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996社畜穿越后被迫宅斗

作者:乘风而起 | 分类:古言 | 字数:33.8万

第151章 提议

书名:996社畜穿越后被迫宅斗 作者:乘风而起 字数:2322 更新时间:2024-11-16 12:20:24

“你......”沈惠宁毫不留情的回怼让李巧儿恼羞成怒。

眼见着就要吵起来,张含研连忙上前打断:“哎呀,咱们几个小姐妹聚在一起不容易,谈那些题外话做什么,吃茶吃茶。”

今日是她张家做席,张含研并不想徒生是非,凡事以和为贵。

自然也有其他小姐不想卷入争论的,也笑着岔开话题:“说来也怪,今年的夏天倒是比往年的还要炎热,我家府上的存冰都有些不够用了,听我爹爹说,京城里好多家冰铺的冰都快要售空了,也不知道这酷暑什么时候能过去。”

这话引起诸位小姐的附和,今年的夏天确实是格外的热,每日就是待在家里,空气里也是闷热的,必须得摆上冰才能过活。

何秀琳也是有感而发,“可不是嘛!我也听家里长辈说了,离咱们京城不远的南安城周边还在闹旱灾呢,听说还有好些难民逃到京城这边来了,圣上为着这事愁得不得了,每日朝会上都在商量安置难民和救灾的事宜呢。”

这事本不是新鲜事,南安城的旱灾已经闹了有几个月了,只是有灾民逃难到京城是这个月才有的事,沈惠宁近期一直待在府中,倒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此刻听到何家小姐提起,不免被吸引了注意力。

“这事我也知道。”另一名小姐也参与进来,“月初只是有零星的灾民进来,到现在却是有大批的灾民涌入,我哥哥原本在户部当差,最近一段时间被抽调到府衙去帮忙,帮着安置灾民。”

“是呢,如今朝廷在城门口建了难民营,暂时将那些灾民安置在那个地方。”

“我还听说京城许多大户人家还响应朝廷号召,捐献善款,更有一些官家富户还主动在城外搭建粥棚,赈灾救民。”

“这是真的,前两日永昌侯府和沐恩侯府就自掏腰包在城门口搭了粥棚赈济灾民,一连好几日,直到今天都还在坚持摆呢,还得了圣上的好一顿夸,那沐恩侯府世子苏探花,因着救灾有功,还从翰林编修擢升为了翰林侍读呢。”

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突然提起的这苏世子更是吸引了姑娘们的全部心神,少年探花,家世尊贵,容貌俊美,这样的青年才俊是每一个待字闺中女孩的终极梦想,姑娘们的话题便偏到了这苏世子的身上。

“哇,苏世子可真是了不得,如此年纪已经是五品侍读了,可真叫人敬佩。”

一名粉衣女孩俏脸带羞的赞同,“可不是吗?”又一脸向往道:“而且他至今没有定下婚事,也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样的女子能和他走到一起?”

“总不会是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位的。”何秀琳慢条斯理的开口,带着知晓内幕的得意,打破女孩们的美好幻想,“可靠消息,这位苏世子已经有了议亲对象,正是同为侯门的永昌侯府小姐郑静怡,两家门当户对,长辈们都是十分满意,只怕不日就要有好消息传出来了。”

此话一出,自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姐们纷纷求证,

“真的假的?秀琳你莫不是在骗人吧,怎么我们就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

何秀琳不满自己被质疑,斩钉截铁道:“自然是真的,我家姑奶奶和沐恩侯夫人可是手帕交,她说的话岂会有假。”

见何秀琳说得如此认真,众闺秀们已是信了九成,芳心碎了一地自不必说。

沈惠宁也有些愣神,苏晋思啊,真是好久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了呢。

......

从张府回来后,沈惠宁回了自己的屋子,便一直坐在窗沿边发呆。

新绿瞧着自家小姐一言不发的样子,有些心疼,她伺候在自家小姐身边,那些小姐们对苏公子的议论她自然也是听到了的,小姐是因为这个消息伤心了吧。

咬了咬牙,新绿上前劝道:“小姐,您别伤心了,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今你要嫁的义勇王府可比他们沐恩侯府爵位更高,您以后一定会过得更好的。”

专心想事情的沈惠宁莫名其妙,“什么义勇王府又沐恩侯府的,新绿你在说什么东西啊?”

新绿也懵了,小心翼翼的询问:“小姐您不是在为苏公子难过?”

沈惠宁失笑,“你想到哪里去了?”

骤然再得知苏晋思的消息,她心里是有些复杂,不过也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往事如烟,放下了就是放下了,如今的他们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为着他的事伤神,这不是她的风格。

新绿松了口气,小姐没有伤心就好,又有些好奇,“那小姐想些什么呢?这么入神。”

“我在想灾民的事。”

新绿哦了一声,迈步到小榻边整理靠垫,“那都是朝中大人该考虑担心的事,小姐您一个女儿家,听听就是了,何苦费神。”

沈惠宁转头看向窗外,眼里涌动着暗光,“若是能做些什么,帮助到那些灾民一些,也是一件积功德的好事。”

......

八月初,逢国子监沐休这日,沈沐文回府时一家人晚上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沈惠宁期间便向沈端提议,由府里出面也到城门口施粥一日。

江氏闻言不乐意道:“赈灾救民是朝廷的大人们要考虑的事,你一个闺阁女儿家,瞎操的什么心?”

沈端举杯沉默,并未说话,不过神色间也是不赞同的。

沈惠宁并不泄气,道出理由道:“如今灾民问题是圣上最关心的问题,朝廷更是鼓励各家各户广捐善款,我听说京城里所有的官员家里为表支持,都是捐了不少善款的,别人都捐,总不能咱们家不捐吧?”

沈端心道这是自然,圣上如今盯着这事,就是做给圣上看,也不能不捐啊。

沈惠宁继续道:“可这捐款捐多捐少又是个问题,捐少了只怕上不得台面,捐得太多,咱们府上也不是那累世望族家底丰厚,只怕也是有心无力的。女儿倒是觉得,与其把钱捐给府衙平平无奇,倒不如把这钱拿出来,换成米粮,就算只在城门口施粥一日,这善名善举也是有目共睹的。”

沈端心里一动,这话说得有理,那苏家的小子不也就是因为这事被朝臣大力赞扬,甚得圣心,还被升了官职。

他自然是不指望自己也能依此同样得到晋升,只是府里若能因此事在百姓中有个好的名声,于他的官声那也是大大有利的。

见沈端脸上有了意动,沈惠宁再接再厉,“女儿不孝,因着我的事,前段时间让咱们府陷入议论之中,影响了府上声誉,宁儿也是想尽力弥补,这才有此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