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带着光脑和空间穿去古代养崽崽

作者:能躺绝不坐的阿笑 | 分类:古言 | 字数:24.3万

第119章 微臣早有婚约在身

书名:带着光脑和空间穿去古代养崽崽 作者:能躺绝不坐的阿笑 字数:2151 更新时间:2025-05-10 10:00:39

“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听到宫人唱喏,观月台内除了徐太后外的所有人连忙从坐席上起身,原地行礼。

待一阵窸窸窣窣的撩袍声过后,永昌帝和陈皇后一前一后走进观月台。

永昌帝没有先理会行礼的众人,而是走到徐太后席前微微躬身:

“儿臣见过母后。”

徐太后淡淡应了一声后,永昌帝回身,走上观月台最高处的坐席坐下,轻轻抬起左手:

“众爱卿平身,今日秋夕宴,本是君臣之乐,众位不必拘礼。”

“谢陛下!”

永昌帝说是这么说,但众大臣可不敢真荒废了礼数,毕竟殿前失仪受罪的还是他们。

帝后已到,秋夕宴正式开始。

一道道精致菜肴依次端上来.

乐音响起,听音阁舞人鱼贯而出,在最中央的空地上翩翩起舞。

一曲乐舞过后,众大臣纷纷上前说各种祝福吉祥话,永昌帝心中大喜,依旧例赏赐一番。

最前列的坐席上,钟隶冷眼旁观面前这一副君臣相得的场景,静等好戏开场。

不多时,礼部尚书忽然从席中起身,向永昌帝进言道:

“托陛下鸿福,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现下二皇子、三皇子俱已及冠,又入朝中为陛下分忧,陛下何不趁此良日再添一些喜事?”

永昌帝放下酒杯,定定看了礼部尚书好一会儿,直把礼部尚书吓得险些头冒细汗时才拊掌笑道:

“郭爱卿所说正合朕意,只是朕忙于国事,对京中女子了解甚少,不知爱卿有何人选推荐呐?”

礼部尚书细细思索一番,便道:

“依老臣所知,朝中大臣家未婚配的适龄女子有兵部唐尚书家之女、吏部孙侍郎之女、国子监祭酒宋大人之孙女……”

“以上之人皆端庄贤淑、知书达礼,足以担当皇子妃重任。”

钟隶一一回想礼部尚书所说的人,大多是家里与吏部尚书交好的,若是他们家中女子嫁给燕随燕泓做皇子妃,燕随燕泓与六部的联系就更深了,在朝中更能跟大皇子燕鸣抗衡。

永昌帝当然也想到了礼部尚书此举背后之意,心中感叹一番。

看来他的好皇儿进了六部倒是如鱼得水啊。

永昌帝看着礼部尚书,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笑言:

“朕记得郭爱卿家里还有个最小的孙女还未许人家,爱卿说了一堆人,怎么倒忘了把自己家的报进去了?”

“臣……”礼部尚书突然有些慌乱,后背溢出了细汗,忙道,“老臣家中孙女性子跳脱,皇子妃乃是由贤良之人受任,她可担不起这大任。”

永昌帝微微一笑,宽慰道:

“爱卿说笑了,爱卿任礼部尚书,家中子女定是教养得德才兼备,爱卿就别再谦虚了,朕的二皇儿性子沉闷,朕还愁怎么改掉他那性子,听闻你家小孙女活泼,正好帮朕一忙,说不定还是一桩好姻缘呐。”

“这……”

见礼部尚书还想推脱,永昌帝微沉着脸:

“怎么?爱卿难不成是觉得朕的二皇儿配不上你家孙女?”

“老臣不敢。”

礼部尚书立即跪地,双腿微微发颤。

见他如此模样,永昌帝恢复笑颜:

“爱卿这是作甚,朕只不过说了一句玩笑罢了,还不快快起身。”

“是……老臣谢过陛下。”

震慑一番后,永昌帝宣下御旨:

“郭爱卿家中小孙女品貌出众、聪慧灵敏,今朕二皇儿随适婚娶之时,特赐于朕二皇儿随为皇子妃。”

不等众臣反应过来,永昌帝又宣下第一道御旨:

“兵部唐爱卿之女温良敦厚、端正贤淑,今朕三皇儿泓适婚娶之时,特赐于朕三皇儿泓为皇子妃。”

“令礼部与钦天监共同操办,择良日完婚。”

一连下了两个赐婚旨意,众大臣都觉得有些突然,待永昌帝说完后,心知已不能更改,便随大流向永昌帝、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道起喜来。

礼部尚书后背湿透,听着身边众臣的道喜,心中再是后怕,面上也只能挂着虚笑一一回应。

永昌帝坐在上座,手中拿着酒杯慢慢抿了一口,眼底盈着意味深长的笑。

就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人的小把戏也想来糊弄他?

他如何不知他们打的注意,恐怕他们私底下早就商量过了两个皇子妃的人选了吧。

可是,皇家的婚事岂能由他们操控,他们把他这个皇帝放在何处?

既然礼部尚书主动来当这个出头鸟,那他就只能不顾君臣之谊好好敲打一番了,不然,他们可能真忘了是谁把他们提到这个位置上来的。

他高兴时他们算计一些小利无伤大雅,可倘若那些人不听话……他们的位置可是能随时换人的。

永昌帝喝下杯中美酒。

转头时视线掠过一旁一直没出声的钟隶,思索半分,趁钟隶没察觉到时转回了头。

在观月台众人热闹庆贺之时,永昌帝清了一下嗓子。

“仔细说来,也是朕的失职。”

听到他这句莫名的自责,众大臣纷纷噤声,观月台一瞬间安静下来,他们在等永昌帝的下一句。

永昌帝看着座下不远处,感叹道:

“阿隶是朕看着长大的,安王叔和阿衡先后离世,朕自认是阿隶另一个兄长,却忘了替阿隶寻一个知心人,现如今阿隶二十又五,早已及冠多年,身边未曾有过一人,朕真是枉费安王叔待朕的叔侄情义啊。”

听到永昌帝这番话,钟隶面色紧了紧,知道永昌帝的表演还没完,他很有耐心地听他说下去。

“趁今日秋夕喜宴,朕何不替安王叔给阿隶寻一个王妃,好将安王府血脉传承下去。”

说完,永昌帝和煦看着钟隶,笑道:

“朕不懂阿隶喜好,趁京中优秀女子皆云集宴上,阿隶可否跟朕说说你对未来王妃的要求,朕找到人了也好给你赐婚呐。”

钟隶再怎么有涵养,听永昌帝一口一个“阿隶”,他心中只觉得恶心。

但此时还不宜与永昌帝正面发生冲突,他便一如既往面无表情道:

“微臣谢过陛下,只是,微臣早有婚约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