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离婚大战

作者:王者青瞳 | 分类:现言 | 字数:73.6万

第297章 小红

书名:离婚大战 作者:王者青瞳 字数:3155 更新时间:2025-02-01 02:06:25

红姐曾经的名字叫小红,没有姓,如果一定要跟随长辈姓,那就只能勉强说是姓刘。

因为“小红”这个名字,是一个黑胖、短发、厚嘴唇的农村妇女刘犀利赋予的。

女随母性,红姐的本名应该叫“刘小红”,一个仿佛小学课本里走出来的名字。

农村妇女刘犀利是小红和多个弃儿的养母,人称“爱心妈妈”。

刘犀利,自己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老二。

家里长辈给刘犀利取名“犀利”,是怕她长大以后受欺负。

人如其名,在外人眼里,刘犀利配得上这个名字。

刘犀利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供刘犀利上学,导致刘犀利只上过一个月的扫盲夜校。

刘犀利七岁开始就跟着姥爷做生意,卖三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十一岁跟着大人拉煤,领着弟弟妹妹做烧饼、卖包子、卖油条。

刘犀利性格爽辣又要强,捏包子要捏28个褶儿,炸油条单面双面都会炸,给食堂和煤一次可以和好几百斤。

但就是这么勤劳能干的刘犀利,仍然没有靠着自己的勤劳、吃苦、能干富裕起来,说到底还是没文化。

最后,刘犀利在县医院当勤杂工,开始收养上了弃儿。

就是这样,刘犀利才和小红,后来的红姐结缘。

捡到红姐的时候,刘犀利自己已经做了母亲,有一儿一女。

有一天,刘犀利路过医院厕所门口时,看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是个女婴,就是后来的红姐。

襁褓中,还是婴儿的红姐被红色的小被子裹着,放在一个方格子的小垫子上。

刘犀利凑上前仔细瞧,没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只是呼吸声有点粗。

“这也是一条命,咋能扔到厕所里!”

刘犀利小心翼翼地把红姐抱起来,揽在自己的怀里。

“她父母是不是碰到什么难处了,怎么舍得扔下亲骨肉啊!”

刘犀利决定等等看,可刘犀利等了半天,也没见有人来寻红姐。

“如果不管,这孩子估计活不成了。”刘犀利没多想,就把红姐抱回了家。

过了几天,刘犀利不放心,抱着孩子来看县医院的医生。

医生告诉刘犀利,红姐喘气粗,只是因为肺血管没有长好,赶紧输液,能治好。

刘犀利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在刘犀利的悉心照料下,红姐恢复得不错,很快就跟正常孩子一样了。

红姐是刘犀利捡来并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抱着红姐的小被是红色的,刘犀利给这个红姐起名叫“小红”。

那之后,刘犀利又从急诊科捡回了“白头”,从妇产科捡回了“豁嘴”“红鼻子”这些病儿。

孩子越捡越多,刘犀利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很快,十里八村就传开了,不要的孩子别扔,有个叫刘犀利的肯养。

最开始,刘犀利只收养医院里的弃婴。

到后来,有人干脆偷偷把病残婴儿放到刘犀利家门口,有的婴儿连脐带都没剪。

刘犀利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没什么文化,所以从不做记录。

在红姐成长到十四岁这十几年,据说刘犀利陆陆续续收养的弃婴得有近百个,但绝大多数都夭折了。

在后来公安和民政对发生在刘犀利家的那次火灾的调查中,刘犀利陈述的理由是。

“没想到,养孩子这样难!”

刘犀利靠摆摊为生,收养像红姐这样被遗弃的病儿,养活她们的第一难就是缺钱。

最多的时候,刘犀利家里收养了十几个孩子,这意味着十几张嘴要吃饭。

刚送来的小婴儿嗷嗷待哺,要吃奶粉。

一个孩子的奶粉钱,一个月最少也得300多块,而刘犀利家经常还是好几个孩子同时要吃奶。

这些弃儿们除了吃饭喝奶,看病也要花钱。

因为健康的孩子没有人舍得扔,被扔掉的这些孩子几乎都有病,白化病、心脏病、唇腭裂、小儿麻痹症、脑瘫....

