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西施逆天改命成大佬
作者:冬鼠攒大米 | 分类:古言 | 字数: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章 宁州来的难民(三)
安排完库房的事,杨玉又向蘑菇房走去。昨天太晚,需要急着处理的事情又多,杨玉就没去查看蘑菇房。
进入蘑菇房,与冰冻库房相比简直就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季节,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蘑菇房里一排排多层木架安置的密密的,只留了仅供方便采摘的过道。
木架上全是种的满满的各种蘑菇和木耳、银耳等。
由于刻意的安排了引种时间,所以每天都有各种菌菇可以采摘。
杨玉看到只有极少数的鲜蘑菇被装马车,应该是给陆家饭店送去。其余的绝大多数都送去了烘制坊,制成干货。
“大娘子安好!”秦婆子知道杨玉来了,放下手里的活过来向杨玉请安。
杨玉见秦婆子和蘑菇房的工人一样穿着窄袖的衣服,手上沾着土屑,明显地是与工人们一同干活,没有把自己当做管事的。
杨玉觉得秦婆子也是一个负责的,受世俗的限制,她也许没有陈管家的见识广,应变能力要差一些,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性子是不输陈管家的。
“秦婆子!这些天采摘蘑菇后,尽量把所有木架的边缘空出一些位置来,到时会放一些土豆进来促进发芽!”杨玉为种下一季土豆作安排。
“奴婢明白!”秦婆恭敬地应承着。
杨玉一边走一边查看,当看到蘑菇房里各自烧着火的炉子时,她皱起了眉头。
此时杨玉的脑子里想起了三河府的宅子里,利用烤炉的温度种蔬菜的情景。
“庄子里的制作坊和烘制坊,每日都烧着大量炉子,怎么就没想到要把温度合理运用起来呢?”杨玉有些懊悔。
“可能清溪用的柴禾大多是自家茶山上收集的枯枝,没花钱买,就没去计较成本吧!”杨玉想到了问题所在。
“看来生产环节的各个流程还可以再梳理,再优化。这节约出来的成本,可以说是纯利呀!”在去三河府之前,杨玉都是把重心放在如何开拓产业,还真没在节约成本上花心思。
因为在三河府是白手起家,什么都要花钱现买,才慢慢开始精打细算。
“这些天应该要做一个设计规划,用于四平经营建设。”杨玉开始思考去四平的事。
从蘑菇房出来,杨玉估摸着那老者和小孩们应该吃好了,就向前院花厅走去。
花厅里,老者和小孩们已经吃过饭,并且被安排洗了澡,通身换了干净暖和的衣服,是陈管家让庄子里下人们捐出的半旧衣服。
“给杨大娘子请安!”杨玉刚进花厅,老者就带着小孩们下跪行礼。
“老人家!快快起来吧!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你看衣服都又弄脏了!”杨玉示意老者起身,又让了座。
“我想了解一些宁州的情况,还请老人家畅言!”杨玉从穿越过来一直是一个大忙人,所以说话、办事都以比较节约时间的方式进行。
“杨大娘子请问!小人一定尽言!”
“刚才你说家乡遭遇大雪,是小部分地区还是宁州大面积都下了大雪?”
“应该是大面积吧!别的地方小人不知道,但这一路逃过来经过的地方,许多人家的房屋都倒塌了!出来逃难的也不少!”杨玉觉得老者分析事情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都不错,应该不是普通穷苦人家才对。
“老人家可识字?祖上是做什么营生的?”杨玉决定问个明白。
“小人的父亲叫黄明远,是四平青川人氏,也算出生在富贵人家。”听杨玉问起祖上,老者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豪之色,打开了话匣子。
五十年前,四平省青川州黄家宅子大门前。
“儿啊!此去京城,路途遥远,功名其次,平安是最重要的!我和你父亲在家等你回来!”黄人夫一手擦着眼泪一手拉着儿子黄明远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娘亲放心,等到孩儿高中,一定回家报喜!”黄明远身着一袭白衣长衫,意气风发,毫无离家的别愁,与母亲的不舍显得格格不入。
“唉!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不要耽误儿子出发啦!”黄老爷虽然不舍,却不似夫人一样纠缠不休。他也希望儿子能科举高中,好光宗耀祖。
三个月后,黄老爷和黄夫人正在书房下棋打发时间。只听门外一阵敲锣打鼓声传来,有差人高唱,“四平省青川州黄家老爷高中举人,放任宁州邵阳县令!恭喜黄老爷!”。
黄老爷夫妇出来接了喜报,发了赏钱,却不见儿子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