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大明当皇孙,开局救活朱标

作者:巴山听雨客 | 分类:历史 | 字数:19.6万

第64章 同化

书名:我在大明当皇孙,开局救活朱标 作者:巴山听雨客 字数:2329 更新时间:2025-02-06 02:06:48

蓝玉和察罕到了北平,登上长城隘口,黑压压的蒙古人急吼吼地要闯进来,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在喊:\"我们要归附!我们要归附!\"

蒙古人的归附就是个笑话,降而复叛,叛而复降,跟过家家似的。

这要是没有重兵严防死守的话,蒙古人早冲进来零元购了。

蓝玉心中哂笑,允熥还是太幼稚了,指望我蓝玉把十几万蒙古人弄到台湾去垦荒种地,想屁吃呢!

察罕出关去交涉,带回来十几个蒙古王公。

为首的是则都帖木儿,论血统还是黄金家族一系的,见了威名赫赫的蓝玉,腿肚子都是软的。

"蓝大将军,放我们进关吧!蒙古刚熬过白灾,又来了黑灾,阿鲁台还乱杀人!我们活不下去了!"

蓝玉问道:"你们究竟有多少人?"

"十一万七千六百人。我们愿意归顺大明朝廷,永无二心。"

蓝玉嘿嘿一笑,"好说。皇上允许你们归附,派我来接你们去南京享福。"

从明朝传过来的茶叶、丝绸、瓷器让蒙古人开了眼,在他们的想象中,南京就是神仙住的地方,一听见可以去南京享福,高兴的手舞足蹈。

蓝玉掩口而笑,又放了几千有头有脸的蒙古人进来,分成几批往山东走。

话分两头,蓝玉走后,朱允熥心里很高兴,对朱椿道:

\"亲不亲,自家人。还是凉国公肯为国分忧,皇后也很体恤,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的私房钱补贴国用!\"

朱椿犹豫再三道:\"皇上太厚道了!凉国公的秉性,皇上不知道吗?\"

朱允熥惊问道:\"凉国公怎么了?\"

\"凉国公可是灭了北元的,怎么可能把蒙古人带到台湾去呢?他天性嗜杀,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菩萨心肠了?\"

\"那凉国公为什么应承下来?\"

朱椿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看朱允熥,\"凉国公一准把蒙古人全扔到海里去,他杀降又不是一回两回了……\"

朱允熥一拍大腿,\"十一叔为什么不早说?\"

这还用说吗?朱椿无语了。

\"皇上忘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吗?凉国公把蒙古人骗到海上杀了也好,皇上假装不知道就行了。\"

三国后期中原人口剧减,千里无人烟,大片大片田地荒芜,招揽五胡垦荒当兵,却最终引狼入室的魏晋被骂了千年。

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旗号,汉蒙对立是政治正确,没有哪一任皇帝敢于反思对蒙政策。

在这种桎梏之下,国力虚耗,却劳而无功,北虏之患成了明朝持继不断的出血口。没有新思路,就只能眼睁睁走历史老路。

朱允熥备感孤独,\"十一叔赶紧去山东,务必截住凉国公,绝不许他胡来!\"

\"朝廷上下反对,皇上又是何苦呢?\"

\"侄儿就是这样脾气这样秉性。十一叔快去!\"

朱椿万般无奈,连夜带着几十个亲卫,马不停蹄往山东赶,到胶州时,海边停着几百艘大大小小的船,正准备启航。

蓝玉见朱椿来了,问道:\"你来干什么?\"

\"皇上不放心,让我来押送蒙古人去台湾。\"

蓝玉是朱椿的老丈人,深知他的性子,冷笑道:\"允熥年轻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这些蒙古人留着,迟早是祸害。老实告诉你,我准备把船开到海上去,然后把船凿沉了,让这些蒙古人全都见龙王去!\"

朱椿道:\"皇上突然省悟过来了,料到凉国公会如此行事,才叫我来的。皇上掷下严令,让凉国公带两万兵去台湾,蒙古人留在山东由我处置。\"

蓝玉愤然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山东离南京只有几百里,十几万蒙古人留在这里,他还能睡得着吗?人不知鬼不觉扔到海里就完事了,犯得着这么费劲吗?\"

\"皇上主意已定,凉国公不必再说了。\"

蓝玉跺跺脚,赌气登上船,带着两万水兵往台湾而去。

朱椿接了这么个烫手山芋,急得直搓手,这么多蒙古人聚在胶州巴掌大的地方,一旦哗变,就是天大的祸事。

他把察罕叫到跟前,问道:\"过来了多少蒙古人?\"

\"十一万七千人。\"

还好,比先前预估的三十来万少了太多,朱椿稍微松了口气,上书朱允熥请示处置办法。

这么多蒙古人聚在一起肯定是不行的。

朱允熥指示:

上层蒙古王公贵族送到南京去,好酒好肉养起来。

山东、河南、河北每省分两到三万,打散了分到各州县去。

剩下的两三万,分到湖北、湖南、四川去。

朱椿是辅政大臣之首,在朝廷和地方还是很有威望的,但各省的布政使像商量好了似的,变着法子推诿拖延。

朱允熥采取雷霆手段,罢免了一大批官员,强制将蒙古人安置了下去。

朱椿在山东忙了快两个月,才收拾好这一摊,然后带着三万士兵返回南京,向朱允熥复命。

十一万七千蒙古人分配到了六省九十四县,每县千余人。

朱允熥翻看着厚厚的册子喜笑颜开,\"十一叔辛苦了!\"

朱椿却满面愁容,\"中原腹地这么多蒙古人,实在令人忧心。\"

朱允熥笑道:\"十一叔也不用担心。用不了二十年,这些蒙古人就会被彻彻底底同化了。十一叔再会同礼部,拟一个祥细的章程出来,从蒙古人中选拔聪明俊秀的年轻人入县学、州学,太学深造。“

朱椿苦笑道:\"此举又会激起反对声浪,朝廷从此再无宁日,皇上这是何苦呢?\"

万里长城横亘在北部边疆,围住了国土,也围住了中原汉人的思想,千百年来作茧自缚。

无休止的战争源于对生存空间的争夺,也源于相互之间的敌视和隔绝。

中原汉人有6600万人口,北方蒙古人区区300万人口不到。

堵不如疏,如果能够打开思想上的藩篱,利用人口规模、文化底蕴上的优势同化蒙古人,或许能走出一条新路。

最大的杀器是汉蒙通婚,只需要两三代人的时间,蒙古高原就能彻底纳入中华体系。

但朱允熥不敢提,提了也是自取其辱。

汉人娶蒙古女人,蒙古女人不缠足就是个无法逾越的原则问题。宋小云二十多岁了还是个老姑娘。贵为开国皇后,马皇后都会因为大脚被笑话。

明蒙相互敌视的氛围之下,把女人嫁给蒙古人更是奇耻大辱。

难啊!

朱允熥真想躺平拉倒,但男人与生俱来的雄心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