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天算无遗策

作者:日照林间 | 分类:现言 | 字数:37.7万

第125章 专家

书名:天算无遗策 作者:日照林间 字数:3225 更新时间:2025-02-08 02:03:53

王艳跟徐升再次联系,告诉徐升两个信息。

一是老秃鹰已经派人调查了,北京中科院研究所确实有一位信号学方面的专家叫高进,日前正前往另一个城市进行科研支援;二是老秃鹰说再先进的微型摄像设备也不可能是木头、棉花制的,按照徐升描述的基地安检过程,只要是电子设备,都会被检查出来。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了。

徐升心里那个郁闷呀。心想,“靠自己想办法?跟没说一样呀,怎么可能!难道全靠我的记忆吗?好在,老秃鹰知道这个情况就行。”

王艳说:“老秃鹰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

这天,高进被方伟带到基地的会议中心。

“同志们,这位就是中科院研究所的信号学专家,高进。”

方伟还没介绍完,在场的人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高进谦逊地笑着,算是跟大家打了招呼。

徐升见高进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中等身材,脑袋似乎比一般人都要大一圈,颧骨略高,眼睛不大,一笑便眯缝得细长,头发有点自来卷,面色有点儿苍白,一看就是常年坐办公室缺乏锻炼的人。

“看来这脑容量真不小。”徐升心想。

他小声跟赵亮说:“以为是个岁数大的人,没想到这么年轻。”

赵亮没听清他说的什么,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方伟在会议上重新调整了任务,大家领命纷纷都去忙了。

方伟叫上赵亮和徐升带着高进在基地各处参观。

一路上高进话很少,偶尔问几个问题,都是关于信号专业的东西,徐升也只是一知半解。

“咱们现在的难题是加上激光干扰设备后,信号传输的速度减慢了。这在实战中会延缓发出对敌方的干扰指令。”

方伟跟高进介绍着项目的难题。

“嗯,方老,我需要参考反隐雷达和激光干扰仪器的所有数据,您看……”

徐升陪着走了一大圈。正常人都不会觉得太累,但他却觉得快要累死了,身体的劳累让他疲惫不堪。而且,眼前巨大雷达激光阵带给他的震撼使他每看一次都望而生畏,精神备受打击。

当听到高进提出要参考数据,他立刻强打起精神屏住呼吸听着他们的对话。

“嗯好,这没问题,我办公室的电脑里都有。我带你去。” 方伟说着又一沉吟,“嗯,就是资料和数据量太大,如果需要帮忙,赵亮和徐升都归你调遣。”

赵亮积极地请战道:“是啊,我们帮你吧。”

徐升虽然没有精力,但他看到了接近那些机密的希望,说什么他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也不得不提高了嗓门说:“高工,我来帮忙吧。”

高进眯缝着双眼似笑非笑地说:“哦,暂时先不用呢。我先看看,你们都先去忙自己的吧,如果有需要我再叫你们吧。”

这之后,高进就一头扎进了方伟在基地的办公室。除了吃饭和睡觉,大家几乎很难看到他的身影。

“真是北京来的专家,这么敬业,我看有时连吃饭都是方老给他送进去。”徐升跟赵亮说。

“嗯,我听方老说,他在北京还有任务,所以他得加班加点地干。”赵亮解释道。

“啊!那够辛苦的。”徐升老觉得昏昏沉沉的,说话声音小得更让人听不清楚了。

赵亮已经熟悉了徐升的特点,虽然听不大清楚他说的内容,但从听到的个别字眼儿里也能猜出他在说什么。

方伟每次从办公室出来,徐升都观察着方伟的脸色。

从方伟越来越轻松的表情中,徐升知道高进的进展应该很顺利。

徐升的心情十分复杂也非常急切。

……

高进来基地的第三天傍晚六点半,基地突然停电了。

当时方伟正在跟高进、赵亮和徐升还有另几个基地负责人在食堂的一个餐桌旁吃晚饭,还有不少留在基地的工程师也都边聊天儿边吃着饭,忽然间灯都灭了。

不仅是食堂的灯灭了,而是整个基地的灯都灭了。

正是十一月份,本来天黑得就早,每天下午五点左右天就开始黑了。现在没了灯光,整个基地都陷入了黑暗。

“怎么回事?为什么停电了?”方伟立刻用对讲机询问着停电的原因。

“方院长,我们正在查线路,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对方紧张地答道。

“赶紧查!”方伟命令道。然后在黑暗中大声对正在食堂吃饭的人说:“大家先吃饭吧,不用着急,后勤的老李正想办法查。”