被弃养的病儿们,得的大病没办法治,刘犀利也没钱治。

而那些被弃养的病儿们得了日常的小病,该治总要治,钱虽不多,孩子多了也是笔不小的花费。

人人都说小儿难养,病残儿更难养,更何况还有收养病儿的劳累。

比如唇腭裂的孩子,不能用奶瓶喂奶,只能用小勺一点点往嘴里灌。

最初是刘犀利把眼药瓶、小针管刷洗干净,把奶一点点挤到孩子嘴里。

而那些得了心脏病的病儿,很容易感冒,照顾起来也费心。

红姐长到六、七岁时,就已经不知道帮养母刘犀利带过多少次孩子,照顾了多少病儿,这样喂过多少次唇腭裂婴儿的奶了。

这些像野草一样,被扔掉自生自灭,却侥幸能活下来的病儿们,命如垃圾。

这些病儿们都称呼刘犀利为“妈妈”,称呼被刘犀利命名为“小红”的小姑娘“红姐”。

“红姐”是刘犀利收养的病儿中,当之无愧的大姐大。

自己生活也并不富裕的养母刘犀利,只能给孩子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

对于以红姐为孩子头的弃儿们来说,能吃饱、能穿暖、能活下来就是头等大事。

弃儿们每天的饭菜就是一些素菜和馒头。

弃儿们身上的衣服,经常穿得看不出来原本的样子。

有的弃儿瘦骨嶙峋,光着身子睡在草垫子和脏褥子铺的床上。

周围的人看弃儿们可怜,有时也会接济刘犀利,给弃儿们送面、送菜、送煤和旧衣服。

后来,还有人捐衣服、床、洗衣机、电视机。

也有人捐款,甚至最大的一笔有几万块,想让刘犀利盖一家民间福利院。

可几万块,分配到每一个弃儿身上,确实杯水车薪。

孩子太多,刘犀利只好分开照看,那些经过免费治疗而康复的弃儿们会留在家里。

比如红姐,甚至会成为刘犀利的主要帮手,收到刘犀利的特别“关照”和“爱护”。

而身患疑难杂症康复无望的弃儿们,留在郊区的一个破房子里。

刘犀利给这个破房子起了个名不副实的名称,叫“公园”。

因为条件困难,弃儿们穿的尿不湿只能一天换一张,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尿不湿。

弃儿们居住的郊区“公园”也很脏乱,所谓“公园”并非鸟语花香,金碧辉煌。

“公园”其实就是一处棚屋,里面脏衣服堆成了山,有别人捐的,也有刘犀利从垃圾堆里捡的。

更小的婴儿,刘犀利会用极少的金额雇人或让红姐等这些大点的孩子们代养。

有人说刘犀利自己也挺困难,却收养了那么多弃儿,是做善事,是活菩萨。

但也有人说,刘犀利根本不是什么活菩萨,说刘犀利精明、警惕、狡猾、心思缜密,自我保护欲望强烈。

说刘犀利按弃儿残疾程度及相貌,分等级,区别对待。

有的人说刘犀利给自己和家人买了至少20套住宅。

甚至还有人说刘犀利开发房地产、承包工程、当“黑中介”,甚至指责刘犀利是黑社会。

这些,都是红姐后来逃出那场火灾,脱离刘犀利的管控,独立以后才听说的。

别人说刘犀利买房子、开发房地产、承包工程、当黑中介的事,红姐不清楚。

但对于弃儿们按相貌和残疾,分等级区别对待,红姐是深有体会。

刘犀利骑在三轮车上,后面的车斗里,坐着几个白头红皮的白发病儿,包括红姐在内的四五个孩子。

这一道奇怪的风景,在县城街道上穿行。

红姐和弃儿们只能望着刘犀利踩蹬三轮车时,宽厚的后背,和扭曲的、肥胖的肢体。

红姐感受着路人怜悯、同情,或者嫌弃的眼神。

除了红姐们,没人知道,能“有幸”坐在刘犀利三轮车斗里面的,还得是受刘犀利“宠爱”的孩子。

因为没钱,没精力,又把没有自理能力的弃儿们分散在两地抚养,最终因为疏于照顾,引起了一场火灾。

那天,红姐正在刘犀利的“公园”里照顾几个脑瘫婴儿,不知是什么原因,起火了,火势越来越猛,一发不可收拾。

红姐逃了出来,却烧死了八个弃儿,酿成了一出惨痛的悲剧。

火灾发生后,刘犀利收养的所有身体不能自理的弃儿都被当地民政收管了。

而当时十四岁的红姐,还有几个大孩子,却躲在暗处,避开了收拾现场的人。

火灾后,原来就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刘犀利病倒了。

最严重的时候,刘犀利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滴水不进。

红姐带着几个病儿,在刘犀利床边,给她唱了《感恩的心》和《妈妈的吻》。

那一天是母亲节,刘犀利躺在床上语言支吾不清,泪水连连。

“小红,照顾好弟弟妹妹们....”

“妈妈,没力气了....”

十四岁的红姐看着刘犀利,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选择了离开刘犀利。

小红,红姐,从此走上社会,开始了自己闯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