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 分类: | 字数:39.3万

第63章 进退两难

书名:廉官赵南星传奇 作者:雪中飞鸿 字数:2050 更新时间:2024-10-25 02:50:37

他搜肠刮肚地想,想得脑仁儿发痛,终于被他想出一个既能留住居正、又不违众意的锦囊妙计——“夺情”。当时,就把他欢喜得得意忘形。

把这个“妙计”送上去,准合乎皇上、皇太后、冯保和张居正的心思,那么自己的提拔升迁也就指日可待了。他为自己能想出这个“升官发财”招数激动得有点发狂。他索性一“咕碌”从床上爬起来,点亮蜡烛,龙飞凤舞,连夜写起了奏疏。

这“夺情”一说,倒也是个古礼。那是挽留出征将帅的一种变通之策。将帅出征打仗之际,如遇父母之丧,倘按礼法来说,应当回家守孝。可如果主帅一走,势必导致军心浮动,对边防御敌、作战不利。因此,“夺情”的做法,便成为这种做法巧妙、婉转、权威的理由。

写完,李幼孜乐滋滋地看一遍,心中甚觉得意。他心急等不到天亮,就想托人送进宫去,—看夜色漆黑,就自嘲地笑了一下,和衣在床上眯了一会儿。

天亮之后,他早早地洗漱停当,穿好官服,把奏疏封好,信封上写了“十万火急”字样,急急地托人送进宫去。

他看着那太监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做开了升官梦。他仿佛听见了司礼监掌印官冯保读圣旨的声音,而他则换上锦缎做的官袍,大摇大摆登上了高官的宝座……李幼孜把头一晃,幻觉消失了。发现自己仍然穿着小官吏那种寒酸的官服,可怜巴巴地独自在宫门之外,乞丐似的低头站着。

他的心又一下子凉了下来,讪讪地地回到家等候佳音。

李太后看完李幼孜的奏疏,拊掌大喜:“好!这个李幼孜,果然是读书人厉害,咱们左思右想许多办法,抵不住他一个‘夺情’!冯公公,即刻着人赏他白银100两,记下他的名字,侍机提升他的官职!”

“是!”冯保应道。

冯保如获玉宝,乐颠颠地让万历作了御批,将李幼孜的奏疏发到内阁和三科六部。《邸报》登出这个消息后,朝野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那些献媚讨好的官吏如御史曾士楚、给事中陈三谟辈,则如蝇逐臭,也都递上奏疏支持张居正“夺情”。

太后、万历和冯保看到事情有了转机,心中大喜,万历赶紧又写下谕旨,命张居正夺情留任,在职服丧。

老于世故的张居正看了谕旨觉得,此时“火候”还未到。即使答应“夺情”也为时尚早。于是,提笔写了推辞疏文。

就这样,张居正同万历你一来,我一往,二人拉锯似的玩起了文字游戏。就像打“太极”一样,一招一式,貌似真打,紧接着又收了回去。表面看风平浪静,拳头又打了出去。循环往复,其妙无穷......

后来,万历在谕旨中甚至这样说道:“先生平时所言,朕无一不从,‘夺情’之事,却望先生从朕,毋得复陈此事。”

同时,万历皇帝趁吕调阳、张四维到张居正处请示政事之机,传来话说:“即使先生再上百本、千本,朕亦不准。”

于是张居正守制回乡的请求,遂成胶着局面。

此时,在朝臣中,反对张居正“夺情”留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奏疏一篇又一篇地递上来。而其中“炮火”最凶猛的,要属瀚林院编修吴中行了。

面对一道比一道措词激烈的奏硫,万历皇帝有点惊惶失措。平时有师保张居正在跟前,他觉得有主心骨,现在张居正不在御前侍奉,他只有让冯保形影相伴,权作依靠。

冯保也没想到,李太后、皇上和他同时决定让张居正“夺情”一事,竟惹出这么多麻烦。大家呕心沥血、费尽心机才想出“夺情”的名目,曾窃以为是万全之策、无价之宝。

可是,还未等张居正同意此事,却在斜剌里冒出这么多歪嘴和尚,直搅得乾坤撼动,朝廷不宁。有道是“祸患常积于忽微”,也就是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注意宫中发生的每一点变故,同李太后一起,费心劳神地小心应对。要不然,这“夺情”之举,必然酿成大祸!

凭他多年混迹于宫中的经验,感到一般的弹压不会奏效,稍微掉以轻心,便会酿成一场无可收拾的混乱局面,甚至引起宫廷政变!那样,极有可能危及他自身的安危。必须加强戒备,静观其变。

这段时间,冯保像一只嗅觉灵敏的狗,又像一只目光如炬的鹰,悉心地观察、分析着宫中的每一点变故。频繁地奔走于李太后、张居正之间,静候事情的进展和尘埃落定。

冯保这几天在宫中奔走,安慰万历和太后,传递消息、商议对策,派东厂的探子们加强侦缉,及时报告……真把他忙得够呛。因此,他这几日也没时间看望张居正。

才在家守孝半月,张居正就苍老了许多。前一阵为“夺情”的事,他同万历的书信“拉锯战”告一段落,陷入僵局。

有几日冯保没有来过了。张居正不清楚朝中发生了什么变故,只是隐隐约约地听游七说,似乎朝中又有不少人上疏反对他“夺情”。唉,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土堆于岸,水必湍之。谁让自己登上这显赫的高位呢,高处不胜寒啊。若是平民百姓,自己爱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

身处高位的人们就不同了,他们在享受至高荣耀的同时,也伴随着莫大的风险。多少人暗中盯着首辅这个“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显赫位置,梦想着有朝一日,取而代之。于是,皇帝和高官的小事成了大事,私事成了公事,家事成了国事。封建礼法和现实政局把他逼进了一个狭小的夹缝里。

张居正遭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每日里神思恍惚,度日如年。他面临的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去还是留,都需要非同寻常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