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 分类:现言 | 字数:29.5万

第65章 历史反思

书名: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字数:1342 更新时间:2024-11-16 11:49:16

战国时,卫人商鞅来到秦国,对孝公大谈富国强兵的策略。从而得到孝公的重用,得以总揽大权,实行变法。

商鞅新法苟克残酷,一次因民众没遵新法,就把七八百人全部杀戮,可见其残忍。

后与魏国打仗,商鞅又卑鄙的欺骗老友,以诡诈取胜而邀功受赏。又与人谈论他与五大夫百里奚谁贤?人言五大夫是仁义贤良的大夫,以宽仁贤惠而使秦国国富民殷,使穆公称霸西戎,成为西方伯主。而君以刻毒之法役使国民,又诈赢于魏,虽有功而不可与五大夫相比。鞅不以为然,不知道得罪于天下,尚渐恃功自傲,反欲投奔别国。

秦太子早先时就与他有隙,又有人告发他有叛逆情状,所以立即派人去追捕。商鞅逃到关上欲走,守关人言商君立法太苟,无他令谁也不可放过。终困于自己所立之法而被擒,又他创立了一种残酷刑法,既是五马分尸,行刑的时候正好用在自己的身上。行刑那天,万民争食其肉,以泄父母兄弟被其残害的愤恨。

秦赵长平之战时,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口若悬河。赵母言其父在时曾言,不可用赵括为将 ,否则必会害了赵国。其父能与士卒同甘共苦,能听人建议,有奖赏时不敢独用,而是分给所有将士,从而兵将齐心,战胜敌国。而赵括有赏时从不与人分享,只是自己享用,不管别人死活。又骄傲自大,不听众人意见,所以我想赵括为将赵国必会吃亏。

赵王不听,赵母恳求若用赵括,打了败仗不得加罪于赵氏族人,赵王许之。结果赵王重用了赵括,遂造成长平之战赵国失利,赵括自己阵亡不说,四十万赵军被迫投降秦军。

秦将武安君白起疑赵卒太多不好治理,以系白布为号,见不裹白布的赵军降卒就杀。夜间赵卒不知何故而惨遭杀害,致使赵军血流成河,尸体堆积了整个山谷,也就是现在山西的阳谷。只有百十个年龄很小的赵卒被放回,也只是为了去给赵国报信,让赵国惧怕。以致赵国民众哀声遍野,妻子哭丈夫,儿子哭父亲,弟哭兄,母哭子,姐哭弟。国内壮丁尽死,只剩些老弱妇孺,赵国几至灭亡。

赵母言吾早知道有今日,赵括出征时,老身已虽生犹死。赵王因有言在先,不但没有加罪赵氏族人,反给了赵母一些赏赐。

再说白起,四十万赵卒以降,而行杀戮,于心何忍?似这等只为一己私欲,而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人。虽然立了大功,必不久长。所以后来遭应侯嫉妒,以言惑秦王,秦王赐白起死。起言我有功于国,令六国胆寒,有何罪而加吾死?后叹言,四十万赵军降卒有何罪?而吾坑杀之。我死有余辜所以自杀。

还有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攻下一座城,竟残暴的屠城,所以有乌江自刎,也是死不足惜,兵败身死也是理所当然。

记得清史演义中,李鸿章重用洋人为将,太平军万余众已经投降了,而被他们杀戮殆尽。洋人都非常不忍,与他们据理力争,说是杀降不义。

后李鸿章与德军主帅俾斯麦讨论作战心得 ,说自己杀敌多少?俾斯麦说我们只言杀外敌多少?而阁下杀得是本国同族人,不算本领。不知道李鸿章有没有惭愧,不论是本族人,还是外族外国人都是人,人命至贵,诺比千金。只要把那些制造祸乱仇杀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就可以了,别的人可免则免,怎能因自己一时的不良情绪而致万千人活生生的生命于不顾,真是有违上天好生之德。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惨绝人寰,残酷无情,灭绝人性,不尊重生命,视他人生命为草苋随意妄杀无辜者,只会内伤天理阴德,外结仇怨,想功成身退不容易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