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逃荒路,自带空间全家宠
作者:古十叶 | 分类:古言 | 字数: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2章 村学
“先看看,看看各种材料的价钱,我们再估算估算,实在不行,就先将围墙建起来,里面的房子我们自己再随便搭也行。”
茅草木房子,有个好处就是容易搭建,可以随时搭,也可以随时推倒重建,很多人家建房子也不用请人,自己上山砍木头下来,堆到一边,有空的时候自己慢慢将房子一点一点搭起来。
但李老头看过那仙人的房屋的图书之后,他的也长了见识,眼界大开。
木头房子是已经满足不了他。
李老头觉得那些砖石房子才是顶好的,又好看又结实,如果不是听见阿三说的会逾制,他甚至觉得那些围屋土楼十分的不错,大门一关,那些豺狼猛兽,山贼强盗就不得其门而入。
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那碉楼,他看那些碉楼的图片,如果说土楼他还觉得可能不够坚固,不知道会不会容易倒塌,那碉楼就是固若金汤,不怕火不怕水。
在知道不能建高楼会逾制之后,既然不能建高,那就更不能省料,要建得结结实实的。用砖石就非常不错,这砖石就不怕火不怕水,撞也很难撞倒。
不过他也没盖过砖石房子,也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银两,只听说过,这青砖大瓦的房子,都是那些富贵人家才盖得起来。
他们安顿下来后,将王夫人和吴公子的送的谢礼盘点了一下,那王夫人,最后还是送了五十两银子给他们,这五十两银子是现银,可以直接用。那吴公子给的那盒子,装了五张票子,阿如看了之后说,好像是银票,那票子上写着五十两,还需要去那票子上面写的银庄里兑银子,并不能直接用。
到了梁将军这里就出手十分的阔绰,那长孙夫人送给他们一千两现银用作谢礼,可能也因为这银子又多又重,也怕被外人知道出意外,长孙夫人在他们告辞后,才让家将一路护送他们。
那苏田田的二哥,又另外跟长孙夫人讨要了五百两现银,送给他们做谢礼,也是随着车队让家将们护送。
李正如对这年代的银两的购买力并无概念,但是李老头他们在知道吴将军府最后还送他们五十两银子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他们种田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银子,吴将军府送的那五十两银子是净收入,于他们来说都是天大的馅饼了。
到了梁将军这里,他们一开始也不知道会有那么多谢银,直到安顿下来,家将们将那几箱大箱子搬下来给他们放进内屋里,那领队还将李老头拉到一旁,叮嘱让他要看管好,他们打开才看见里面白花花的银子。
李家众人这两天都是懵的,有种天降横财的,被财神爷砸中的感觉。
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那么多的银子。
这么一来,他们就有一千五百五十两银子了,一家子关起门,怎么盘算,都觉得拿来青砖大瓦房是绰绰有余的。
而伍于归和何秀才也收到了长孙夫人的谢银,伍于归的不多,只有五十两,何秀才倒是收到了三百两谢银,而那苏田田的二哥也给何秀才备了一百两银子。
这么一来,几家盘算了一下,李家何家要盖青砖大瓦房的银子是够的,伍家不太够,但李老头想着闺女的遭遇,想着要补偿一下闺女,不够的银子他补上。
那就只剩李大根和骆来宝这块地了。
李大根他们年纪还不大,可以先跟着大伙住。最后决定李大根他们这块地最后动工,有剩余的料就给他们用上,没有先给用泥土夯实了给他们建房子也行的。何况,现在村子里空置的房子非常的多,一时半会不着急建起来。
几家仔细盘算过后,才让李老头做为代表过来找村长。
村长低头想了一下,倒也实在。
“我们这村,还没人建过那青砖大瓦房,也不知道要多少银子。不过,我听那些匠人说,有村子有人造青砖大瓦房,花费了大几十两银子。”
听了牛村长的话,李老头也是心中有数了。
“那,这青砖要到哪去买?和村长您有没有匠人介绍,你也知道我们几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这青砖我也要问问,问了后再告诉你,匠人,你们要几个?”
“你看我们那么多地,最少也要十几二十个吧,就是想村长给介绍些老实能干的,还有不知道这边一般这工钱是怎么算的?”
“你看我们村的这些房子,基本都是自己到那山上砍木头下来自己搭的。建的时候村里人搭把手帮一下忙,不用工钱,搭完请吃个饭就行了。只是你们要建青砖大屋,这活不是随手帮忙递个木头这么简单。”
牛村长沉吟一下,我看那镇上修城墙,一般是二十文钱一天。
这年代的镇,其实是士兵戍守的地方,为了守御需要,都会请附近村子的人帮忙修城墙,这城墙修起来后,又会让人觉得十分的安全,慢慢就会有不少人搬到附近生活,摆摊成集。
“那他们二十文钱一天,是包食还是不包食。”
“不包的,都是自带吃食。”
第92章 村学
李老头在心头盘算了一下,就有了决定。
“牛村长,我想,那我们也付二十文一天,包一餐的吃食,你看这样可不可以?”
牛村长也没想到李老头这么大方,连连点头,当然可以。
“只是我们也有要求,就是这人不能偷懒耍滑。”
这丑话得说在前头,李老头心里估量了一下,现在每天是大太阳的,看起来最近也不会有雨,等牛村长问清楚了,他们去将那砖石买回来,他们家的地方,估摸着要两三个月这房子才能完全建好。
就怕有偷懒耍滑的,为了挣多几天工钱,故意少出力,慢慢做。
牛村长自是知道李老头担心什么,笑着应道,这是自然的,我给你寻些老实勤快的。
将建房子的事情处理好之后,李老头心念一转,又问起牛村长,桃村里有没有私塾。
私塾?
