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阿鸾
作者:一颗粽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3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早产
——此生、此罪,万死难赎!
于血淋淋的梦中惊醒,那犹如从深渊中发出的咒怨尚且在耳边回荡。
重明的额头上密密的出了一层的汗水,心跳的飞快,双颊绯红,唇色却是苍白无比。抬手按住心口,撩开如烟如雾的纱幔。她并不想让人进来侍候,自己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水已经全然凉了,一口喝下去直直的凉进了心里。
心绪稍平,重明再倒了一杯水,方才递到唇边,外面忽然传来一声焦急的低语:“殿下醒了吗?”门外守着的宫女回道:“刚醒——”
“何事?进来回话。”重明索性坐下,扬声让人进来说话。
门被打开,有人恭敬的进来,行着礼在纱帘后回话:“回殿下,长乐宫传来消息,皇后娘娘那边发动了。”
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重明有些怔松的坐在那里,却也没有怔松多久,瞬息就反应过来,心中顿时大喜,紧接着反应过来母后这一胎并不足月,心中顿时不安起来,忙起身道:“更衣。”
立刻有侍女捧着衣物过来,重明伸展开双臂,心中思绪万千,口中不自觉询问事情的始末:“母后那边情况如何?”刚刚回话的侍女神色有些凝重:“回殿下,皇后娘娘那边昨晚夜里就已经发动了,但一直到刚才才有消息传过来……”
重明神色一凝,打住侍女预备给她上妆和挽发的动作,只将头发随意用了一根簪子固定,就带着人往殿外去。
外面天气十分阴沉,暗沉沉的云遮天蔽日,秋日的凉风此时带了些寒意,正是风雨欲来的情景。重明方才皱了眉头,她身边贴身伺候的落霞就匆匆赶出来,为重明披上了披风,递了伞给旁边的小侍女:“殿下纵然焦急皇后娘娘,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重明颔首:“留你在这里将昌宁别业打点好,尽快带着剩下的人回宫,有什么事情长天会传消息出来。”落霞恭敬行礼:“是,奴婢明白了。”说话间,已经有人牵马过来,重明便也不再多言,翻身上马,带着一小队侍卫眨眼间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落霞行礼的动作未变,瞬息间又有三队同重明一样的队伍离开昌宁别业。
马蹄声渐渐消弭,萧索山林中,秋风乍起,寒意顿生。
…………
昌宁别业是重明回京的折子递到盛京后皇帝龙颜大悦赏下来的,坐落于太乙山下,乃是本朝开国园林大师所建,借助太乙山自身的风景依势而为,风景秀美而不失大气,光是天然温泉就有五处,在所有的皇家别业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从昌宁别业一路往西 ,入盛京东边的通化门,再过两条街就是大庆朝皇宫兴庆门,兴庆门后便是宫中唯一可以纵马而入的宣阳道,唯有手持圣上金牌或者手令才能进入。
虽然来往的人很少,但是这里的防范之严却是所有宫门之最。
秋日的雨寒意入骨,重明却心火难平,一路策马而来,被秋雨淋了一身。停在兴庆门前的时候,发丝凌乱,脸色苍白,一身衣服更是乱糟糟的。这样的形容,自然是被守着宫门的禁军拦了下来。
重明并不计较,只拽下腰间的玉牌抛给拦路的禁军。那禁军眼睛倒是毒,一眼就看出那玉牌用料极好,眼皮狂跳的接住,再定睛一看,玉牌乃是用一块上好的白玉雕刻而成,质地温润细腻,没有一丝杂色,一面是一只雕刻的栩栩如生的九尾凤凰,另一面却只有两个篆体的字:昭阳。
禁军一惊,忙一边行礼一边给同伴使眼色行了大礼:“参见昭阳殿下!”
重明颔首:“平身。”那禁军连忙起身,双手奉上玉牌,待重明拿回去之后,打了个手势:“放行。”
重明看了眼这个禁军,并不多说话,带着身后的人打马进了宣阳道。
自宣阳道纵马入宫,最多一刻钟,就能到长乐宫门口。站在长乐宫正门向北看,就能看到长乐宫正殿未央殿。
此时的未央殿,虽然忙乱但却有序,宫人脚步匆匆,乍然看到一身狼狈的重明进来,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重明六岁的时候往蜀州为国祈福,到如今已经有七年了,与小时候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这会儿又是一副淋成落汤鸡的狼狈模样,想来长乐宫的宫人里认识重明的也没有几个。
倒是有几个年长的心思活络的宫人注意到重明与皇后有六七分相似的容貌时大着胆子道:“奴婢见过公主殿下。”
重明颔首,任由长天将湿透了的斗篷脱下帮自己整理仪容,温声道:“不必管本宫,去忙自己的便是。”说完,就带着人往内殿去。
刚进内殿,就听到助产嬷嬷有些慌乱的声音:“御医怎么还没到?催产汤好了没?参片呢?”连续几个问题下来,原本在里面的几个宫人陆陆续续出来,急匆匆的就出了长乐殿,内殿里竟然渐渐就安静了下来。
重明眉头一皱,看了一眼秋水。秋水会意,同孤鹜一起当先往内室而去。
一进内殿,秋水就发现给皇后接生的助产嬷嬷的动作有问题。
她疾步上去一把揪住助产嬷嬷,到了床前才发现屋子里的味道也十分奇怪,转头看见一边铜盆里放着艾草的残渣,她眼光微闪,长天就上前将那铜盆好好收了。
孤鹜也上前将接生的嬷嬷压住,一个手刀将人劈晕,点穴之后捆好丢在一旁。
秋水便再也不管屋内其他人,只认真地看皇后眼下的状态。皇后此时已经萎靡不振,眼看就要脱力昏睡过去。秋水忙道:“殿下,娘娘不能睡。”重明听得这话,再也无法维持一路上的冷静,想到前世难产而亡的母后此刻正在经历同前世一样的事情,第一次悔恨自己远走蜀州的决定。
前世也是在自己十三岁的这一年,原本就油尽灯枯的母后怀了一胎,母后不顾自己的身体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最终在生产时香消玉殒。前世的十三岁到二十岁,今生的六岁到十三岁,十四年,整整十四年,重明觉得自己都快要记不清母后长什么样了
重明走到到床边蹲下,看着头发都被汗水濡湿的皇后,鼻头不由一酸,眼眶微微发红,将皇后的手攥在手里并贴到自己的脸上,开口时不自觉已经带了几分哽咽:“母后……母后,阿鸾回来了,阿鸾回来了,您睁开眼睛看看阿鸾。母后……”
皇后意识模糊间迷迷蒙蒙的听到自己牵挂了七年的女儿在喊自己,掌心的脸颊上滚落的泪水烫的她心头一阵慌乱。
——阿鸾?是阿鸾吗?
阿鸾……母后还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桂花糕,知道你今天回来,让御膳房备了许多呢……阿鸾啊……她的阿鸾啊……
她仿佛看到那个软软的像个糯米团子似的小姑娘,她抬着头看她,为了一块桂花糕同她撒娇,不停的摇着她的胳膊,声音软软糯糯的,全然一团孩子气。她好想再抱抱她,和她的阿鸾说不要怕,母后会一直都在……
可是她知道,她陪不了她的阿鸾一辈子。
有什么东西在拽着她下坠,下面的黑暗无穷无尽,像是猛兽张开的血盆大口,正在吞噬她。她已经挣扎许久了,可是……好疼啊……好累啊
她似乎,要坚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