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 分类:现言 | 字数:29.5万

第40章 寻梦黄土地之陕北

书名:我的随感录之生命的足迹 作者:随心随缘阿锋 字数:1927 更新时间:2024-11-16 11:49:16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所以我爱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爱故乡的人们,更爱故乡的历史文化。

从最远的吕布貂蝉说起,传说吕布是绥德人,貂蝉是米脂人,所以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说法。我不知道这是谣传还是真的,也无须去考证,毕竟米脂有貂蝉洞,应该是真的了。

接着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大夏国,都城是靖边的统万城,所以匈奴的最后一个都城也就是靖边的统万城了,而中国最后的匈奴也就融入了陕北这片土地里。

据说赫连勃勃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一意的提拔他,重用他,后来把女儿也嫁给了他。他却因为野心太大,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岳父,野心勃勃的想要统一万座城邦。他答应说要为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鲜卑莫愁建一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所以当时的统万城可以说和长安媲美。相反也说明它的建造是异常严酷的,让多少人家破人亡,耗尽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而鲜卑莫愁却郁郁而死,只留下那个负心的男人赫连勃勃空自长叹。

隋时,隋大兴的设计者和督建大师宇文恺是靖边人。据史书载隋炀帝很赏识他,出行时用的是他设计的可以移动拆卸的行宫,同时他也参加了东都洛阳的建造。

再就是宋朝了,杨家将的杨继业是神木人,佘太君赛华是府谷人。西夏王朝的创立者李继迁,以及夏王李元昊等都是横山人;韩世忠,绥德人;虞允文,清涧人。至明代,李自成闯王是米脂人,也有一说是横山人,也许是那时的区域划分与现在有所不同吧!张献忠是定边人。

李张二人据明史记载,确实是杀人如麻的强盗,罪恶滔天,不足一提。但现代很多人都认为他是英雄,那就是说也不尽然,自有其可取之处。

至于近现代的两党时期,不论是民国的创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陕北都是一片革命热土。涌现出刘志丹,谢子长,高岗,李子洲,等革命先烈,为了纪念他们,中央把原来的保安县改作志丹县,安定县改作子长县。子洲县也自然是为了纪念李子洲先生。

陕北古代是边塞,先后居住过犬戎族,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党项族和蒙古人。历史上就是中原民族与草原各族冲突和交接的地方,所以有塞上三边的靖边,定边,安边;有安定,安塞,保安的护边安民;也有绥德的绥之以德,就是对边远地区的人施以仁德,感化他们。

战国时魏国在陕北地区设立了三个郡,西河郡,上郡,北地郡,而榆林的大部应该属于上郡吧!战国时本属于魏国,为秦所夺,后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与太子扶苏驻守上郡。

横山古称怀远,也是怀柔远人的意思;神木是云川,银城,也是麟州;米脂是银州;绥德是绥州也是名州。延安应该是延州,肤施。

明初明朝战胜了北方的北元势力,取得了陕北以及北部鄂尔多斯一代的广大地区,后来天气变冷,又弃了东胜卫。经过战争蹂躏,边境地区留下来的人少,明朝政府需要开发治理这片土地,所以组织全国各地的人去移民陕北。

洪武年间,就是朱元璋建国的年号,也就是在山西的大槐树那个渡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又是以山西各地的晋人为主,当然不止这一次的移民,以后也有多次的移民风潮,移民运动的。因此陕北人的远祖有很多都是从山西移民过来的,所以陕北的语言也是属于晋系方言,也就是山西方言系列的语言。不但陕北的语言属于晋系方言,就是内蒙古的呼包鄂地区的语言也是属于晋系方言,因为那里的人的先祖又大部分是陕西人,山西人走过去的,而走过去的陕西人又是以陕北人为主的。

近代晚清时有陕西回民叛乱,到处流窜,烧杀抢掠,使得延安地区倍受摧残。我去过靖边旧城,看过那里的石碑上有史料记载,说是回民军攻下了当时靖边县衙的旧城。也曾看过清史演义,说清朝派左宗棠到陕甘这边剿灭回民叛军。左宗棠说动了当时靖边柠条梁一带的土匪匪首共同对付叛回,最终剿灭了他们。而土匪头领也竟然死心塌地的跟随了左宗棠,做他的手下去了。

因为延安人民惨遭杀戮,十室九空,土地荒芜,因此榆林各处的人都争先恐后的下老山,过去占地,各县都有。所以说延安人有很多都是那时候的榆林人走下去的。

现在的陕北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发展还是挺快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陕北的文化如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方言也在一天天的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陕北民歌又与山西民歌,山曲和内蒙的二人台,同属于黄河民歌系列,所以晋陕蒙交接地区的语言的口音声调都近乎的相似相同,民歌的曲调更是相近,甚至有些歌曲都难以区分出它的出处。

就以陕北民歌来说,兰花花,三十里铺说的是绥德米脂;东方红是佳县一个农民创作的;走三边说靖定边的;打酸枣可能是说神木的;五哥牧羊是流行于榆林的;横山下来些游击队则可能是说横山的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陕北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们认识,也会有更多的人们来认识陕北。

我不是史学家,说的是有一些错误遗漏的,请各位朋友谅解指正了,初心还是尽量尊重历史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