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鸿缘的新书

作者:鸿缘 | 分类: | 字数:63.2万

第194章 小芹和童教授的儿子童稚一见钟情

书名:鸿缘的新书 作者:鸿缘 字数:3290 更新时间:2024-11-06 02:16:14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永恒的风景”,有的是故乡,有的是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对不少学子来说,大学校园就是他们“永恒的风景”。在毕业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会时常回忆在校园的光阴,对于很多北大毕业生来说,未名湖就是他们心中“永恒的风景”。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大学更充满“灵性”的地方了。

如果只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不会有人愿意多看一眼。如果有人告诉你,牛顿就是坐在这棵树下,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然后发现了牛顿定律,你就会站在树下仰望,就会和这神奇的苹果树合影。

大学,遍布世界各地。普通的教学楼,操场,但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曾在这里的阶梯教室上过课,他现在是美国总统。你立刻会感觉很自豪,会问他当时是坐在那个位置,于是也想去坐坐那个位置。

难怪许多成功人士,不约而同地喜欢为母校捐款。母校,总是令远行的学子频频回首,在他们取得辉煌业绩时,他们会用为母校捐助的行为来抚慰心灵。

北大从学术研究上,算不上是世界一流大学。但她在历史上担纲大任,在无数校友的亲情回顾中,深情纪念中,这所历史近百年的大学,一直都是被人们崇拜的圣地,只要你有心,就能感受北大的脉搏和灵魂。所以,从教育参与社会变革,推进历史发展的角度,北大是实至名归的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的精神,很多人说是自由、民主,那是因为北大“永远的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倡导包容与创新。北大的成名是从五四学潮开始的,在北大,延续着一种包容的教学理念。就像历史上人们知道的蔡校长包容异己辜鸿铭教授,力排众议聘用陈独秀为教授一样。几乎每个历史时期,北大都会出一些“奇才”,也有些“怪人”游走在校园,至少我们可以认同:如果这些奇才去了其他学校,大概率会被淘汰。

每一年都有校庆,但当一个大学一百年校庆时,它浪迹在世界各地的学子都会想回到校园,和校友们一起回首他们的青春。在编写纪念册时,人们多用溢美之词来表达他们对北大的崇拜,也都希望自己的同学被写进纪念册中。

但学文学的人都知道,文章有宏伟叙事,也有小品笔调。人们事实上对名人轶事更津津乐道。那些鸿篇巨制的正史往往被封存在学校资料库里,无人问津。而游走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传说却是在世俗的滋养下,日益繁盛。

总听到一句话,所谓“文人相轻”,似乎是贬义。其实,文人之间持不同政见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能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恰恰说明他们同处于一个民主、自由的氛围里。为了迎接北大百年校庆,童教授被选为纪念册编纂委员会的成员,他近来也不时回忆起北大的往事,颇为感慨。他的儿子童稚,却总是一副不屑的表情,小芹在一旁看了,真替童稚捏一把汗。在家里,大哥对目不识丁的父亲总是毕恭毕敬的。

晚上,小芹从三食堂出来,迎面撞见童稚。

“一起走走吧。”童稚大方地邀请小芹。

小芹于是和他一起漫步在校园里,不由自主的就走到了未名湖边。

“ ‘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 ’ ,这话你听过吗?“小芹问童稚。

”怎么没听过,是我爸告诉你的?“童稚转头看着小芹。

”他们那一代人真的老啦,你现在是他的助手吗?研究生要读几年?你不会是想做个‘全北大‘(指在北京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全部课程)吧?“童稚的语气里带几分嘲弄。

童稚见小芹不吱声,想想这小姑娘还这么孩子气,不禁觉得好笑。

”你就没想过出国去读书吗?“童稚问。

小芹的确有点儿不高兴了,童稚这些天总找机会和自己搭讪,她避之不及,但心里也想多接近他,不知为什么,第一眼看见他就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他身材高大,个性都硬朗地呈现在脸上,强健的体魄,充满磁性的嗓音,让小芹恨不得把他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住。可是他似乎藐视一切的思路真让小芹消受不起。现在他提到了小芹一直以来备受煎熬的话题,小芹觉得,跟童稚探讨这个话题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想,可我一个学中文的,出去能干嘛?“小芹嘟囔了一句。

童稚身穿笔挺的西装,系着领带,脚上的皮鞋锃亮,一副绅士派头。他坐在小芹对面,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强调出国使他知道自己有多强。

童稚指着湖对面问小芹:“那边有个蔚秀园,想不想去看看?”

