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明月刀
作者:魏江蓉 | 分类:历史 | 字数:49.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章 西夏王联横南齐攻魏,左元帅大意单虎损命
第五十二章 西夏王联横南齐攻魏,左元帅大意单虎损命
玉昌、玉涵率众从汉中直奔南阳,决定先帮炎宁击退南阳之敌,再解虎牢之围,然后大军横扫河南,击退彦师伯,全部占领豫州,从玉昌和左帅看来,单彦师伯的几万兵马,是困不住北魏强兵的,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次大魏面临的,不单是南齐,还有西夏和后凉吐谷浑,而魏朝堂上,帝后之争也导致了这场战局的溃败。
在北魏,西北有夏、凉政权,夏为赫连氏,魏太武帝三次西征,三年才攻下赫连勃的老巢统万城,灭了西夏,但夏王子赫连昌率残部西逃,先奔后凉、魏太武帝追至后凉都城姑臧,逼降了后凉,凉王子和公主慕容雁入朝为质,暂时平定西北之后,北征柔然,后又平灭沮渠蒙逊和库莫奚,统一北方。
北方虽然平灭了北方各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但一些残余势力总想死灰复燃。这中间就有一位心狠手辣的女人,她就是和赫连昌交往密切的沮渠牧建和后燕的宠妃沮渠蒙阴。有人传说言道当时到太武帝攻击夏、凉,就想掳获这位绝色美女,后凉统治者看城破了。唯恐拓跋涛抢占了沮渠蒙阴,放火烧了后宫,并紧锁宫门,让众嫔妃葬身火海,可怜后凉三千佳丽惨死后宫。
沮渠蒙阴被烧伤毁容后,由一位太监段三麻偷偷打开后门,潜出王宫,逃之夭夭。太武帝至死也未能一睹这位绝色美女的芳容。被大火毁容的沮渠蒙阴,用娟纱盖了半面脸,她是巫婆之女,所以经常用巫道蛊惑人,后凉灭后,她潜伏到平城。在平城、柔然、辽西等地象游魂野鬼一样出没,培养了一批死党,组织操控这批死党,除了连横各族没落贵族,还专门干陷害忠良暗杀将才的勾党,妄想通过扰乱魏国的内外朝政,乘机恢复西夏和后凉。尤其恶毒的是,她利用慕容雁和玉昌的感情,让慕容雁插在玉昌玉涵中间,勾引玉昌不算,一直想伺机除掉玉昌,大魏形势处于波谲云诡之中。
现在大魏开始问鼎中原,南齐建立,萧道成北伐本想只做做样子,谁想得到了西夏败逃王子赫连昌的响应,他从西域潜回,联合后凉和夏残余势力,又动员土谷浑藩王松确赞出兵,把大魏西部的少数民族政权联合起来,东西对进,向北魏攻击,而北魏这时,道武帝拓跋寿崩后,权利失衡,文成帝与太后争权,在太后让权之后,新帝主政后,大肆打击道武和冯后权臣,诛杀了冯后最信任的权臣乙浑,引起冯后强烈不满,而此刻皇帝仍要清乙浑余党,其实,现在大魏朝内权力之争,主要的是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之争,是朝廷皇权与地方制权之争,也是贵族与农奴斗争在上层统治阶级斗争中的反映,归根结底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争,中华民族到此时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此危难之际,魏政权危机四伏。
