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人一念
作者:xiaok | 分类:仙侠 | 字数:73.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8章 道念与灵源
黎笙伏没有急着开口,而是让众人休息休息,众人休息半天,等到头脑清醒后,才听黎笙伏慢慢说道:“五百年前,我与松江之上,见盛云,云上盘坐一兽,此兽奇怪无比,乃是人面妖眼、兽躯木腿,而后,云层变化,慢慢浮现出十三灵的景象,在一声足够恶毒的喊声后,此云消散,而当我踏上了天外,才发现,吼散了云雾的正是那兽,而吼散了云雾,那兽也渐渐消散,我试图上前触摸,却发现此物如同幻象一般,非云非物,可又是我亲眼所见,等到消散后,我在那静静感悟,眼中浮现出弥勒之容,可弥勒佛祖只是笑了笑,等到自己睁开双眼,弥勒佛祖便已经消散,而最后,停留在我脑海中的只有两个字,道念。”
“念?指的是念头还是思念?”第一位发言的凝武境问道。
黎笙伏笑了笑,继续说道:“并非指的是这些源于我们的念,而是源于道的念,可以理解为道的念头和道的思念,而我们要以我们的智慧,去推算出这道之念。”
众人纷纷喊好,因为这次黎笙伏提出了新的概念,关于道的根本话题本就少,道若是有念头、有思念,那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众人想来想去,也找不到答案,只能浅白的形容出自己所想象的念,但这是身为灵者本身的各种念,并不能证实道念的存在。
在很长的沉默后,破力境灵者杨生上前道:“我要先将念拆解开来,念乃是上今下心,具体指什么我并不知,但很浅白的今,我可以认作为今生或者今天,心,我则人作为内心和心思,将今生和内心结合,我便认为是今生与内心所思之道,所见之事,便是道念,也正对应了黎笙伏前辈所见到的云。”
停留片刻,杨生继续说道:“今生与心思相合,那我便认为,今生的我,一生走来,这所有心中想法,所有心思统一而论,论出这一生的道,总体来说,便是道念,也可以说做人面。”
“今天与内心结合,若我能保持初心,那么我之念也不会变,对于道的理解也是如此,这也是一份道念,便是木腿。”
“而今天和心思结合,则要多了,每个今天,所有的心思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认知和感悟,以及各种不同的信念,我信道,亦信佛,有人信上帝,有人信土地,有人信日月,有人信星辰,这一切的一切,都贵源于一念,一念之差,便是天差地别,乃是苍穹之变,依我观之,这便是道念的核心部分,也可以用黎笙伏前辈所走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事,所感悟的不同心,以及所思想的不同念,这等等的一切,是组成道念的根源。”
黎笙伏听完后若有所思,杨生给出的四种道念的解释,黎笙伏自然是愿意相信今天与心思,可黎笙伏又不得不承认,自己根本没理解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精髓,毕竟自己即便念头中有魔,可自己也算是弥勒佛祖的弟子,虽然未来佛虽还未出现,但是今生今世所行之事,所信之念,都是弥勒佛祖所讲,弥勒佛祖是集万千佛法于一身,而后创造出新的佛法来的,但关于道的解释,弥勒佛祖并不在行,这也是人无完人的一种体现,若一人每天都有不同的心思,今天想成妖,一念便成妖,明天想成灵者,一念便成灵,后天想成魔,一念便成魔,这未免太过简单了,成妖成灵成魔,自然并不是如此儿戏的一念便能达到,即便内心深深的坚信到死,可很多凡人依旧是没有成为灵者,哪怕苦练一生,甚至脱离不了凡人这个境地,若这么悲哀的事情,能被称之为道念,那这道念,可太无情了。
黎笙伏给出了自己五百年来的看法,“杨生所说不错,但当下并不能证实道念之总,好在给出了四个方向,这是基础,后人应当再此基础上继续研究,我要给出的,是我这五百年来,所见所悟,汇聚出的几句话。”
众人静心聆听,大家都在期待着,其他六位凝武境也不例外,这杨生不愧是新一代对道感悟最深的人,给出了他们都说不出的四种道念见解,能说第一种是对道初步了解的,第二种则是一般的天才可以说出,第三种是天下对道感悟极深的高人们所说,足以被称为道长,第四种,则是只有思想凌驾于天地之上,才可以说得出来,而黎笙伏自然也是第四种,不过他要给出的解释,和杨生并不相同,
