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逃荒路,自带空间全家宠
作者:古十叶 | 分类:古言 | 字数: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9章 算筹
“你帮我们拿回去……”
李正如看了一下,大家都还要忙,就苏元元和五妹没事做。
“苏元元,你和我五妹带着他先将这田鳝拿回去给我毑婆呗。”
“为什么是我?”
“你这不是闲着吗?你又不用干活。”
“我看你也闲着呀,你怎么不领他回去。”
“谁说我闲着的,我还要给大家登记呢。”
“那我也忙……”
大家看着苏元元,你能有什么忙的。
察觉到大伙的目光。
“我要监督你们干活……”
……
你不想回去也不用找这么一个理由吧。
最后还是四丫过来陪着赖子拿着那条蛇回去。
慢慢开始有学生拔到了不少他们要的草和果子,而李正如也开始忙起来,只见每收一人的草和果子,李正如就掏出个本子,在本子上画了一张表格,将每种草和果子的名字填上去,又问他们名字,然后登记下来。
学生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小女娃,她是村学里最小的那两个的其中一个,听说才五岁。
五岁,五岁的时候他们能干嘛,又看向在一旁已经蹲在地上玩起来的李正华,应该就像这个小女娃这样,只会玩吧。
可是这个小女娃居然会写字了!
有些见李正如在本子上画了一横后也只是感叹一下就赶紧忙继续拔草或找果子去了,有些交了草和果子之后就站在旁边讨论着。
“看,这小女娃这么厉害,居然会写那么多字……”
“是呢,听说那秀才爷是她毑公。”
“这么小就已经会写字了,是不是她一出生就开始识字?”
“不会吧,你没见过那些刚出生的娃,饿了就哭,吃饱了就睡,怎么可能一出生就开始识字……”
“那是你,所以你到现在都还一个字都不认识。”
“说得好像你已经识字了一样,你和我还不是一样,大字不识一个。”
“我肯定会比你更快学会。”
“吹牛皮你就最厉害,就你这样,我看我学会了你都还只会吹……”
“哎呀,你们别吵了,你们看她写字写得那么快,说不准还真跟我们不一样,真的一出生她家就开始教她读书识字了……”
李正如在旁边听得啼笑皆非。
不是,你们议论人时,能不能走远一点,说话声音小一点,她想装作听不见都不行。而且她又不是哪吒,生下来就会跑会跳,还生下就会读书识字,神童也没这么厉害,那得是在娘胎里就开始学才行。
“这识字很容易的,其实我五妹也认识几个字呢。”
很满意地看到在议论她的那几个同学皆停了下来看着她。
“她还没满五岁,比我还小一点,还是这几个月才开始认字的……”
李正如笑眯眯地冲着还在研究她的那些同学们说。
“五妹,过来,告诉这些大哥哥姐姐们,你都认识什么字了。”
看被她打断,又明显不相信她的话的同学们,李正如招手喊旁边的李正华过来。
李正华听了四姐的话,从地上站了起来,手上还沾满了泥巴。
只见她掰着小小手指,一个个地数着。
“我认识了人字、之字、大字、上字、下字……”
一个巴掌数不完,十个手指数一起数,十个手指数完了,两个巴掌轮着数,都是一些简单的,笔画又少的常用字。
其他的同学都听得目瞪口呆的,连不到五岁的小女娃都认识这么多字了吗?
“你看,我五妹才开始识字几个月就认识这么多字了,你们也行的,等你们慢慢开始识字了,就知道,其实识字很容易的……”
“你是说她才开始认字几个月就已经认得这么多字了?”
那几个同学不信,识字这么容易吗?
容易吗?当然不容易。
就像李正如现在本子上记的那些人的名字,用的全都是简体字,繁体字,她也不会写呀。作为一个现代人,天天对着手机和电脑,别说繁体字了,很多人出来工作后,也一样提笔忘字写错字。
但她也不怕,她现在才五岁,哪怕是毑公看了,也只会觉得是她年纪小,还记不住字的笔画,写错别字而已。
识字写字是个长远艰巨的学习过程,但她不能一上来就打击同学们的信心不是。
而此时,也有几个妇人孩子过来看村学里的学生们是怎么样勤工俭学的。
刚开始,他们还在李家的田地外面的畦径上围着看。后来又觉得太远了看不清楚,慢慢就已经有人走下来,围到李正如后面去。
他们已经发现了学生们都是将手上的草和果子都交到这边来,然后这小女娃就拿个小本子在那记。
同学们拔草的摘果子的,也越来越有经验,随着大家进度的推进,有时会一下几个人过来一起交草和果子,富、吉、贵三人忙不过来时,李正如会过去指挥安排大家排队一个一个来。
苏元元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捡起了李正如放在草堆中的小本子。
第129章 算筹
本子上记录着每个人交上来的各种中草药数量和已清理好的田地块数。
李正如记录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画表格,第一行是人名,第一列是每种中草药的名字和块数,格子里直接画正字记录。
但看在苏元元的眼里,就不得了了,这个方法不错,只是不知道是谁教她的。
苏元元当然想不到这是李正如自己画的,看那些人名和中草药名,错别字不少。
李正如见苏元元拿起了自己的册子,倒也不怕,就是苏元元偷看她的本子还指着本子的字笑她写错字让她不太高兴。
你行你来写呀,就知道在旁边看热闹。
她现在还小,写错字不是很正常吗?况且她也没写错字,只是不是繁体字而已。
李正如默默地在心里吐槽并翻了一个白眼。
苏元元眼尖,看见了李正如一脸不服还给了她一个白眼,倒是来了兴致,指着她本子里的错别字。
“你这么记,等会儿他们一走,你还记得谁是谁吗?”