西夏赫连昌组成的联军,先是攻下酒泉,再下定边妄图从天水东下攻取汉中,西夏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与南齐东西对进,攻下汉中后,两军在汉中会师,而魏军派宇文爵元帅北上,守宁夏统万城一线,以阻止西夏收取统万城,恢复旧国,南线由左帅守豫州河南一线,阻南齐北伐,汉中恰恰成了真空,历史上汉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得汉中,得川、得汉中、得中原、失汉中必失川,没有汉中,也无法问鼎中原,前面大魏之所以招抚淮北四州,也是因为手里有了汉中,现在,大魏军队南北两线部署,主力又部署在宇文爵的北伐,魏处于非常被动地位。
玉昌到了南阳前线,正遇彦师伯攻城,玉昌从外杀入,一杆丈八蛇矛枪直奔彦师伯,彦师伯举刀相迎,玉昌言道:“师伯老匹夫,前日我等苦劝你归顺大魏,老儿死抱南朝偏安小朝廷不放,朝天大道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今天让老儿做我枪下之鬼。”“小娃娃,尔等乳臭未干,何敢在老夫面前夸下海口,看老夫大刀,切下你的脑袋。”两人一老一小,战在一处,玉昌从心中敬佩彦师伯,但也恨他愚昧,逆途不知返,一条道走到黑,于是马快枪急,一枪紧似一枪,枪枪直奔要害,而彦老将刀马纯熟,枪来刀迎,枪刺刀劈,与玉昌战八十回合不见分晓,这时,从城内杀出人马,正是炎宁,接玉昌进城,彦师伯引兵回营。
玉昌进了南阳城,听说炎宁已守城月余,南兵一直不退,感觉这样相持对己不利,城中粮草供应早晚会中断,那时城会不攻自破,于是请左帅增兵,解南阳之围,那时,左帅已从冀州调集五万人马,一路解虎牢之围,一路攻南阳之敌,南朝彦师伯和萧余分两路围困虎牢和南阳之际,南齐朝廷又来一纸,言说西夏后凉联军已击败魏军后凉太守马辉,占领了天水,正往汉中进发,要求萧余率部直取汉中,萧余接旨,与檀道济和沈攸之两将商议,以诈败退虎牢之兵,然后诱单文单虎追击,在伏牛山区设伏,除掉单虎,直取汉中,萧余与檀沈计议已定,那时又到阵前叫嚣,单虎不听单文阻劝,开关抡大斧杀来,沈攸之以枪相迎,两人不到三十回合,沈攸之拨马败走,落荒逃入山谷之中,单虎正待追赶檀道济从后杀出,大铲直奔单虎腰部铲来,单虎回大斧击开,这时沈攸之又回杀过来,单虎情知中计,迎战二将乱了方寸,那沈攸之枪快,一枪刺中单虎腰心,可怜一员猛将落下马去,死于枪下,檀道济和沈攸之见除了单虎心中大快,留一部围困虎牢,大部直取汉中,汉中守将是大魏皇族汉中王拓跋烈,此人疾贤妒能,与周边守将不睦,本来凉州太守马辉受西夏王攻击时,马辉向拓跋烈求助,拓跋烈因去年麦秋向凉州太守马辉借麦,马辉未予一粒小麦,拓跋烈对此怀恨,夏凉联军攻天水,拓跋烈以为西夏攻下天水后会北上,恢复统万城,不会南下汉中受死,他哪知西夏已联了齐,两军正合力向汉中围攻过来。
单文在虎牢关中,听单虎阵亡,心血上涌,一口吐出,昏厥过去,他恨左帅迟迟不发兵解虎牢之围,也恨单虎不听劝阻,开城抢来单虎尸体,盛棺入殓,这时左帅援军方到,击退南军,解虎牢之围,单文身体恢复,从失去兄弟的悲伤中缓了过来,建议立即西进,追击南齐攻汉中之敌,切断南齐归路,而左帅却下令南进,解南阳之围,那时夏凉联军已围住汉中,檀沈大军一到,联军齐攻汉中,拓跋烈看汉中难守,弃城北走长安,联军尽占汉中之地,檀道济与赫连昌合守汉中,沈攸之杀回河南,从洛阳直下南阳,在城外与彦师伯会师,欲合攻南阳,那时左帅大军已到,彦师伯自感不敌,引兵退往信阳,南阳虎牢之围已解,但痛失汉中,魏失去了经略中原的前沿。
大军在南阳会师,左帅上表河南大捷,但魏皇并未表彰,反追失汉中之责,要求大军立即西进,夺取汉中,玉昌、玉涵、炎宁等北上,回到虎牢,看望了单文,安慰了单文,对单虎在虎牢牺牲,也是悲痛万分,左帅下令,长孙和炎宁仍守南阳,单文玉武守虎牢,以玉昌为先锋率大军西进收复汉中,单文请求非要随军西征,去汉中找檀道济决战,为单虎报仇,左帅只好调长孙助玉武守虎牢,炎宁独守南阳,左帅率军取道长安,收复汉中。