“首先,人之念头取决于心,这是理所应当的,头颅中的思考,若无心的坚定,只是一片杂乱的东西,而道念,自是跟道心有关联,道心之本根,前辈们皆有灵者之心定论,依我看来,这并非错误,但也并非绝对的正确,‘世界不存在绝对的事物’这句话本身就是个绝对,道心应当不同于人心,或者说是不完全等同于人心,道之长与广,并非一人可以定义,虽然我们是灵者,但我们并不能够代表灵,灵生万物,万物皆是生灵,灵可以替代万物,但万物却不可替代灵,道也是如此,我们心中所思,不过从人的角度出发,妖的心中所思,和魔的心中所思,都是从他们本身通过周围不同灵的转变而思,要我说,这便是灵会影响一切思想的体现,一切的思想取决于灵这种切实存在但又并不能被代表的东西,都说环境改变人的思想,可灵本就可以代表环境,代表一切,道则是灵所生的道,万物皆在道中,被灵笼罩创造,而主动踏上道,苦老难老记载了关于道之根源一说,而追溯到根本,还是灵,可关于灵之源头,可就没有参考了,只能悟,即便是他二老,也只能说出道之根源源自于灵,而灵的本源源自于始祖,至于始祖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是不是一个个体,并未证实,至于道念,我将其假设为意念,这是一股真气,也可以称之为道之本源真气,而这股真气,在这五百年间,终于被我追随到了上古时期,在那个同时存在十三位神武境的时候,所孕育出来的一种说法,那便是灵之本源,这股本源,相传只有对道彻底感悟之际,才会体会到这股非凡的灵气,而灵虽然是虚无缥缈的,但当年记载了关于灵之本源的操控方法,以及灵之本源的强大作用,所以,我粗浅的认为,道之念便是灵之源,因此,想要知道道念,必现须知灵源。”
黎笙伏缓了一会,继续说道:“灵之本源,我这些年的研究都在此上,蛛丝马迹有很多,摆在明面上的是红色灵气与灵根,红色灵气便是七层资质以上才有的,蓝色灵气按理说是普通灵气本应该浮现的模样,红色灵气则被当代人定为真灵之气,血脉至纯才有,其实不然,红色灵气在记载中,是有可能后天培养出来的,这便涉及到悟一字,是可以悟出来的,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悟出来,说白了还是悟的资质,而灵的本源,其实就是这红色的真灵之气,不过现在人们并不发挥出本源之气的强大威力,那操控方法在没有感悟出本源之前,是不能直接作用于红色真灵之气的,所以,想要得知道念,还请众人向此方向感悟,在未来的论道中,将由你们创造出新的道路。”
黎笙伏说完后,众人吃惊不已,这可谓是给了指引了他们一条新的道路方向,他们可以踩在这还未完全形成的道上,向前摸索着前进,虽然很难,可总比从零开始无中生有好多了,众人纷纷感谢黎笙伏道长之无私,其实黎笙伏也有自己的一份心思,自己已经慢慢的感觉境界将要停滞,估计难以突破地武境,而灵之本源越早被人悟出,自己就多一份防止境界停滞的方式,当然,相比于他这番话这五百年的研究,这点私心即便被揭穿,也不会有人在意的,这次贡献实在是太大,黎笙伏也亲眼所见自己的雕像立于这论道之上,虽然相比于过往先贤很小,但留下名号,就已经足够了。
离去时,黎笙伏摸了摸胡须,消化着今天这一番论道的收获,而在道门山下门口西方五千米处,一位年轻人正蹲在一块苔石上,若有所思。
消息很快便传到各地,黎笙伏之所以选在这次论道中提出,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每次千年论道的话题和说辞,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世界各地,甚至魔族也会得知,第二个原因是他本就是佛门一员,加入孟正山只是为人族出力,他也希望未来佛门能发展到更大的规模,君子论迹不论心,黎笙伏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所作所为,皆是无私之举,至于心,他自己也说不准,黎笙伏还有一个关于人的想法,那就是心中所念,可此话题不能提出,因为人心不同,人们辩论起来,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