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作者:404守夜人 | 分类:历史 | 字数:93.4万

第398章 八月时光水灾来

书名: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作者:404守夜人 字数:1229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4:51

八月的时光是慢的,秋意渐浓,过了八月十五,整个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懒散。

这个时间段,笼罩在北方好几个月的干旱终于过去了。

随之而来的是接连不断的大雨。

整个长安阴雨绵绵,原本饥渴的河床快速吸满了水分,渭河和泾河水量逐渐大了起来,已经慢慢淹上河堤。

在接连不断的雨水中,早已被扑杀的蝗灾更是消失不见。

自长安至山东,淮河以东,幽州以南,这片天地中,暴雨如注。

八月十一,内阁小会。

“禀圣人,现已收到四省发来的雨情报告,果如气象监所预测,旱情之后将会迎来水情。”首宰房玄龄道。

李世民看着四省报告,微皱起眉头,一脸愁容。

而后目光扫向李长河。

李长河也微微摇头,他自然知晓老师的意思。

他其实很早就和气象监的李淳风合作过。

而历史上也是如此,山东和长安大旱后不久,暴雨袭来,直接泽国一片。

到了冬季后更惨,寒潮袭来,雪灾连连,不少农作物被严寒冻死。

也是因为严寒,让北境的草原民族雪上加霜,直接冻死牛羊无数。

间接导致其衰败。

话扯远了,回归主题。

如今面临的是水灾。

且看长安,渭河水位暴涨,泾河水位暴涨,严重威胁生活生产。

但幸运的是,在泾河上游北山山脉,早已修筑完善了水利设施,即郑国渠水利枢纽。

在原先的基础上加高加固堤坝,使得储水能力大增。

而后是在秦岭山脉到处修建小的水利设施,进行固水拦水。

渭河上游也是修建了不少水库,还对渭河和泾河进行了加宽加高。

在多种水利设施的修建下,才堪堪让关中地区的水灾减少许多。

不然早已像往年一般,河畔两岸一片汪洋了。

但就算如此,今年的防汛形势依旧严峻。

更怕的是下游。

如今海量的洪水顺着河道汹涌朝着下游而去。

三门峡,洛阳,孟州,开封,菏泽,济南即将面临洪水威胁。

尤其是这些个地方也都在下雨。

这些地方不像现代,已经修筑了很好的防洪设施,黄河大坝也是一节一节的,没有连贯。

加上隋末乱世无人管理,大唐成立后山东地界更是不在其控制下,水文情况糜烂,防洪设施相当拉胯。

而李长河只知晓长安大雨,对于山东地区的雨水估计不够,没想到竟然如此严重,而史书上记载却很少。

这就导致了山东地区的水情十分严重。

如今地方地上来的消息可谓是危险十足。

尤其是东明县长呈上独子奏文,说形势危如累卵。

李世民仔细思考东明县在哪里,而后走向挂着大唐地图的地方。

仔细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个黄河以南的小县。

随即他脸色一变,而后道:“仁心你来看看。”

李长河快速走过来一看,而后脸色也是一变。

两人目光对视。

李世民:“兰。”

李长河:“考。”

没错,东明县就是现代名为兰考县的地方。

而说起兰考县,除了那位名留青史的人,还有一个很难越过去的历史。

那就是历史上兰考处的黄河曾多次决口。

仅仅从元朝到清朝末年,八百年时间,就决口了一百四十多次。

所以当看到东明县长这份奏折,李长河和李世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难道,黄河又要决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