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 分类:历史 | 字数:80.1万

第72章 君臣对

书名: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作者:寒庐煮酒 字数:2147 更新时间:2024-11-16 13:58:52

白方家轻叹一口气,自语道:“孤影每自奇,磊落长七尺。”

“哦,白卿家也读青丘诗!”

白方家目光一变,跨步向前,躬身行礼道:“拜见陛下!”

其余几人也纷纷随之行礼,朱厚熜略一颔首。

看向白方家的目光中,多出了几分好奇。

青丘也就是明初的高启,威名之大,与刘基,宋濂三人并称诗文三大家。

可惜,才情高迈的诗人,遇到了杀红眼的老朱。

三十九岁,被腰斩于市。

“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看来白卿家依旧壮心不已!”

“微臣惶恐,愿为大明鞠躬尽瘁”一边说着,白方家偷偷看了一眼朱厚熜,只见对方神情淡然,脸上并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

他刚刚提起的心才放下。

虽然高启在文人之间名声震天,可在朝堂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忌讳。

老朱曾经在自己颁布的《大诰》里,写道“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诛其身而没其家!”

无疑高启就是一个典型,被老朱认定为不服从征召的文人。

如今白方家在紫禁城吟诵高启的诗句,如果老朱还在,一顿廷杖是少不了的。

见到朱厚熜走了过去,白方家心中暗想,皇帝宽仁,那么他们接下来的大事,成功的概率又多了几分。

其他的几位尚书,也都在心中暗自思索,朱厚熜会念诵高启的诗句,这背后的意味可并不简单。

杨慎没有想那么多,从朱厚熜一进来,他就将目光投在对方身上。

显然朱厚熜也注意到了杨慎,他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杨慎等人跟前,先是翻阅了面试记录,才坐在了桌案上。

他刚一坐下,就用目光扫视一圈,最后落在了杨慎身上。

“杨慎,朕听闻你想到边关,边塞危机四伏,且生活困苦,仅一墙之隔就是凶悍的鞑靼铁骑。”

朱厚熜亲自发问,杨慎自然不敢怠慢,大脑飞速地旋转,他猜测朱厚熜接下来会问,他去边塞的理由。

而对此他早有思虑,胸中有沟壑,脸上也就越发从容。

可谁料——

“杨慎,你对蒙古大元了解多少?”

不只是杨慎一下子愣了,几位尚书也十分惊讶,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的思维如此跳脱。

王阳明闻言,倒是若有所思,将目光转向杨慎,看他怎么回答。

杨慎也不负状元之名,才思敏捷,略一思索就开口道:“蒙古是马背之民族,原本在额尔古纳河上游游牧,后来迁移到土拉河,克鲁伦河和鄂嫩河三河源头处的草场……”

他顿了一顿,继续言道:“元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蒙古是充满狼性的民族,成吉思汗就是草原上的狼。”

毛澄眉头皱得很紧,他此时很想对杨慎大吼一声,你现在站的地方是紫禁城,你对面站的人是当今天子,而你却在大谈敌人的威名。

被白方家面试的胖子,有些幸灾乐祸,他看向杨慎的目光可以读出两个字,找死!

朱厚熜神情淡淡,目光平和地看着杨慎。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元帝国的强大都是不可否认的,如果把一个能够纵横欧亚大陆的国家,描述得弱小可悲,那才是真正的不堪。

草原上刮起的旋风,席卷了半个欧亚大陆,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一个叱咤风云的草原帝国跃出了历史的地平线。

“然而,元朝只知道打天下,却不知道治天下,视我百姓如猪狗……”

杨慎侃侃而谈,目光越来越亮。

“无道者,自有正义之师来伐!我太祖顺天应命,终将暴元驱逐,复我汉家河山,建元洪武,一匡天下!”

“啪啪啪”

先是朱厚熜鼓起了掌,缓过神来的众人也立刻跟上节奏。

蓝衣胖子目瞪口呆,白方家眼神中闪过淡淡忌惮之色,毛澄则满脸欣慰,就像看到一个成才的自家子侄。

杨慎的这一番回答不可谓不妙,文章可以欲扬先抑,而他夸赞大明的功业,却先把对手给捧上了天。

能够战胜这样无敌的对手,不就更能说明朱元璋的不凡吗?不就更能说明大明的强盛吗?

“你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

朱厚熜转过身,问道:“这几日,山西可有致仕的官员?”

王琼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了朱厚熜的打算,心中略一合计。

陛下问山西官员,看来是想把杨慎安排到山西,为什么把首辅之子安排到这个地方?

他快速将山西发生的大事过了一遍,可再怎么看也想不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王阳明言道:“平阳府解州同知,三日前上书,言年老体衰,欲乞骸骨归乡!”

王琼却在口中不断念诵,“平阳府,平阳府!”

猛然间大脑灵光一闪,他立刻就笑出了声。

平阳府,也就是如今的山西临汾,而在明朝时,如果说这里什么最出名,那无疑就是晋商。

王琼将试探性的目光看向王阳明,王阳明微微点头,两人一番目光的交错,王琼知道自己猜对了。

陛下是想让杨慎,去山西平阳府,去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让晋商起来!

至于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如今江浙之地的商人势大,而皇帝接下来要做的是改易币制,显然不能容许一家独大的局面。

“杨慎,你可愿去平阳府做一个解州同知?”

杨慎神情肃穆,言道:“臣愿意!”

“呵呵”蓝衣胖子在心中嘲讽不已,平阳府的解州同知,虽然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在普通人看来是一步登天。

可在他眼里,就那贫瘠之地的六品官,连江浙的九品县令都不如,更别说与苏杭的官员对比,那就是个屁。

朱厚熜点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一旁的桂萼。

“桂萼,朕听闻你要到云南为官,为什么?”

桂萼长身一揖,言道:“臣幼时家贫,无从借书以观,幸得天恩浩荡,可到县学求学。臣所读的第一本书便是,苏轼在琼崖教书启智,自此臣立志,日后也要为子詹一般的人物,开明教化!”

朱厚熜点点头,王琼也投来欣赏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