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83章 收网(上)
谢久恒这下真的觉得不对劲了。
之前祁在山被抓进大牢,当时他就在蒋刺史身后,众目睽睽之下,江城守备营的人都冲着殿下去了,因此身为江城守备的祁在山被下狱,大家都没有异议。
但是如今越梁一个小小的水利佥事,竟然也敢刺杀殿下,难不成是有什么人要在江城对殿下下手?谢久恒到底是谢家子弟,对盛京的局势知道一二,心中暗暗猜测这件事八成就是文氏干的。
想到这些,谢久恒不由在心中决定要将这件事写信告诉谢氏家主。
至于文氏……文氏虽然也是世家,但是和谢氏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
谢久恒在心中想了许多,很快就见到蒋继学跟在重明身后来了。等到离得近了,谢久恒便觉得这位殿下似乎也没受什么伤?
原本以为是要审问越梁的,但是重明却压根没有进厅堂内的打算,站在廊下,看着跪在下面的越梁,话却是对谢久恒说的:“谢大人,昨天越梁刺杀孤,孤当时就想着为什么要在那个堤坝附近刺杀孤,后来上去一看,那堤坝附近竟然没有人……堤坝有闸门,应该是有人看守的吧?”
重明这样问,就是要将这件事放到明面上来。
谢久恒并不知道重明的用意,但是并不妨碍他实话实说地回答重明的问题:“回殿下,那处堤坝是汉州的甲子堤坝,甲子堤坝是有八个人轮流看管的,但是就在今早,府衙大门前出现了三具尸体,这三具尸体中有一具应当是看守堤坝八个人之一。”
重明心中暗暗感叹容与的动作之快:“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交给谢大人调查了。”
这也算的上是谢久恒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况且他这里又有线索,自然不会推辞。
重明皱着眉想了想:“谢大人,孤遇到刺杀的事情已经是定论,你主要还是调查甲子堤坝的八个人去了哪里,是不是都死了,现在的这三个尸体是不是都是看守甲子堤坝的人,以及最重要的是……甲子堤坝的看守人,为什么会都不见了。”
谢久恒将重明的话记在心里,心想这件事他怕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由着底下人去办了。
等谢久恒带着孙谦离开了,重明才对蒋继学道:“蒋大人,孤三月初入工部观政时,安尚书让孤看了去年的河道图,当时派了庄晓先生的女儿庄笙助我,后来也是庄笙发现江城的河道图不对劲,在工部江城河道图上并无甲子堤坝,蒋大人,你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蒋继学听得冷汗直冒:“殿下,河道图在递到工部之前,下官是检查过的,那个时候河道图是没有问题的。”
重明这话确实有试探蒋继学的意思,见蒋继学虽然慌张但并不心虚,心中对蒋继学的信任又多了半分。但是她表面上却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一般情况下,送到工部的河道图应当还有一个摹本留存各州……”
蒋继学立马行礼:“下官这就去把摹本找出来。”
等到这里只剩下重明和孤鹜了,重明这才看向跪在下面的越梁。
重明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了越梁一会,而后径直走了。
越梁已经想好了将刺杀的事情说成文氏是幕后主使,或者直接说是皇长子下的命令,但是却没有想到重明什么都没有问,直接就走了。
他心中不祥的预感更强烈了。
这位殿下……不会连他真正的主子都知道了吧?
…………
因牵连甚广,谢久恒动用了陈郡谢氏的人脉,将甲子堤坝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蒋继学这才知道原来居然还有炸毁甲子堤坝这件事。仔细想过之后就想起来,那天之所以出城,是因为他的夫人与祁在山的夫人相约去城郊道观祈福,他正好无事,就去送夫人出城了。
原本当天他是准备送完夫人就返回江城,但是那天雨势太大,只能在道观借宿一宿。
如此看来,自己这是被当成替罪羊了?
当天可是只有他和夫人一起出城了,他的儿孙们都还在城内,若是甲子堤坝真的被炸毁,那他的儿孙们要丧命,他自己还要给罪魁祸首当替罪羊?
蒋继学年纪不小了,到了这个年纪,心中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孙儿,心中越想越气愤,觉得自己这些年在汉州忍气吞声,结果就换来这样一个结果,既然如此,他不如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镇国公主殿下,好歹给自己的儿孙们留一条出路。
他之前只是投石问路,想到这里,他直接就带上自己收集的证据,在自己心腹的护卫下往重明所住的客院去了。
他留了个心眼,只说了自己要去向重明汇报甲子堤坝相关的后续,的了重明的允许进院子的时候,也用了同样的理由。
重明对他的说辞半信半疑,但是等到蒋继学匆匆进来,直接跪在重明面前的时候,重明就知道她和重明的布置奇效效果了。陈郡谢氏虽然有一定的人脉,但是距离那天晚上也有几天了,有些线索早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在陈郡谢氏查探的过程中,有许多线索是容与暗中引到陈郡谢氏发现的。
这样做一来是将这些线索由皇家暗卫发现变为陈郡谢氏子弟发现,进而人尽皆知,而不是变成秘辛。
二来,自然是因为要让蒋继学自己这件事,蒋继学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相反,蒋继学能稳坐汉州刺史这么久,实际上应当是个十分老奸巨猾的人。只要蒋继学自己得到这些线索,很容易就能得出,背后的人其实是在用他当替罪羊。
蒋继学其人,让他当替罪羊他可能不会在乎,但是让他当替罪羊还不管他的子孙,蒋继学怕是并不能接受。
这是重明这些天在刺史府观察到的。
蒋继学在面对公务时,实则并不十分上心,但是教育孩子上却十分上心,甚至每三天会专门抽出来一个下午来考校接个孙子的功课,孙女孙儿都是一样的待遇。
只是蒋继学拿出来的东西,让重明大为震惊:“蒋大人……这些,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