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亲娘后,我靠外挂洗白
作者:夜昙 | 分类:古言 | 字数:10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3章 年号永熙一年
刘府就是原来的王司年居住过的郡守府,刘云飞上任接管后,就改成刘府了。
蒋月曾经来过一两回,奢华无度的景貌,还历历在目。
不过,这回,她行走在府内,却是清幽无双。
陆莹莹带着孩子们见礼后,主动同义母在园子里闲逛。
见义母四下打量,聪明的她,很快解答了义母的疑惑。
“原本这座郡守府,奢华无度,相公觉着住在这种前郡守搜刮了民脂民膏的府内,与他清廉的人设不符,故而就命人将府内名贵的物件、植被,都给变卖了去。”
“几个月前,正好郡内外建设,捐赠了出去。取之于民,还之于民。”
“你们都有心了,云水郡的百姓,会记得你们的好。”
蒋月听了连连点头,没想到,这小子,一声不吭地做了这么大的好事不留名。
“都是义母教的好,相公从前不食人间烟火,桀骜不驯,能有现在的改变,都是您的功劳。”
陆莹莹一点也没夸大,在她心里,甚是感激。
正是因为义母教的好,又有义弟的影响,相公才发奋读书,考上科举,后来为她父亲平冤呢。
“你啊,若是一个人带孩子无趣,不如来郡主府小住几日,同芳芳她们姐妹一同......”
蒋月有心让晚辈们都亲近亲近,故而盛情相邀。
“多谢义母,儿媳恭敬不如从命。”
陆莹莹欣然应下,正合她意。
偌大的刘府,没有相公在,确实怪清冷的。
不如去义母府上,还能同妯娌说说话。
孩子们,也有个伙。
......
金陵——
永安四十一年,先帝驾崩。
同年四月初八,黄道吉日,新帝百里青岚继位大统,改年号永熙一年。
封原鸿胪寺卿刘世盛为吏部尚书,吴青云为少傅,加封徐少傅为亚父......
怎么说呢,前太子的人,赵王的党羽,彻底从朝堂上被清除。
四皇子,哦不,新帝的人,逐渐封官进爵。
特别是上述的三人,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都以为是前太子的人,亦或者是赵王的人,没想到,最后却是新帝的刀.......
先前巴结不成徐府的人,落井下石,疏远徐家。
现在......
悔不当初!
而金陵的刘家,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刘世盛在国舅爷的称呼与吏部尚书的实权中,选择了后者。
前者多有诟病,他需要掌权,才能守护得住想护住的人.......
百里青岚十分的茫然,自己真成皇帝了。
感觉不太真实,恍恍惚惚地来到了长春宫,叩见母妃,哦不,母后。
先皇后在皇陵中,自己被自己吓死了,顺势就葬入了皇陵与先帝合寝。
现在的太后娘娘,是他的母妃,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喊母后了!
“你们都下去吧,哀家要同皇帝说话。”
淑妃,哦不,现在的太后娘娘,屏退了伺候的宫人。
待殿门被关闭后,她赶忙起身,来到皇儿面前,颤声道:
“岚儿啊,母妃,哦不,母后有些惶恐,你真成皇帝了?”
淑妃在后宫里一直是很模糊的存在,说她生了皇四子吧,母凭子贵。
但上头有皇后娘娘盯着,还有两个宠妃娘娘虎视眈眈。
她哪里敢兴风作浪,可以说,入宫十几年,都是胆战心惊地在自己的宫里活着。
一点也不敢招惹旁人,就盼着多活一日。
先帝在位的时候,对她也没什么多特别的,顶多多宠爱一分最小的儿子。
但这也引不起什么嫉妒,毕竟前太子当时已经是默认的储君,再不济,二皇子优秀极了,怎么说,她的岚儿普普通通,甚至还表现的很平庸。
原以为太子继位后,她去求求太后,放她出宫同岚儿居住,出宫颐养天年。
没成想,轰轰烈烈的争斗后,是她的岚儿继任大统!
“母后,您看儿子这身龙袍,岂能有假。”
百里青岚百感交集,扶着母后坐了过去。
随后安抚道:
“母后,舅舅现在是吏部尚书了,再等几年,舅舅为孩儿铺平道路,儿子就能稳坐这皇位。”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欺辱他母子二人!
能坐上这个帝位,他从一开始的忐忑,到现在的坚定。
他不求超过父皇的政绩,但求保住父皇留给他的江山!
“你舅舅.......”
淑妃听到兄长后,心中稍定。
有兄长在,她相信兄长会保护她们母子的.......
百里青岚见母后情绪稳定后,笑着道:
“舅舅的独子,也就是表兄,已经成婚多年,育有一对儿女,等朝局稳定后,逆党伏诛,孩儿再召表兄带着妻儿来金陵,同母后相认可好?”
皇家少亲情,他们母子,只能信赖舅舅一家人啊。
“好。”
淑妃点头,心头生了几分期盼。
就在母子二人闲话家常时,宫人来禀——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容太妃求见。”
“带进来吧。”
淑妃与儿子对视一眼,宽慰地点点头。
成为太后,对她倒没什么大的改变,她本就不是追名逐利之人,自是不会拿太后的名头,去欺压旁人。
同样的,对于百里青岚来说,三哥百里时染,也未曾做什么对不住他的事。
两人年纪相仿,三哥吃喝玩乐上面,从未瞒着他,都带着他一道。
故而,三哥的母妃来求见,没有不见的道理。
“妾身,见过陛下,见过太后娘娘。”
容太妃一身素白,颤颤巍巍地见礼。
“太妃娘娘平身。”
百里青岚和颜悦色地点头,做了平身的手势。
“多谢陛下。”
容太妃恭敬道,接着弓着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敢问容姐姐,今日前来,是有何事要说?”
太后倒是没什么变化,说话还是轻声细语,一如从前。
“婢妾不敢当太后娘娘如此称呼,婢妾来,是请太后娘娘与陛下开恩,许婢妾,出宫同皇儿同住,颐养天年。”
说着,容太妃惶恐地跪下,行匍匐大礼。
“容姐姐,你这又是何苦呀,本宫与皇帝,都许了。”
太后与皇儿对视一眼,皆是点头,应承了下来。
“婢妾,多谢皇恩浩荡!”
容太妃姿态很低很低,得到想要的结果后,更是感激涕零。
入宫十几载,终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