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凡三的财富蛙跳

作者:钉耙捞月 | 分类:都市 | 字数:201.2万

第80章 跨界之祸

书名:凡三的财富蛙跳 作者:钉耙捞月 字数:2686 更新时间:2025-01-22 02:02:11

两次举牌实业失手后,郑老板不再举牌上市公司,而是以66.3亿元收购观致汽车51%股权,2019年再度耗资15.6亿元收购观致汽车12%股份,2020年以16.3亿元收购长安标致雪铁龙。

隔行如隔山,郑老板在搞实业造车方面明显有些水土不服,钱是没少花,但销量是惨不忍睹。

2021年观致汽车才卖了5000辆左右,2022年销量更是暴跌到不足千辆。

车虽然没卖掉多少,但郑老板通过搞汽车讲故事,在全国又圈了不少地。

截至2021年底,能宝有息负债接近2000亿,庞大的债务压力之下,不但多笔信托逾期,而且不断传出裁员欠薪的负面消息,焦头烂额的郑老板无奈开启了卖卖卖模式。

这一幕,与大恒集团的老徐,何其相似乃尔。

浦江羊城的优质地产项目、前海人寿的股权,统统摆上货架,甚至他在鹏城的大本营——集团总部能宝中心也拿出来卖,而他本人已经被限制高消费。

有网友碰到郑老板,下班后一个人在小店默默的吃着18块钱的河粉,不禁让人一声叹息。

阳阳回到京都,跟凡三讲述了她目睹郑华挨打的一幕,父女两人不由为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资本大鳄叹息。

算起来,郑华的年龄与凡三差不多,两人都是机缘巧合,通过地产掘得第一桶金,又都是通过资本市场放大,然后再度进入实业。

只不过,郑老板背靠前海人寿,将杠杆加的太大,跨界跨得太远。

相反,凡三几乎从来不加杠杆。而且,2007年后他就专注于做白酒上下游产业链,几乎没做任何跨界。

凡家有限的几次跨界,也都只是股权投资项目,成败根本不会影响大局。

闲暇时间,凡三不由回想改革以来,中国企业家学习的种种偶像,不由叹息:真的没学到什么好东西!

刚打开国门时,在亚洲独占鳌头的日本引起许多人崇拜,最早一批从田间地头洗脚上岸的企业家,开始崇拜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将他视为经营之神。

1990年代后,随着财富的积累,加之香江回归的需要,李超人成为大众眼中的经营之神,除了他那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还有他白手起家到香江首富亚洲首富的励志故事。

进入新世纪,通用电气CEO韦尔奇的多元化经营之道,开始吸引资本实力大增的一批企业家,于是,跨界成了世纪之初不少企业家的追求,结果,许多人没能跨界成功,老本行也搞砸了。

这时,红顶商人胡雪岩,随着各类大学EMBA项目开办,开始成为富豪圈里不少人的偶像。与此同时,伴随着2006-2007的大牛市,巴菲特这尊股神也开始进入中国企业家视野。

巴菲特有一个做法,引起许多有心人的效仿:那就是他投资生涯不久,投入重金成为两家保险公司的大股东,然后拿着保险公司的低息资本,投入股市做起中长期投资,最后以价值投资成为这个星球最会赚钱的人。

许多人只记住了这老爷子入主保险公司,然后用保险公司的廉价资本对外投资;却忘记了,人家是做中长期投资,而且投资的项目十有八九都收获不菲。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投资家的,因此,保险公司的钱,看着廉价,但真正用起来,搞不好一样扎手。

于是,借助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批富豪纷纷成为保险公司大股东,然后借助险资加杠杆,疯狂地跨界扩张。

最疯狂的是肖晖,其他人多在国内搞收购,好歹肉烂在锅里。这哥们却捞过界,大张旗鼓向海外转移资产。于是,最先倒霉的就是肖晖和他的AB。

等到三条红线一出,那些背靠险资,依托地产,跨界扩张的大神,就该一个个倒霉了。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徐老板及其大恒集团。接下来,犯了同样错误的还有郑华这种资产稍稍少一些的富豪。以及许多只玩资本,靠钱生钱的一些所谓的财富管理公司。

潮汐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自2020年以来的这轮财富大洗牌,也是对中国以往经济发展模式过于依赖房地产的矫枉过正。

在这波呼啸而来的去杠杆大潮中,以往杠杆过大的企业,能幸免于难的屈指可数。

这中间,那个曾与柳八爷有过不少恩怨,两次创业失败,又先后接盘贾会计、汪老板资产的洪斌,也许真的能逃过一劫。

2022年末,洪斌旗下创融公司才发布了2021年的财报。

“负毛利0.9%”

简单说,就是亏钱卖房,匆匆交付。

也因为如此,创融在2022年,仍以1600亿的操盘金额,出现在某机构的榜单第11名。

而大恒,排名34,操盘金额仅450亿。

财报发布后,洪老板也现身融创的重组说明会。这次说明会,首先迎来了他的致歉。

“出现今天的问题,虽然也有外界环境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他犯了每个民营企业家在“三道红线”下的错误,对政策的乐观和土地金融的迷之自信。

这些头部的民营企业家更加如此,因为他们过去的成功,让他们对土地金融整改的决心抱有侥幸。

侥幸,也正是这场“爆雷”的原罪。他们没想到,这一次政策是来真的。

事已至此,面对100亿美元的境外债务,洪老板也给出三套重组方案:要么债转股,要么债转新债,然后再展期。

大体上目标,是三年内不再产生还款压力。

有意思的是,孙老板首先把自己的4.5亿美元无息借款,首先转为股权。其债转股的股价相当于当前股价的5倍,完全是一场赌博,还是一场豪赌。

说明会两天后,创融完成了2022年的财务交卷。“还是负毛利,0.85%,还是在亏钱卖房。”

好消息是,创融的权益土地还有1.3亿万方,根据2022年全国平均房价计算,大概有1.24万亿的货值。

账面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洪老板急白了头,真心实意想办法还债,因此赢得了不少债权人的认可。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洪老板的危机还没有度过,但最艰难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

成功的企业家,得意时往往踌躇满志,感觉自己掌握了时代,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直到后来他们才明白,没有他们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他们。

到了今天这时候,中国企业家已不再盲目崇拜海外的经营大神,也不再崇拜曾经的红顶商人。

当空手套白狼的杠杆游戏宣告终结,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地产大佬的结局会向我们进行两个定义:重新定义企业家,重新定义债务。

资本越大,越要尊重常识,不要觉得自己能成为那个例外。小人物或许能侥幸创造传奇,大资本一定要老老实实。

这个星球上,平地飞升的事情只存在于童话中。成年人的世界里,年息5%已是了不得的收入,超过这个金额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骗子。

那本比较知名的《大败局》一书中,只有两个人东山再起,一个靠卖脑白金翻身,另一个就是洪老板。

作为郑华、洪老板的同龄人,凡三非常庆幸自己出身小门小户人家,与生俱来的一向谨慎。

东奔西走之后 ,他算看透了:这个世上,再多的财富如不能转化为稳健而持续分红的老钱,那账上的一切都将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