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俏美厨娘,王爷他嗜甜如命
作者:姜萦 | 分类:古言 | 字数:3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4章 凉拌皮冻
“柔嫩,爽滑,口感绝佳。”林娘子细品以后,满眼惊诧。
难以想象,所有人都不要的东西竟然会变成这样的美食,尽管只能算作开胃小菜,那也绝对是能让人吃的美滋滋的开胃小菜。
姑娘究竟是什么人?
这一刻,林娘子是真的心服口服。
孟素锦俏皮一笑,“不止好吃,还有旁的功效呢,比不过珍稀药材烹饪出来的药膳,却也是平头老百姓能吃得起的好东西。”
刚咽下嘴里的皮冻,桃枝也好奇的不得了,“姑娘您就甭吊着林娘子的胃口啦,快说快说。”
“这道菜有祛皱美容,润色美白,强筋壮骨的功效,当然只是些微作用,可千万别当成神药去用。”孟素锦顿了下又说道,“许多菜都有功效,所以说桃枝呀,你以后可不能再挑食。”
这丫头只想着吃肉,无肉不欢。
桃枝耷拉着嘴角,还以为她娘不在跟前就没人管她男的,姑娘怎的就当着大家的面又说出来这事儿,着实让她苦闷的紧。
不过孟素锦铁了心要掰掰桃枝的性子,就没再管她,瞧着时间差不多就把剩下的零碎活交给林娘子负责,自己去门口迎一迎客人。
最先来的是康王爷,跟在身后的侍卫手捧摞在一起的厚重贺礼,孟素锦忙不迭的把人迎进门,亲自替康王看了座,斟了一杯热茶。
食肆里的茶也是很有讲究的,是孟素锦特意从丰永郡收上来的顶级茶叶,几乎能和供给宫中的贡品相提并论。
烂蚕豆,凉拌皮冻,热乎乎的拔丝红薯和八宝莲子粥被端上桌,姑且算是开宴之前的几样小食。
康王爷看到全都是自己没吃过的新鲜吃食,眼睛亮的不得了,挥手便让孟素锦自去忙她的事情,他则迫不及待的举起筷子吃了起来。
“素素!”身披貂毛大氅的江雪萤快步上前握住孟素锦的手。
她仔细打量了好几眼,“许久不见,素素出落的越发漂亮了,真真儿让人移不开眼。”
“阿萤倒是学会说漂亮话了。”孟素锦见到手帕交心里开心,说话都更随意些。
进门后江雪萤看到坐在左侧的康王,瞬间就恢复成端庄大气的武国公府嫡小姐模样,“小女见过康王爷。”
康王不怎么参加宴会,对于各府的情况也不了解,但武国公府的小姐还是见过的,让她起身的同时还很是意外,“没想到小丫头认识的人还挺多。”
江雪萤一愣,随后就反应过来,康王爷怕是还不知晓素素的身份呢。
她抿唇一笑,很是期待小王爷李臻来到食肆的场景。
想什么来什么。
她还没来得及坐下来,门口就传来爽朗的笑声,人未出现声音先传来,“嫂嫂动作如此迅速,刚来盛京两天竟然将铺子都开起来了。”
康王爷举着筷子的手停顿在空中。
他怎么听着是他那个逆子的声音,他嘴里的嫂嫂又是谁?这个逆子回到盛京就在他眼前晃了两眼,三句话都没说就又溜的不见踪迹。
在这里碰到,实属意外。
踏进来的李臻一眼就看到威严赫赫的亲爹,眼神飘忽不定的就是不敢再看他爹。
“哼!”康王冷哼一声。
“嘿嘿,父王,您也在这里啊。”李臻嬉皮笑脸的坐到自己亲爹对面,“我还说您夜里不睡,着急忙慌的把匠人喊进府里忙活什么,合着是给嫂嫂做了个招牌。”
虽说招牌被红布蒙着,但那块正红色的蜀锦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东西,他记得皇上去岁赏赐的东西里就有这匹布料,本来还不太敢确信,然他家老头子都坐在这里了,不信也得信。
“嫂嫂?这丫头就是永安王妃奔波千里带回来的儿媳妇?”虽说是问话,但实际上康王爷已经很笃定他说的没有错了。
逆子跑到丰永郡半年,半封信都没传回来,更别提与他说沈时年那小子的事情,若不是有暗卫替他盯着,他这个当爹的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好在永安王府世子爷定亲是个大事,那边消息传回来没多久,京中该知晓的人家都已然清楚,只是定亲对象是哪家闺秀,没人猜得出来。
没想到他反而是先见到了。
啧,好姑娘都被旁人娶进家门,他家这个逆子何时才能成亲啊。
李臻看到他父王的脸色就不由撇了下嘴,“您放心,早晚您也能抱孙子。”
“哦?你有目标了?”
“嫂嫂开业的大好日子,父王您就别谈别的事情了,快尝尝嫂嫂的手艺,我吃了半年可都吃不腻。”李臻耳朵有些泛红,硬扯出别的话题。
康王爷意味深长的笑了下。
保不起他这个逆子还真的是有情况,姑且先放过他,回府后再慢慢算这个账。
孟素锦也觉得没眼看,小王爷那模样不就是不打自招吗,何必生硬的掰扯别的话题。
“既是时年那小子未过门的媳妇儿,那便是自家人,侄媳妇且忙去吧。”他眼下就等着吉时到了揭牌开席呢。
侄媳妇的手艺他自吃过果木烤鸭后就惦记上了。
吉时未到,还不到忙的时候。
没过多久,安静姝和安静柔携手进了门,送上贺礼后被孟素锦引到江雪萤那桌坐下,都是名门望族家嫡出的千金小姐,聊也能聊到一起。
她们来时不仅带了永安王和永安王妃特意准备好的贺礼,还带了王妃亲自写的帖子,邀孟素锦在腊月初八前往永安王府赴宴。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历来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想来是安姨不想让她独自一人待在府中,这才专门写了帖子邀她入府。
吉时的前一刻钟,沈时年才风尘仆仆的赶过来,身兼两职的他确实是比别人要多忙碌几分。
时辰一到,孟素锦邀了所有人同她一块儿拉开蒙了正红蜀锦的招牌,阳光刚好照在鎏金的食肆二字之上,闪闪发光。
朱雀街上平头百姓不多,因而围观的人基本就是附近铺子里的伙计,见到招牌后抬脚就回去禀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