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作者:枠罗汉 | 分类:历史 | 字数:5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3章 大军过江
“。。。以后带兵打仗就全靠你了。”
朱棣看着朱高煦远去的背影,还是把自己没说完的话轻声说了出来。这个儿子非常像他,一样的勇武,一样的长于军事,一上战场就兴奋异常。
如果朱棣还能够继续当塞外边陲的王爷,他真的有可能把朱高煦推到燕王世子的位子上去,毕竟无论谁继承了燕王的爵位,都要为了国家冲锋陷阵,去抵挡塞外来犯之敌。
“可惜。。。”朱棣恋恋不舍的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现在他争得已经不是燕王的位置,而是那个大明朝至高无上,背负着黎民苍生的宝座。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可就不能满脑子打打杀杀了。
盛庸正在南岸兴奋的对燕军大开杀戒,根本没有注意到,朱高煦率领的突击队伍已经从上游悄悄的渡过了河,此时正在向狼一样潜伏在自己的身后。
“等一会儿,我只要喊冲锋,张七条和朴老九你们两个,就带着你们的人,从两边绕过去吸引盛庸那小子的注意力,剩下的人,跟着爷我直冲他的军旗。记住了,只要一冲起来,你们什么都不要顾,给我紧紧的盯着盛庸。不管发生什么,哪怕我从马上掉下来了你们眼睛就不要眨,就给我往死里追着盛庸打。打赢了今天晚上每人一坛黄云露。打输了就他妈干脆别回来见我!听明白了吗?”朱高煦一边看着盛庸,一边对着手下布置着战术。
“明白了!”朱高煦的手下一起低声回答道。
“好,准备。。。冲啊!”朱高煦看到盛庸的部队突然因为轻敌,出现了一丝混乱,等待许久的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杀!。。。”燕军的将士们杀声震天,随着朱高煦从盛庸的身后冲了出来。
还沉浸在杀戮的快感中的盛庸听到背后的喊杀声,当时吓得一激灵。“难道燕军已经偷偷渡河了?”疑惑的他转过了头,一眼就看到了手持银枪直奔他而来的朱高煦。
“拦住他,快拦住他,火器兵把枪口都调过来,打这些偷袭的燕军!”盛庸的反应很快,马上意识到这是燕军包抄的部队,高喊着让自己的手下开展防御。
可惜朱高煦的速度实在太快了,火器刚刚调整了方向,他就已经冲到了京军的面前。盛庸眼睁睁的看着面目狰狞的朱高煦一枪挑倒一个自己亲兵,然后连停都没停,直奔着他而来。
“坏了,这些人的目标是我!”盛庸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呼叫自己的亲兵。可是在混乱的战场上,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
京军的士兵也发现了朱高煦的战术,连忙不断地向着盛庸靠拢,试图拦住朱高煦的攻击。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朱高煦和跟在他身后的这些燕军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刀子砍到身上连看都不看,眼睛只盯着他们的主将盛庸。那神情就和看到了猎物的野狼一样,让人毛骨悚然。
“盛庸,你小子今天死定了!”朱高煦嗷嗷叫着冲了上来,举枪就朝着盛庸刺去。
盛庸身子一侧,堪堪躲过了这一枪。但是面颊还是被枪尖划破,一股腥咸的血液流了下来。
盛庸用手捂着脸,明白今天这是遇到跟自己死磕的硬茬子了。一时也忘了自己的指挥位置,连忙操起兵器和朱高煦战在了一处。
主将下场肉搏了,没人在指挥位置上,京军一下就失去了主心骨,南岸的防守强度一下大减。朱棣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果断命令全军渡河,和朱高煦一起夹击京军,一定要击破这最后一道防线!
奋力一搏的燕军一鼓作气,纷纷度过长江,冲到岸上和京军厮杀了起来。京军马上就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难境地。
就算到了这个境地,盛庸依然不愧是一名猛将,他竟然一边和朱高煦大战,一边抽空还指挥自己的部队不断收缩防御阵型,燕军竟一时也不能突破京军的阵地。
这种僵持的局面直到燕军的绝对主力幽燕骑乘坐着舢板度过江面才被打破,重型骑兵的加入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幽燕骑挥舞着手中的神铳纷纷冲进了京军的队列里,很快就在防线上撕开了一条条的口子。身后的燕军步兵一拥而上,很快就把京军分割包围了起来。
盛庸眼见得自己的防线已破,只能无奈的鸣金收拢自己的残兵,自己亲自带着亲兵留在最后压阵厮杀,才勉强突围,向着镇江方向退去。
面对退却的盛庸,朱棣并没有过多的追杀,而是抓紧时间让自己的部队和辎重过江,尽快休息恢复精力。他知道,只要过了长江,就不用急于一时了,眼下不管是盛庸还是任何人,哪怕是建文帝亲自前来,都无法阻止他进兵的脚步了。
但是处于谨慎的考虑,晚饭过后,朱棣还是坚持勘察了附近的地形,对兵营进行了巡视。做完这一切,他脱下了盔甲,坐在自己的帐篷中,沉思了起来。
“殿下。。。”张玉来找朱棣议事,却刚好看到朱棣正在看着帐中的火盆发呆。连忙准备退出去。
“世美?你来了?进来坐吧。”朱棣的声音中透着疲惫。
“殿下,您今天恶战了一天,也甚是疲惫了,不如今日就姑且把战事放上一放早日休息,我明日再来,也便耽误不了什么。”张玉看着朱棣眼中的根根血丝,好心的劝到。
“孤没事儿,只是有些晃神罢了。世美你来的正好,孤刚才刚好想到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一番。”朱棣摇摇头,示意张玉坐下。
两人一直说到夜半时分。张玉从朱棣的营帐中走出来之后,并没有返回自己的营帐,而是叫上了两名亲兵,从马厩中挑了几批骏马,连夜疾驰而去。
接连遭到失败的盛庸垂头丧气的退到了镇江边上的高资港,这里紧邻江边,是前往南京的咽喉水道。彼时,还有一只水师也一直在这里来回巡逻,正好可以和盛庸的部队互为犄角,彼此守望相助。盛庸坚信自己在这里还是可以挡住朱棣的军队一些时日的。
盛庸再次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应天城内。冷汗直冒的建文帝赶忙招来了自己唯一的依靠,方孝儒。
“老师,朕看盛庸也已经抵挡不住燕逆了。朕的罪己诏已经传发许久,各地勤王之师却渺无音讯。黄卿他们出京募兵也已经有不少时日了,响应者也是寥寥。现在这般情景,朕已不知如何是好?”方孝儒刚一进乾清宫,还未来得及行礼,建文帝就着急的问道。
“陛下,臣以为不必惊慌,长江可抵二十万兵!”方孝儒自信的朗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