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第380章 时不我待

书名: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字数:2412 更新时间:2025-01-23 02:02:01

曹芳看到刘宪的第一眼,就觉得卫瓘虽然态度不端正,话说得还是基本靠谱的。

刘宪各方面都不比刘招弟差,至少在伯仲之间。

她之所以落选,可能还是因为刘宽送礼不如刘豹大方,毕竟经济实力有限。

当然还可能有另外一个原因:刘宪符合他的审美,却不符合钟会的审美。

中原人——尤其是世家——崇尚早婚,女子大多十三四岁就嫁人,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她们之间比的是家世好不好,五官是否端正,身材是否修长,而不是曲线是否优美。

像刘宪这种身材丰腴、前凸后翘的美,在钟会眼中也许就是丑,甚至浊,不够清新。

包括卫瓘也有这个可能,当时说的都不过是反话。

但,曹芳喜欢。

总而言之,曹芳接收了刘宪,同样封为昭仪,让她去和刘招弟做伴。

焚香沐浴,等待临幸。

但曹芳也清楚,别看刘宪曲线玲珑,但她毕竟只有十六岁,还没到最适合生育的年龄。

身材这么好,只是作为单于的女儿,平时营养充足,又有大量的肉、奶,比同龄人发育得早。

所以,不急。

不管怎么说,新得一个美人,曹芳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所以晚饭后,卫瓘再次来见,请求派裴秀同行,绘制沿途舆图的时候,他一口答应了。

他也知道裴秀不甘心研究军械,想做更大的官,封更高的爵。

既然如此,那就遂他的愿。

遵从兴趣,发挥专长,才能做出最大的成就。

裴秀在制图上的天赋不应该浪费。

反正对他来说,制图也好,造军械也罢,都是专业技术,不是五经四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借着机会,曹芳和卫瓘多聊了几句。

儒家有三十年一世的说法。

从中平六年董卓入京,到建安二十五年武皇帝驾崩,正好三十年,是天下大乱的三十年。

黄初元年文皇帝代汉,到今天,也是三十年,是革命的三十年。

如今天下初定,但尚未统一,要想真正的太平,估计还要有三十年。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三十而立。你今年三十岁,这一世结束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个选择了。

你如果想钻研学问,做个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大儒,朕不反对。

你可以回乡坐讲,开门授徒,也可以去太学,做个博士、祭酒。

但是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也发不了大财,你要有心理准备。

你如果想做官,封妻荫子,光大门楣,朕当然欢迎。

但朕要的是能做实事的干才,不是装点门面的儒生名士。

你要有吃苦,甚至流血的准备。

卫瓘唯唯诺诺,躬身而退。

告辞了天子,他迅速赶到傅嘏的住处。

傅嘏摆好了酒食、瓜果,正和曹羲、王昶闲聊,傅玄、虞松等人坐在一旁。见卫瓘匆匆赶来,不禁抚掌而笑。

“承让,承让。”一边说,一边伸手,将案上的几枚玉佩、金锭之类的东西扫入怀中,又对曹羲说道:“将军,今天就不解你的腰带了,明天记得早点派人送来,不要耽误了。”

曹羲笑道:“何必明日,今天就为卫伯玉解带。贺天子得一大才,区区一条腰带,何足道哉。”一边说,一边起身去解腰带。

卫瓘哭笑不得。

这些人,居然拿他作赌,真是岂有此理。

“你们……”

卫瓘刚想说,傅嘏来到他的面前,将玉佩、金锭塞到他的手中。“这是我们为你凑的程仪,千万不要嫌菲啊。”

曹羲也走了过来,解下卫瓘的腰带,换上他的,然后用力拍了拍。

“伯玉,屏住这一口丹田气,天下去得。”

傅玄、虞松等人也走了过来,纷纷向卫瓘祝贺。

卫瓘感激不尽,逐一拱手致谢。

和众人说完话,他又上了堂,来到王昶面前,躬身施礼。

“多谢王公,感激不尽。”

王昶抚着胡须,也有些感慨。“伯玉,说实话,我很羡慕你们啊。年轻真好,想当然,我在文皇帝东宫初见令尊时,也是这般年纪。一晃三十年,又是一代人过去了。”

卫瓘想起了天子刚才的三十年之说,更能体会王昶的心思。

王昶看似运气好,刚出仕就成了文皇帝的东宫旧臣,又赶上了禅代之机,实际上并非如此。

文皇帝曹丕并不是真有雄才大略的明君。在位短短数年,未有大功,却留下了不少问题。

最致命的是,他自己深受争嗣之害,却又在立嗣上犹豫不决,直到临死前才立太子,使得嗣君威信不足,上任之初就遭到了老臣的集体抵制,积累了不少矛盾。

诸葛亮北侵,明皇帝西征长安时,洛阳一度传出了他病死,要拥立陈王继位的消息。

这些冲突,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君臣之间的信任。

作为文皇帝心腹的王昶也不例外。

明皇帝对他一直冷落,不给他更好的机会。王昶不得不转向司马懿,最后才坐镇荆襄。

但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又倒了,王昶再一次受到牵连。

两次蹉跎,三十年的青春就过去了。

自己要重走王昶的路,在花甲之年再后悔今天的决定吗?

想到这里,原本一直有些犹豫的卫瓘忽然坚定了信念。

绝不能这样。

大丈夫,宁可死在建功立业的路上,也不能在户牖床箦之间悔不当初。

“多谢王公教诲。一世有一世的机缘,我等有幸,身逢英主,理当全力以赴。”

“好啊,好啊。”王昶眼神复杂地看着卫瓘,连连点头。

傅嘏见状,连忙命人上菜。

他知道王昶最近心情不是很好,今天请他过来喝酒,就是想陪他说说话,解解闷,为卫瓘壮行反倒是次要的。

三巡酒罢,气氛渐渐变得热烈起来。

话题从卫瓘的使命发散开去。

傅嘏率先发言。

他这次随曹羲出征,途经冀州,到达幽州,后来又转战并州,见过的情形触目惊心,是在洛阳怎么想也想不到的。天子矢志恢复北疆的决定,他非常赞成。

这件事很难,但不能不做。

现在做,还有机会,再过几十年,等匈奴人、鲜卑人的羽翼长成,再想做,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得到了幽州、并州北部,甚至有一部分到达冀北的鲜卑人,比想象的要强大。

有了耕地,有了工匠,有了铁器,他们的战斗力远非当年的檀石槐可比,已经成为大魏无法忽视的威胁。你们以为他们很远,其实他们与中原之间已经没有不可逾越的险阻,随时可以一泄而下。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轻易进入太原。

这次能全歼十万鲜卑人,既是利用了鲜卑人的轻敌,也是大魏的国运所在。

但是,鲜卑人的威胁远远还没有解除。

卫瓘此行,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