牛村长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才确定自己没听错,李老头问的就是私塾。
穷人家孩子不要说念书了,怎么解决温饱都是一个问题,私塾他们村从来就没有过,而且别说他们村了,邻近的几条村都没有私塾,在他们眼里,能念书的都是大户人家。
李老头一看牛村长那表情就知道,这桃村应该是没有读书人。
“我家那亲家公是个秀才爷……”
“秀才爷!”这下不只是牛村长惊呼出来,连在屋内探头探脑偷听的妇人小孩都失声叫喊出来,又忙捂住嘴巴,生怕外间的李家人听见了。
李老头他们自然是听见了,他们谈论的内容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需要避开人的事,倒是并不在意。就像以前在李村,男人谈事时,那些妇人小孩也是一样会在旁屋偷听。
“是的,我们那亲家公是个货真价实的秀才爷,那是有真材实料的,在县老爷那是有案可查的。”
“这……这么厉害……”
牛村长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李老头突然说出他亲家公是秀才爷是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牛村长,你也看到了,我们家这几户人家有好几个小娃,这些个娃子就跟着我那亲家公秀才爷读书识字,以后哪怕考取不了功名,也能寻些账房的活……”
何秀才本来只想着就教教李家和他自家的几个小孩,后来大家一想,他们现在毕竟在桃村落户了,还是跟桃村村长商量一下,桃村的其他小娃要不要一起读书,如果要的话,那桃村要不要建一个村学,也算是递了个橄榄枝。
李老头来村长打听完建房子的事,想起这事,顺便就帮亲家爷问一下。
“不管村里面的人有没有读书的打算,我那亲家秀才爷他也是要教我们的那几个娃儿。牛村长你也看到了,他家和我们家的娃子加起来也有十几个了,我们是这么想的,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教,村里的其他小孩想学的话,一起教也无妨。
就是如果村里面的娃子也想跟着读书的话,我们就想着村里可不可以拿块地出来,建一个村学,或者腾出几处空房子出来,作为村学学堂。
当然如果村里面的人不学的话也没事,我们几家分的地也够大,我们再多建两间房子自己学。”
牛村长听了李老头的话,心里闪过各种念头,他是知道读书的好处,哪怕考取不到功名,也能到那城里去做个账房,抄抄书给人写写字什么的,也比在家干农活强,轻松挣的钱也多。
但他也知道此事重大,这不是他一人说了算,他也得和其他几户人家商量商量。
李老头对这事倒也不急,村学这事他只是顺便问的,他主要还是打听那木材砖石的价钱,和让村长帮忙找人建房子。
等李老头他们离开后,从内屋走出三个妇人和几个小孩。
三个妇人,一个比较年老,两个年轻一些。
“老头子,你是咋想的?”年老的妇人问。
“什么咋想的?”
“就是那秀才爷~”
牛村长看着老婆子,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老婆子这是什么意思。
“你看,他们那几户人家那么多,我们桃村现在本来人家就少,他们一来就有四户,看他们财大气粗的样子,还有秀才爷,你这村长的位子……”
那老妇说着又看了看老头子,她担心的是那些人家会不会抢了村长的位置,在她看来,有秀才爷,别说村长的位子,估计是里长都做得。
牛村长才反应过来,老婆子担忧的是什么。
“我们桃村就这几户人,这村长位子做不做也罢。”
这是牛村长心里话,如果不是他家闺女也被抢走了,在得知闺女被救后,怕在外面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闺女,他也不会搬回来。
搬回来的这十户人家,大抵都是家中有女娃妇人被抢走,不想在外面被人指指点点,才又搬回来的。
没搬走之前,是他阿爷做的村长,山贼来下山骚扰他们之后,他阿爷刚开始是带众人抵抗的,后来,就被那贼人设了陷阱,将他阿父害了,白头发送黑头发,自那以后,他阿爷整日郁郁寡欢,没两年身子就直况愈下,最后熬不住也去了。
哪怕是这样,那些山贼也还在报复,他家也是第一户被抢的,他闺女也是村里第一个被祸害的。
后来他们家就搬离了桃村,这次回来他也是被赶鸭子上阵,也就做了两年的村长,这村长的位置他倒是不留恋。
那老妇听了老头子话,瞪了一下他。
“那不行,你们家一直都是村长,怎么能把村长让给别人做呢。”
村长虽然不是正经的官,但是在村里非常的好使,其他人家有什么事,都会先来他们家,有事上门一般也不会空着手。
就像今天,如果他家老头子不是村长,那些人也不会带吃食和布给他们,
她都翻看过了,那吃食是布都是顶好的。
李老头他们带的其实也就是馍和麻布,只是今年到处歉收,要交的粮却是一点都不能少,交完粮,所剩无几,他们已经都吃不起白馍了,看李老头他们带过来的馍,又白又大又结实,一个就可管一家人吃。
“你没听那李老头说,那秀才爷想开村学吗?怕是看不上这村长之位。”
牛村长安慰老婆子,他知道老婆子在想什么,不过在他看来,那何秀才还真看不上他这村长的位置。
他以前听他大儿说过,说哪哪的将军要招兵买马,大收有识之士。他那时还问了什么叫有识之士,他大儿说,就是有功名的人,中过秀才的那些,说考中了秀才可以去将军府里做幕僚。
听听,将军府的幕僚,这是他们根本不敢想的,也想象不到的。这何秀才都不愿意做幕僚,自然也是看不上他这个村长的位置的。
老妇看老头子这么笃定,心头大定,只要不是抢他家老头子村长的位置就好。
“那这村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