小芹想,好不容易有个位置,又跑去看什么园子,再回来位置一定被别人占了。

童稚似乎看出小芹有些不情愿,他于是说道:“我们家之前是住那边的,这么多年了,想去看看,看看就知道什么叫‘破败’了。”童稚说话时都不露齿的吗?

他嘲讽的语调让小芹厌烦,但他想追忆往事的情绪也勾起了小芹探幽的意趣,于是起身向蔚秀园方向走过去。

“我们家最早是住蔚秀园的,我就是在那里出生的。记得小时候一直是奶奶在家里带我,没上过什么幼儿园。那边有一条小路,窄的只能一人通行,从那里可以去到湖边,说是湖,其实就是个水塘,可夏天的时候,我老爸还带我们在那里抓鱼,还逮到过青蛙。唉,还是那时候有意思。”童稚一路走,一路跟小芹念叨,又像是自顾自地抒情。

小芹想:他不是童教授的独子吗?可她没好意思问,觉得如果童稚想说,自然会告诉自己的。

童稚对小芹说美国的教育体系如何先进,那里的文化如何多元,说人必须走出自己旧有的生活圈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增长才干。他提到美国的就业机会很多,对人才很重视,认为只有像美国那样开放的市场经济,才能促使人们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卓越。

童稚还分享了他在美国的生活体验,包括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便捷的交通和优质的生活品质。他说,这些都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小芹一边专心脚下的路,一边听童稚的”开导“,心里早已翻江倒海,难怪那么多人挤破脑袋往美国跑,她暗暗琢磨着。想想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苦苦挣扎,说实话,研究生毕业了,更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好了。备不住真得做个”全北大“呢,那自己真被耽误成个老姑娘了。

想想进校时和丽丽、群莉她们聊专业发展,现在她俩不管怎么说都有了出路,可自己似乎更迷茫了。她开始动摇了,是否也应该像童稚一样,跨出国门,去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体验。

如果说让她放弃现在的一切,小芹会不舍,那么到美国求学,她心里是畏惧的,除非有童稚帮她,想到这一层,她脸红了。

小芹把丽丽、群莉的经历都对童稚说了,尽管童稚听后对群莉大加赞赏,让小芹心里不舒服,但是起码说明,出国是一条光明大道。

”其实你们学中文的人出国,才是文明使者呢,我们是向人家学习先进技术的,你们出去直接给老外上课。这是文明输出,还’学中文的出去能干什么‘,你怎么那么没有自信呢?“小芹还从来没被人这么挖苦过,不过她并没生气,反倒觉得童稚打开了她的心结。

”那我要是出国,你会不会帮我?“小芹带几分娇嗔地问。

”你 说呢?“童稚故弄玄虚地问。

北大蔚秀园,这座曾经的皇家园林,如今已面目全非。昔日的辉煌已被岁月的尘埃所掩盖。

“据说这园子张学良还住过呢。”童稚对小芹说道,听不出语气是赞美还是炫耀。

现在蔚秀园已经没有所谓的入口,小芹在墙角发现一个蓝色的铁牌,上面白色的字清楚地写着:蔚秀园106号。

”你喜欢昆曲吗?“童稚突然问。

”我读过《临川四梦》,但昆曲没接触过。也听不大懂。“小芹不知道童稚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我爸老了,他年轻时昆曲唱的可好了。我妈京剧唱的很好,看见前面那个桥了吗?过了那座桥,有一个亭子,记得我妈每天早上都跑那亭子里去吊嗓子,风雨无阻。“童稚说着,目光里的激情逐渐散去,忽然就伤感起来。

沿着小径漫步,脚下的石板路已破碎不堪,两旁的树木也已枯萎。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下寂静与凄凉。在这片杂乱的院落里,童稚努力分辨着来自历史的叹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尽管已支离破碎。

”那后面现在有个幼儿园,据说只收北大职工的孩子。“小芹想打破沉默,于是轻声说道。

”其实我很怀念祖孙三代在一起的生活,那时候在这个院子里,父母下班会教我们读书,爷爷会教我书法。我不记得他们打过我或者骂过我。现在想想就是梦境。“童稚看看那些私搭乱建的地震棚,真不想再往院子里面走了。

”我们往回走吧。“童稚轻声说道,拉起小芹走出了蔚秀园,他确定:蔚秀园只在他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