“方院,我可什么都看不见啊,一会儿把你盘里的菜夹没了,您可别怪我啊。”同一桌的一个工程师开起了玩笑。

“没关系,没关系。我记得你刚才盛的是红烧大虾吧,这个我也爱吃。”方伟道。

大家在黑暗里“哄”地一下笑了起来。

这时,食堂管理员点上了几根蜡烛,对大家说:“对不起大家了,没想到会停电,咱这几根蜡烛还是最初建基地时用剩下的,给大家照点亮吧。”

偌大的食堂,几根蜡烛的光亮只能让人看到身边的情景。

“最近很少出现停电的情况了呀。”有人议论。

“不会是什么组织来破坏我们的基地吧。”另一个人猜测。

徐升心里有点躁动,“莫名其妙地停了电,会不会是老秃鹰他们捣的什么鬼呢?”

他心里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机会正向他走来。

“会是什么样的机会呢?是机会还是陷阱?”徐升在跳动的烛光里看了一眼方伟。

方伟嘴上虽然跟同事们开着玩笑,但皱起的眉头,只有近在身边的几个人能看得到。

借着几根蜡烛的光亮,大家很快吃完饭了。但是谁也走不了。

这时后勤老李才终于有了回信。

原来距离基地二十公里的地方正在修高架桥,需要移动高架桥线路上的高压电线杆,所以必须提前断电,而且两天之内可能都不能供电了。

“那他们应该提前通知咱们呀。”虽然看不清其他餐桌上的情况,但大家不满的议论声还是听得到的。

“工程方已经提前通知了周围受影响的地区,不过周围也没什么居民区。只是因为咱们的基地对外是保密的,他们不知道,所以就把咱们漏掉了。”

老李在对讲机里解释道。

“这叫什么事呀!”有人大声表达着不满。

“那咱们这两天就什么也干不了呀。”另一些人说。

“大家安静一下。”方伟大声说道:“忽然停电,确实给大家打了个措手不及,停电两天……两天……”

方伟沉吟了片刻,狠了狠心,说:“这样吧,这两天大家就都休息吧,这段时间大家也很辛苦,正好趁这个时间,愿意回家的,一会儿我安排班车。等通电了,再通知大家回来上班。”

“好!”大家都意外地高兴起来。

“方老,那您给我安排辆车,我先回北京吧,单位那儿还有任务呢。”

待方伟安抚完大家坐下后,高进小声说道。

“啊!那多麻烦呀,后天可能就来电了呀。”赵亮连忙劝说。

“是啊,小高,来回跑太辛苦了。”方伟说。

“没有数据,我留下来什么也干不了,太浪费时间了。北京那边的任务也很急。”高进坚持道。

“数据,有啊!”方伟说。

在跳动的烛光中,高进、赵亮和徐升都向方伟看去。

“我基地办公室的那台电脑跟我在研究院办公室的电脑是联网的,两台电脑里的数据是同步的。”方伟说。

“啊,方院,这能联网吗?”赵亮吃惊地问道,“这符合纪律要求吗?”

徐升也感到很意外。“这怎么可能!”他忍住了好奇心,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立着耳朵听着。

“哦,这是组织上特批的。你们不想想,万一基地有什么问题,咱们的数据怎么办!放心吧,我那台电脑是有系统密钥的。”方伟平静地回答道。

“哦,那要是您研究院办公室的电脑里有数据,那就好办了。”高进接过话题说。

“这样,小高。”方伟说着从兜里掏着什么递给了高进。

徐升猜那应该就是方伟在研究院办公室的门钥匙和那把系统密钥。

他感到一阵兴奋,又一阵心悸。“陷阱?机会?”

高进犹豫地接过钥匙,问道:“方老,为什么给我钥匙,您不回去吗?”

“哦,基地上还有一堆事儿呢,我回不去。”

方伟说完,看着赵亮和徐升说:“你俩可不能都休息啊,得安排一个人陪小高回研究院,你俩商量一下吧。”

“不用商量,我陪高工吧。”徐升连忙说。

“小徐身体不太好,他需要休息,还是我陪高工吧。”赵亮请战道。

“我身体没什么,还是我陪高工吧。而且师兄你也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趁这个时间,你就好好陪陪家人吧。”徐升坚持说。

“那好,就徐升吧。”方伟决定下来。

转过头来,方伟小声对徐升说:“你做得很好,这种时候就是该把困难留给自己。”

“嗯。”徐升点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动身回市里吧。时间太紧了。”高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