。

“银子质软,成色易辨别,民间也多使用”,他提笔在册子上记下了这样一句话。

但随即他将笔放下,从一侧的盒子中拿出了几张“大明天宝”。

王阳明的眼神变得悠远,蜡烛光芒下大明天宝的彩色似乎比黄金和白银更加耀眼。

他神色坚定的言道:“易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