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当代说三国

作者:本侯在此 | 分类:历史 | 字数:62.8万

第183章 孙权纠结是战是降

书名:我在当代说三国 作者:本侯在此 字数:1066 更新时间:2024-11-16 13:35:05

鲁肃在船里对孔明说:“先生见到孙将军后,千万不要实言相告说曹操兵多将广。”

孔明说:“不用子敬叮嘱,我自有对答的办法。”

到了后,鲁肃先去见了孙权。

孙权问:“子敬这一趟去江夏,打探的情况怎么样?”

鲁肃说:“已经基本摸清了,等我详细给您禀报。”

孙权把曹操发过来的命令拿给鲁肃看,说:“曹操昨天派使者送了这么一个命令,我让使者先回去了,就是等你回来大家一起商量。”

鲁肃接了过来看了一下,大意说:“我秉承汉献帝的命令南征大逆不道的人。现在刘琮已经投降,荆襄的老百姓,都已经望风归顺。我现在带领百万雄兵,千名上将,想和将军在江夏共同讨伐刘备,永结盟好。希望你不要观望,尽快回复。”

鲁肃看完,问:“主公是怎么考虑的?”

孙权说:“我还没有想好。”

张昭说:“曹操佣兵百万,借天子的名义征战四方,拒绝他恐怕是不行的。而且主公可以抗拒曹操的天险是长江。现在曹操已经拿下了荆州,长江天险已经不复存在了。在我看来,投降才是万安之策。“

其他谋士也都跟着说:“子布说的正是顺应了天意,就应该这么办。”

孙权低着头不说话。

张昭又说:“主公不用再考虑了。投降了曹操后,我们东吴的老百姓才能够平平安安,江南六郡才能得以保全啊。”

孙权还是沉默不语。

张昭作为托孤大臣,为什么感觉做什么事都畏畏缩缩,是个彻头彻尾的头像主义者,他是空有其名吗?

其实,张昭主张投降曹操,是因为他跟曹操有过一段不解之缘,他对曹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他做的事来看,张昭还真不是空有其名。

当时,孙策称霸江东以后,派张昭去请求朝廷封他为大司马,曹操不同意,因为在东汉时期,大司马的地位比丞相还高,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孙策内心认为张昭的外交能力一般,张昭还只能被迫委身于曹操。其实,张昭这段时间为江东做了很大的贡献,就是通过斡旋,避免了江东的兵戈之灾,为江东赢得了好几年的和平。

张昭对东吴的贡献还没有结束。孙策死了之后,曹操想趁人之危攻打江东。张昭立即站在道德的高度阻止了曹操,又一次为江东的生存和发展争取了时间和空间;而且还为孙权争取到了在江东的合法地位。

这次,张昭主张投降其实就是为了避免战端。但是战是降决定了以后孙权是王还是侯。孙权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和和平平的做侯,还是经过抗争后做王。张昭并不知道。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是孙策托孤的时候说的话,其实这个评价是贬低了张昭了,张昭不仅内事在行,外事丝毫不弱于内事。

所以,可以说张昭绝不是滥竽充数的庸人,而是东汉末年,不可多得的“和平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