来到长安,见了汉中王拓跋烈,那时魏皇已削了拓跋烈的王位,让他戴罪,与左帅合击南下收复汉中,拓跋烈讲了汉中失守经过,三国联军人多势大,在汉中外围围了五层,数日进攻实在难以坚守,其实那只是敌人虚张声势而已,那时檀道济的南齐根本没到汉中,拓跋烈北逃五天后,檀道济才到了汉中,乘机占领汉中,现在汉中敌军新胜,士气正盛,且汉中易守难攻,檀道济有勇有谋,攻取绝非易事,左帅想上表,不攻汉中而取武威天水,断夏敌后路,但上表没有着落,其时朝廷内部纷争激烈,左帅为外将对内部斗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次左帅失汉中,虎牢殉将,既有夏齐联合外部因素,也有魏内朝野争权内部因素。
对北魏京城皇帝内乱和宫廷内乱,左帅也略知一二,前些年宗室之间和朝臣之间争皇权争朝廷诸权也有过杀戳,左帅至今也感到痛心和寒心,所以他不想介入,只求在外任,不卷入内部纷争,但有的纷争你想躲躲不开,越想摆脱反而越缠上你。
北魏有着名的冯太后,思想开明,主张汉化民族融合,推进了一些改革,比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文化,请徐公主朝教育太子儒学,这大大促进了历史进步,但在改革中,她颁令的措施有的触犯了鲜卑贵族利益,有的人使用上与皇帝产生分歧,加上她宠幸权臣,乱行封赏,使大魏权力之争影响了改革和统一进程,经过宗室内乱,冯太后的儿子继位为献文帝,献文帝主张优待皇族限制汉人,主张扩大鲜卑王公贵州的权力,而冯太后主张汉化,推进汉朝的三长制,这与献文帝形成了直接对立,献文帝执政几年后,羽翼渐丰想除掉冯太后的宠臣贾敷和李奕,而帮助皇帝铲除李贾的是宇文浑和拓跋图,拓跋图最恨冯太后提倡儒学,主张维护鲜卑王公贵族的统治,主张推广草原牧场,反对均田制,但始终没有李奕和贾敷在朝上废政的证据,冯太后因皇帝早逝,年轻守寡,政治上清明,但也在后宫,多有淫乱,尤其是与贾敷和李奕私通频繁,贾、李二人最后甚至明目张胆与太后同居宫内,夜不返宫,这让献文帝极为恼怒,宇文浑和拓跋图有了可乘之机,编造事由先将李奕下狱,后由李奕查出同党贾敷,在新兴鲜卑贵族支持下,奏请献文帝诛杀了贾敷和李奕,提拔重用宇文浑和拓跋图,宇文浑得逞之后,继续排挤异己。
宇文浑和拓跋图首先安排禁军和外部军士分别搜集贾敷和李奕宫廷淫乱证据,搜集左帅和玉昌与南朝、与柔然勾结的证据。
宇文浑找来宫廷太监吴明,吴明本是半脸巫安插在大魏宫内的奸细,黄白脸,尖下巴,两颗老鼠牙翘在薄嘴唇之外,阴险恶毒,每日监听太后与贾敷和李奕同居床第之事,又安排两府家人,从家中搜出太后私赠的或拿回家中的衣饰珠宝,有一颗宫中的夜明珠,贾敷为了显摆居然摆在内室,让禁军抄家时发现,禁军头领连夜审问贾敷及其子,还有贾敷李奕在乡下的房屋、田产,本人如果没有,就登记父母,兄弟姐妹的,各路禁军经过一个多月调查,贾敷在沃野镇有草原1000公顷,在怀柔有别墅一处,在平州冷口有温泉会馆一处,李奕除了北方,在衡州和苏州各有园林一处,在山东青州,有私盐营业点一处,两个人的财产汇总,房产、田地、家中金银、珠宝、家具桌椅、床被、餐洗用具,贾敷总价值116万2千钱,李奕价值102万零玖拾捌贯钱,其中贾敷家皇家御用品9件,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一颗。李奕家御用品16件皇太子用皇冠一顶,贵妃用凤冠一顶,统计汇报给皇帝,这简直反了,罪大恶极,杀、杀头示众。
前方战事波谲云诡,朝内宫斗风起云涌,刚刚统一黄河流域的大魏命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