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书后我养了一个大反派

作者:房梁上的茶杯猫 | 分类:古言 | 字数:45.4万

第148章 重建江州

书名:穿书后我养了一个大反派 作者:房梁上的茶杯猫 字数:2247 更新时间:2025-02-22 02:06:44

这一日,程宝彦见了一位对他而言非常特殊的人。

这人就是孟一舟,见到他还是很高兴的。

他们两自从京都那一别,后面乱起来就断了联系,如今再见孟一舟已然不是昔日那个风采依旧的少年郎。

这位眼底多了一抹深沉和阴郁。

程宝彦猜到了他这一路南下定然不顺利,不然不会是这种状态。

“颂之,多年不见,你还好吗?”

迟疑了下,程宝彦有些不确定他的情况了。

孟一舟嘴角扯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些许的温度,片刻后他摇了摇头,声音些许的哽咽:“……不好,孟家……孟家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说到这,他忍不住掩面痛哭。

当时乱的很突然,他们家本来都快要逃出去了,可被追上来的魏兵围住,父母、兄长及府中护卫护着他,他才堪堪逃走……

后来情况好转,他跟着难民南下,一路逃亡,好不容易安稳定居下来,又城破,不得已再次南下,辗转多处才到达秦淮河。

因为读书认字,再加上自己机灵所以才借着势搭上了一个世家来到了祁州。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程宝彦竟然已经将南方大半势力握在手里了。

他现在就是一白身,想见他还是挺难的,所以孟一舟就没有找上门。

倒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巧合,今天直接就在大街上碰到了。

程宝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去嘉州吧,我的根基在那,嘉州是最安全的!”

孟一舟这会儿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他叹气般的道:“我也没想到会有如此变故!往后怕是少不得要仰仗景行多的关照了!”

孟一舟在他心里的位置到底是不同,前世他身死,至死就这么一个好友,对于他的遭遇他只能说造化弄人。

这一世许多事情都有了变化,他有记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一步步的看着局势走到如今地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全身边的人。

孟一舟第二日就去了嘉州,有程宝彦这层关系,他在嘉州自然会受到礼待。

连带着,孟一舟投靠的世家刘家也都沾光了。

刘家主倒是没想到他与南方的宋大人有如此渊源,此时的他非常的庆幸当初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救下了孟一舟。

只凭着这层关系,他们刘家想要在嘉州安顿应当不难。

夏浅浅也知道这个事情,在孟一舟安家的第一天就让人送去了贺礼。

这下,整个嘉州都知道孟一舟与宋府关系匪浅。

对于夏浅浅这个举动,孟一舟是很感动的,他和景行之间情谊没有因为时间的关系被消磨掉。

十月初,江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李正泽率领六万大军成功的拿下江州。

江州多悍匪,那边的百姓不好安排,如今活下来的的人是经过厮杀的,手里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条人命。

对于派谁去江州,程宝彦非常的头疼。

这江州必须得要一个不管是身份,还是能力都能压得住的人,否则江州势必会反弹。

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君墨身上。

秦淮河那边秩序已经制定好,只要新上任的知府按部就班守好就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身份,墨墨是他亲自养大的,能力也是他亲自教的。

这里,就给他练手吧!再让夏十一跟着,如此也算是安排好。

这个夏十一最近差事办的不错,就给他一个机会。

就这般的,程宝彦已经决定好了前往江州的人选。

君墨收到消息后,把事情交代好,等新上任的知府到任,他就卸任带着一众暗卫护卫前往江州。

十七岁的少年,目光坚毅,没有丝毫的怨言。

“公子,您歇会儿吧!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

君墨刚想说他不累,但是看到众人脸上的疲惫,便只好喊停让大家歇会儿。

火堆旁,祁山正在给君墨弄吃的。

“公子,这江州我听闻那边匪盗比较多,此次剿匪咱们岂不是要发大财?”

对于这个,君墨倒是不如他那么的乐观。

“话虽如此,但也不见得那些人手里很富有!”

江州的匪盗基本都是起义的百姓,手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靠着抢才得来的,资源就那么点,肯定是不够分的。

祁山瞪大了眼眸:“这么说,江州岂不是就是一个烂摊子?”

君墨点头,叹气的道:“可以这么说吧!这些百姓也是迫不得已,既然父亲决定要拿下江州那就说明江州的情况刻不容缓必须要解决!”

而他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治理江州,他已经让人传信,不日大批的物资就会送过来。

虽然不多,但也能吊着这些人的命,只要人活着那就一切都不是难事,总会有恢复的那一天。

君墨与徐诚那边汇合后,就带着人进城。

这座城经过战火的洗礼已经非常的破败,里面的建筑很多都是倒塌的。

他先让人组织把一些带有怨恨情绪的百姓分开来,让士兵把他带来的粮食熬煮成粥分发下去。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们的来意,有人也愿意老实下来。

府城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切都得慢慢来。

五日后,嘉州府那边的补给已经到了,百姓们看着这些粮草,一个个的如狼似虎,但下一秒却是痛哭流涕的拜谢宋大人的恩典。

终于,终于有人管他们了,他们终于等到了!

当然也有一些习惯了血腥抢夺的人,对于这类人君墨就不会很客气,该杀的一个都没有放过。

君墨看了眼自己手里的公文,忍不住叹气:“看来还得做一次人口普查!”

这人数跟他知道了解的对不上,可能还有很多藏在山林里不敢出来。

他也不着急,先把这些人安顿好,然后再派人在百姓间宣扬一下他爹宋大人的善举,从他们口中说出来别人自然不信,最好还是让百姓自己去奔走相告。

整个府城都洋溢着死灰复燃的笑容,很多的百姓把告示的内容记下来,然后跑回去跟自己家里人说。

这口口相传有段时日后,藏起来的那些人就有大批现身敢出来了。

修补城墙重建府城需要大量的壮劳力,君墨便让人张贴了告示招工,然后又组织当地的百姓干活。

虽然没有工钱,但是管吃,很多人都自发的帮忙,江州也快速的恢复了生机,百姓们生活也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