“我自己写的当然记得了,哪怕是错的,那我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字呀。”
随口就将那名字念了出来。
苏元元一想,也对,自己写的字,哪怕是错的,应该也是认识的。
又指着正字问,你这么记,你看得懂吗?数得清吗?
这有什么不懂的!
李正如奇怪地瞄了一眼苏元元。
心底纳闷又回想了一下,平日里还真的没和阿兄阿姐们算过东西。
不过她记得她幼儿园大班时就已经学了加减法,这年代早就有九章算术,她这么聪明懂一点基本的加减乘除不过分吧。
“当然看得懂呀,这是我记的,我写的能看不懂吗?”
苏元元一听,随意指了一个空格内的正字们。
“这是多少呀。”
“二十。”
李正如少了一眼,四个正字。
“咦……”
苏元元看了一下自己指的格子,还真对了。
“那这个呢?”
苏元元看了一下,又指了一个格子。
这格子里有九个正字和一个还差一横没完成的正字。
“四十九。”
“你学过算术?”
“这不是很容易吗?”
李正如被苏元元这么一问,反倒是有些迟疑,难道这年代这么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没普及吗?
苏元元看了一眼很是无辜的李正如,随便指了一个格子问站在旁边的妇人。
妇人很是不好意思地看着两个小娃娃,她看不懂呀。
李正如上前,跟妇人解释,一个正字就是五,这里有五个正字,那就是多少?
妇人更不好意思了,她算不明白,见李正如有点急了,蹲地上摆起石子,又数了数,才回答,二十五。
李正如看地上的石子,已经有些无语凝噎了。不是,五个五需要摆石子吗?现代的那些没读过书的小商小贩们,算起账来,比读过书的还要快。
妇人见李正如不说话,还以为自己数错了,又数了一遍,是二十五个呀。
李正如有些艰难地跟那妇人说,没数错,是二十五。我只是奇怪你居然还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还需要算筹来辅助计数。
但又觉得奇怪,还是问了出来,那你去买东西的时候,也要这么算钱吗?
“买东西时可以数文钱呀。”
见李正如不解,妇人也是好脾气地掏出几个文钱。
“像这样,比如我买一个东西需要三文钱。”
妇人数了三个文钱出来。
“我要是买两个。”
妇人数了两次三文钱出来。
此时还有其他人在一旁看着,有人看妇人拿石子计数就嚷嚷着这法子不好。
李正如看完妇人数钱已经对这妇人的计算能力不抱希望了,又看向刚才囔囔的人,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那人掏出一根绳来,给李正如演示了一下结绳。
嗯,看看那人手上的绳子,又看向其他点头的村民,李正如觉得村学可以将数学这门课程尽快添加进来,别的不说,百位以内的加减乘除该学学。
苏元元一脸,我就说吧,你就是觉得过九章算法的表情。
李正吉也走了过来,看苏元元手上的小本子,夸四妹这个记法好,方便又不容易乱。
李正如一听,将刚苏元元问她的问题问她二哥。
“这是二十捆呀,难道不是?”
听李正如这么一问,李正吉还以为自己会错意了,难道这正字不是记数的。
“对呀!”
李正如看向苏元元,你看我二哥也一下就算出来了。
苏元元看李家这对兄妹,这时富和贵也过来了,苏元元随意又指着几个格子问富贵两人,两人也一下就答了出来。
“你们学过九章算术?”
“学过呀。”
他们也是上了几年学了,学过九章算术有什么奇怪的?富吉贵三人皆是不解,难道大户人家不学九章算术?
苏元元看着李家四兄妹,突然笑了,是他想岔了,这小女孩这么小,哪知道什么《九章算术》,但她阿母是秀才爷的女儿平日里可能就已经教给这小女孩简单的算术,这样就说得通了。
李正如也悟了,感情这时期普通民众的计数方法还停留在需要利用算筹辅助的水平上,九章算术是读书人才能接触的。
科技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她似乎应该先将家里人的数学方面的技能开发培养起来。
而围观的村民们则是啧啧称赞。这些外来户的娃儿怎么这么聪明,这么一丁点的小娃儿就已经会写那么多字了,而且他们居然不需要用石子、棍子、绳子就能一下算出数来,可真是太厉害了。
有看到自家小孩的:“你要向他们学习呀,我也不求你像他们那样,你就像这小女娃这么厉害,我那钱就不白花了。”
一边冲着自家娃喊,一边指了指富吉贵三人,最后又指向李正如。在村民眼里,都是一家子出来的,大孩子肯定比小孩子要厉害很多,他也不多求,不指望自家的娃能赶上李家那几个大孩子,但总能赶上这小女娃吧。
“对,对……”
其他的围观的村民们纷纷附和着,没看见自家孩子的,也朝着那些还忙着挖草摘果子的人群喊着,要努力呀,你们赶不上那几个大的孩子,总能赶上这小女娃吧。
几个俨然已经成为别人家孩子的李家四兄妹,皆是无语,你们当着我们的面这样说好吗。
富吉贵三人担心李正如不高兴,让阿奶知道了,他们又得挨批了。
而李正如则满是笑脸地看向那些过来交草和果子的,满脸通红的同学们,边登记边给鼓励他们加油哦。
赶上我?这辈子你们是想也别想了。
听到这还没自己腰高的小女孩喊加油的同学脸更红了,赶上一个小女娃是什么值得赞赏的事情吗?
被家里大人喊话的学生,特别是男同学,一点都不觉得那是鞭策勉励,只觉得羞辱感十分强烈,说向谁学习不好,说向一个小女娃学习,还要赶上那小女孩,那是怎么样的屈辱。
而远处那些家人不在围观人群当中,免于被喊话的同学则是边干活边起哄,哎,你连个小女娃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