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章 知意楼
重明和孤鹜跟着疏影一路到了知意楼临河的角门,看着疏影从角门进去,不一会儿二楼一处原本暗着的窗子亮了起来。
这是知意楼的后院,夜晚十分安静,同喧闹的金水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重明看了眼孤鹜,孤鹜便带着重明悄无声息的摸到了那处亮灯的房间的顶上,重明和孤鹜一人掀了一块房顶的瓦片,向里面看去。
里面的声音隐隐约约听不真切,重明正准备示意孤鹜去窗边听,就感觉另外两道人影轻飘飘的落在了自己不远处,孤鹜霎时间紧张起来,将重明护在身后。
重明抬头一看,却见对面的两人也十分紧张且不知所措,然而其中一人与重明四目相对之下,却直接解开了面巾,黑色的面巾解开,重明才知道方才的熟悉之感是怎么回事。
这两个人正是容与和邱凌。
重明唯恐四个人待在房顶上太明显,示意孤鹜去窗边偷听。容与显然也有同样的担心,因此也让邱凌下去了。
容与悄无声息的离重明近了些,用气音问重明:“殿下怎么在这里?”
重明也用气音回答:“无意中看到了曾在母后身边的疏影。”
重明的回答没头没尾,但是无疑表明这个疏影十分有问题,此时也不好再多问,便低头去看屋内的情况。
虽然重明和容与收到的消息都是今天晚上是两方会面,实际上这屋里却是有三个人。
除了一个看上去三十左右的女子,剩下的两人皆是男子。
实则以重明的武功是能勉强听到里面在说什么的。
里面的正是一个男子在说话:“你怎么也来了?是你家主子有什么吩咐吗?”语气十分恭敬。
回话的是疏影:“并没有什么吩咐,只是我家主人派我来提醒两位,盛京中新增加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十分神秘,我家主人让我来提醒二位,莫要轻举妄动。”
另一个男子语气听上去有些不悦:“什么叫莫要轻举妄动?眼下的情况,我家主子必须尽快回国。”
仅这一段话,重明就明白了这三人的身份。
第一个说话的男子大抵是文家的人,而疏影则是另一方势力的人,这个势力想是已经察觉到了自己最近的动静,但是却没有提醒文家汾阳文氏的事情是盛京中新势力所为,也就是说,对方对自己的势力了解的尚且不多,并且并没有查到汾阳那边去。
而这最后说话的这个人,想来就是赵禹的人。
疏影的回答并没有什么不悦,只是道:“话已至此,主人还说,若是你们执意如此做,他会暗中助你们,所以主人要知道你们的全部计划。”
重明更加聚精会神的想要听到,然而这个时候三人声音更低,重明也猛然察觉到周围有人过来,面上却还是一脸的无知无觉。容与见重明如此,正在想要不要带重明离开,孤鹜便闪身过来低声道:“殿下,有人。”说罢,便也不等重明反应,直接就抱起重明匆匆离开了。
容与心中尚有疑惑未解除,又担心重明出事,带着邱凌也跟了上去。
几人绕着安平坊绕了一大圈,确定并没有被发现,重明才要求孤鹜把她换成背的——被孤鹜抱着和容与说话,这也太奇怪了。
待到孤鹜将重明背好,重明方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恕学生失礼,先生若是有疑问,学生在安乐坊四方楼定了地方,不如去四方楼详谈?”容与想了想,便同意了。
几人没急着去四方楼,而是找了处地方将自己打理一番,重明又成了之前的小公子,容与则要大方许多,只做了平时的装扮,从安乐坊入口处一路闲逛到了四方楼。到了四方楼,重明拿了四方楼特制的木牌出来,便有小二领着重明等人去之前订好的雅间。
但是等到小二一路带着重明上了四方楼的四楼,容与才反应过来,惊讶道:“这四方楼……”
重明请容与进了房间,一边烹茶一边道:“是学生的。”容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还是觉得私底下重明也叫他先生是实在奇怪:“你我本就不算是正经师生,不必时时自称学生。”
重明闻言顿了顿,轻咳两声道:“容公子有什么疑惑尽可以问。”其实她也觉得叫容与老师有些奇怪,虽然容与年长她八岁,但是有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在,重明始终觉得容与与她是同龄人。
容与沉思了一会儿,却觉得不好开口。
疏影既然曾经是皇后的人,那么有关疏影的事情就是皇家秘辛,他打听不得。至于文家和姜国,若是问了重明,又怎么解释自己今晚为什么也出现在了安平坊?
他想了想,最后只问重明:“殿下此次出宫,是经过圣上首肯的吗?”
这实在是个不痛不痒的问题,更没有隐瞒的必要,重明自然如实相告:“父皇自然是知晓的。”容与闻言便放心了,想了想道:“方才几人所言,想来是姜国的三皇子赵禹想要返回姜国,此事事关重大,殿下务必要将此事告诉圣上。”
重明有些心不在焉,嗯了一声之后再无下文,场面一时便有些尴尬。
不一会儿孤鹜端了几碟精致小菜和容易消化的粥进来,重明这才回神,笑道:“今夜倒是很巧。”
能不巧吗,这都能遇到一起?
这话容与听着舒服,十分自觉道:“殿下放心,今晚的事情,臣不会告诉任何人。”
有容与这句话,重明也放下心来,转而道:“前几日在宫中藏书阁看书,偶然间翻到一本游记,看了几页之后发现十分有趣,看了署名是叫‘亭之’,是亭台楼阁的亭,之乎者也的之,又偶然间知道容公子的字是庭芝,不知道……”
容与闻言笑得十分坦然:“不敢隐瞒殿下,这本游记正是臣三年前出门游学时所写,当时在外为了方便,化名亭之,加冠取字时,家父知道了这个化名,便取了同音的‘庭芝’做字,是庭中芝兰的庭芝。”
所以……容与就是前世给她送信的那个“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