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川崎H2追高铁,校花感动哭了
作者:吕辛辰逸 | 分类:都市 | 字数:239.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0章 过弯倾角
那就是秦川的身高,秦川180的身高在两轮赛车领域毫无疑问是绝对的劣势。
正常职业车手的身高大概是165到175之间,体重60~70kg,180体形庞大,如果领跑正面承受的风阻很高。
180的身高,车手是无法完全趴在风挡后面的,总会露出一些边缘,这些边缘在高速途中会影响到赛车的加速,这种影响会随着赛车排量的增加而逐渐扩大。
但凡涉及到赛车,永远都绕不开一个词,那就是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有多重要,看看顶级跑车身上的定风翼和空气套件就知道了,秦川身上露出来的这些边缘,就会影响到车身周围的空气流动。
赛车越快,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劣势就会越明显,就类似川崎h2r身上的定风翼,低速毫无作用,高速才能起到稳定车身的作用。
秦川这种身高,升到1000cc的赛车时劣势会比现在还明显。
车速逐渐加快,秦川在前方领跑。
领跑需要破风这一点秦川是知道的,但他依然还是要在前面,领跑总比被这两兄弟夹击好。
“也不知道这秦川能不能带开距离。”
“我看很难,这第二名的胡顺和他实力差距不大,咬的这么死,怎么甩开啊。”
观众席上,两个车迷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甩开胡顺目前对于秦川来说确实很难,但也并非没有机会。
秦川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车群来到12号弯,秦川侧挂入弯,赛车的倾斜角度已经来到了48度。
下一个弯道秦川准备尝试更低的倾角。
倾角这东西对赛车来说有没有用,答案自然是有用。
赛车有两个角度,一个为舵角,一个为倾角,这两个角度都是用来转向的。
舵角很好理解,就是车把左右转动的角度,这个角度在赛道里的专业术语为舵角,舵角也是普通人市区通行常用来转弯的。
舵角过弯的优点很多,比如低速下很稳,很安全,但缺点也很明显,只有速度低的时候才能使用,高速下只能小幅度微调,否则容易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倾角,赛道上主流的过弯方式。
倾角是车身直立状态时和车身倾斜状态时两者的夹角(注:不是和地面的夹角,是上面这个:\\|)
倾角越大,代表车手压弯压得越低,倾角过弯的优点就是,过弯的速度更快,但技术上限高。
赛道是追求速度的所以倾角是赛道的主要过弯方式,这也是压弯的由来,理论上压弯就是通过倾角来过弯。
但这不代表赛道就不使用舵角,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状态,倾角为主,舵角为辅。
舵角普遍使用在直线,微调方向,或者压弯过程中改变线路,舵角只能微调,不能大幅度转动。
秦川之前的连续弯交叉线防守就是通过舵角来改变路线的。
上次那种交叉线行为,徐宏在赛后已经教导过秦川让他以后不要再用了。
那种交叉线只适用于600cc,甚至600cc以下排量的比赛,以后等秦川骑1000cc排量的赛车就无法使用那种连续弯交叉线放守了,这叫提前适应,至于原因,徐宏没说。
今天秦川用来甩开胡顺的技巧可不是这个,跟交叉线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的想法是增加过弯时的倾角角度。
舵角角度越大,转向越多,这点母庸质疑,根据秦川这么久玩车的经验,倾角也是一样,倾角越大,车子转弯的角度也越大。
倾角在赛道里起到的作用和汽车的方向盘差不多,同样一个弯道,你的赛车倾角越大,代表你转向幅度越大。
汽车掉头,谁转向角度大,谁能更快的回正车身,更早的开油,同理倾角也是一样,倾角越大,出弯车头回正越快,开油点越早。
这就是秦川的想法,但这个早开油并不完美,倾角低代表到达弯心的车速低,等同于要舍弃一些进弯速度,用进弯速度换出弯速度。
想要更低的倾角,刹车就要重。进弯速度就要慢。这样才能压下去。
舍弃进弯博出弯绝对稳赚不赔,这点秦川还是清楚的,进弯只是一小段的距离,而出弯却关乎到接下来出弯后的直线。
大排量的赛车和小排量赛车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小排量侧重点在弯道,而大排量则在直线,因为大排量赛车的马力大,早开油一点,直线尾速就有不小的差异。
但加大倾角可不是随便就能加的,需要更好的控车能力,倾角每低一度,摔车的几率就大一分,车控不好什么都白费。
如果不是昨天下午技能书升级了秦川也未必敢尝试。
说干就干,十三号弯,秦川将刹车点前挪了一点点,平常秦川过12号弯的弯速为79km,这次秦川降到了75km,倾角也比往常下降了一度,不要小看这一度,就这么一点点,秦川过弯时手把就开始剧烈的抖动起来。
秦川现在才只能做到40多度,很难想象那位八冠王是怎么做到68度倾角过弯的,这几乎等于躺在地上开车吧。
秦川的入弯比平时慢了一点点,但开油点比平时也早了一些,车身回正之后,右手立刻缓缓开油,车身缓缓直立,这次只是适应,如果效果好,那秦川不会选择早刹,而是在弯中刹车带重一些。
赛车不拼?这不是秦川的风格。
不搏一搏永远不知道单车会不会变摩托。
他人看得不明确,但身后的胡顺看得极为清楚,秦川这个弯的出弯处理上明显要比他快一些,13号弯出弯和14号弯桌之间的衔接区,两人的距离逐渐扩大,这就是早开油的优势。
十四号弯最后一个弯道,两人都是早刹车入弯,然后早开油,秦川因为倾角低的缘故还是要比胡顺出弯快一点。
1.2公里的超长大直线,胡顺果断吸住尾流。
这条大直线,尾流的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饶是秦川出弯早,胡顺的赛车也丝毫不慢,跟在秦川的身后两人之间的差距开始缩短,等来到直线末端的时候已经接近回到了12号弯之前的状态,连秦川13弯甩开的距离都追了回来。
“一号弯,胡顺还是没打算进攻,这是准备一直跟在秦川的身后吗?”
“快看后面的刘洋。”
终点直线,借助尾流的优势,刘洋直线末端一个晚刹车成功超车,并且没有外抛,完全不给胡利交叉线找回的机会,这两人又开始缠斗起来。
不过这对秦川来说是好事。
察觉到秦川的不对劲,徐宏进p房内看了一眼仪器上的数据。
“倾角比排位赛的时候低了一度......”
一度的区别肉眼是绝对看不出来的,但是仪器可以。
二号弯,秦川再次利用低一度的倾角拉开一丝距离。
............................................................................
ps:本章看似解释的很通透,其实狗屁不通,这里提醒一下,本书纯属虚构切勿影射现实。
倾角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可以变快,但其中牵扯很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假设一号弯最佳过弯倾角为50度,我的实力能做到48度,这次进步我能做到更低一度,49度,那确实会变快。
但如果我能做到50度,这次进步做到51度,超过了最佳倾角,这样未必会更快,可能会变慢,具体啥因素涉及太多我一个小卡拉米也不懂。
文里你们可以把过弯倾角当做一个实力等级的划分,所有安排皆是为了剧情,各位帅哥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