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木匠天子
作者:玄武仙墓 | 分类: | 字数:7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2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历朝历代,要说官员的俸禄,大明可谓是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但是,俸禄低,却并不代表大明官员的生活质量也低。
除去少有的清廉正直之人,以及实在没什么油水的官员以外,大部分官员的日子还是不错的。
其中除去贪污受贿、冰敬炭敬之外,官员们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税收、火耗以及公费出行等等。
就拿这个火耗来说,原定征收的十万两银子,如果出现了三千两的损耗,那么这些损耗便会分摊到百姓身上,让他们多交一些用来补足损耗。
其实,这项政策,也没什么,碎银重铸,出现损耗也很正常,朝廷是不会承担这个损失的,那就只能由百姓来承担了。
其实这种损耗,往往都是很小的,怪就怪明朝官员的俸禄太低,指望着那点儿工资,也只能维持温饱而已,连基本的体面生活也无法维持。
所以,各级官员在征收火耗之时,往往都会要求百姓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征收一些,更有甚者,每一两白银,就要征收五钱甚至更多的火耗。
在补足了税额之后,收上来的那些火耗,就会进入官员的口袋,成为他们的灰色收入。
当然,这些官员,为了避免事情败露,同样也会向朝廷将征收火耗的情况如实上报。
哎~,我就说这一两银子有五钱的损耗,反正税银是足够了,你能拿我怎么办?
大明的每个地方基本都是这种情况,毕竟像海瑞那样的人,还是很少的。
因此,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了所有官员的共识,就连杨涟、邹元标,甚至是刘一燝、方从哲他们也同样默认这种行为。
各地官员上报的火耗以及税银账目,又全都与各部存银和太仓息息相关。
可是如今那魏忠贤,竟然提议要清查各部院的存银和太仓,这无异于是要断绝所有官员的收入了。
毕竟火耗这种事情,是经不起查的,一批银子,明明只需征收一千两的损耗就行,你却上报征收了五千两。
虽然朝廷的税银没有减少,但多出来的那些银子哪儿去了?是不是进了某些人的口袋?
依照大明律,这就是贪污,而贪污就要砍脑袋。
这一圈儿要是砍下来,整个大明的官员,最起码得死九成以上。
想到其中后果,哪怕是杨涟与袁应泰,也感觉一阵心惊肉跳。
看着神色恍惚的杨涟与袁应泰,朱由校的脸色也沉了下去。
“怎么?两位爱卿,是觉得这件事不可行吗?”
袁应泰咽了一口吐沫,硬着头皮道:“回陛下的话,各部院的存银与太仓都有详细的账目,若想了解,只需翻阅即可,实在不必大动干戈!!”
“袁爱卿此话虽然在理,可是,魏伴伴却说,账目都是人写的,是会作假的,只有彻查才能弄清楚……”
说到这里,朱由校顿了顿,旋即一脸严肃的看向袁应泰:“不知袁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
一听这话,袁应泰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说是的话,那么定会让天子大怒,一旦彻查,那就真的天翻地覆了。
若说不是,你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查一查,又能如何?
可是面对天子的策问,自己又不能不答。
一时间袁应泰也是进退两难,想起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魏忠贤,心里也忍不住暗骂了一声“阉狗”。
最终,袁应泰只能咬牙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对各部院存银和太仓进行彻查,但却不能由东厂和锦衣卫来查!”
对于袁应泰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只能尽量把这件差事揽到自己身上才行。
两害相权取其轻,自己来查,总比东厂查要好的多。
“哦?这是为何?”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的话,那魏忠贤与骆思恭,都是心思歹毒、不择手段之人,若是由他们来办理此案,难免会做出一些谋取私利、陷害忠良之事!”
当着朱由校的面,袁应泰也不说厂卫的不是,而是直接给攻击起了魏忠贤与骆思恭。
意思就是,这两家伙,人品不行,案子到了他们手上,难免会出现冤假错案。
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袁爱卿此话言重了,他们对朕还是忠心的!”
袁应泰神色一急:“可是陛下,忠心与做事,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再者,这是朝廷的事,若是由厂卫来查,难免会使陛下遭人非议!”
“这倒也是。”
朱由校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这件事,就由都察院与户部一同调查,待年后,给朕一个答复!”
“是,陛下!!”
杨涟与袁应泰二人,同声应是。
“对了,魏忠贤还对朕说,有些地方官府,仗着山高皇帝远,经常欺上瞒下。
为了避免有人欺瞒于朕,他说想要增加东厂的人手,然后巡查各地,不知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对于王在晋之间的几条提议,朱由校也是统统将其甩到了魏忠贤的头上。
总之就是一句话,朕什么也不懂,主意都是别人出的,好也罢、赖也罢,全都与朕无关。
“陛下不可!!”
朱由校话音刚落,一直不曾说话的杨涟,也急忙出言反对。
“哦?为何不可?能够清楚地方官府的动静,不是一件好事吗?”
朱由校扭头看向杨涟,目光之中带着一丝不解。
“回陛下的话,加强对地方官府的监察,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是这种事情,却不能交给东厂来办!”
杨涟也是将矛头对准了魏忠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没错,但人是错的。
东厂原本就够可怕了,如果再授予他们监察天下的权利,那百官还活不活了?
“那依杨爱卿的意思,该由谁来办?”
“回陛下,都察院本就就纠察百官的职责,巡查一事,自然由都察院来负责,最为合适!”杨涟也是直言不讳的说道。
朱由校眉头一拧:“交给都察院来办,也不是不行,朕只怕,那巡查御史,会被某些地方官员收买,这样一来,岂不是徒劳?”
“这个……”
听到这话,杨涟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虽然天子的话有些看低了那些御史,但这种事情,也确实很有可能发生。
就在杨涟思索之际,朱由校沉声道:“朕觉得,除去都察院的巡查御史之外,户部也要派出一些人员,于暗中调查一地的财政情况。
至于东厂,也可以派人,只盯着那些御史,以防他们做些错事,
一明两暗,才能确保无误!”
“陛下此法甚好!!”
听到这个提议,杨涟略微思索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只要天子不让东厂插手政务,杨涟也不想去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