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作者:老周不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11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1章 大魏吴王
曹芳瞥了蒋济一眼,心生感激。
他听得懂蒋济的言外之意,知道这位老臣是为他考虑,让他保守一点,不要太冒险,稳住就行。
毕竟以他现在的情况,不输就是赢。可是要真的输了,脸上就不好看了,刚被压下去的问题也可能沉渣泛起。
这次带蒋济来是对的。
有这位老臣押阵,就算郭淮有什么心思,骗得过他,也骗不过蒋济。
“就依太师之见,传诏征西将军,让他严守战线,不可浪战。”曹芳搓着手指,想了想,又说道:“给吴王传诏,让他来见驾。”
曹芳嘿嘿一笑。“不管怎么说,孙曹两家也是亲戚嘛。只要他敢来,朕可以赦免他篡逆的死罪,让他以王爵归老,富春孙氏也能保存一点血脉。”
众人一开始没听明白,面面相觑。
钟会率先反应过来,笑道:“陛下宽仁,若吴王识时务,当自缚请罪才是。臣不才,愿为陛下草诏,向江东百姓宣扬陛下的恩德。”
曹芳笑着点头。“就你了。”
众人这才明白曹芳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禁会心而笑。
孙权如今虽然称了帝,但他之前封侯、封王可都是曹家给的。尤其是封王,直接就是文皇帝曹丕册封的,与汉朝一点关系也没有。
从法理上讲,吴国是大魏的藩国。孙权称帝是谋逆,是造反,而不是继承天命。
三国鼎立,魏有禅让之名,蜀有宗室之号,虽然各说各话,至少名义上是成立的。唯有吴国,名不正,言不顺,称帝的基础最为薄弱,为人诟病。江东世家表示不满的时候,常常也拿这一点来说事。
作为孙家,其实也在担心一个问题。
自己以武力称帝,焉知其他人不会效仿,也以武力推翻他,自立为帝?
如今曹芳以大魏吴王称呼孙权,就是往孙权的脸上吐口水,抽孙权的耳光。
有用没用再说,至少表明态度。
我不承认你的帝位,这笔账现在不算,将来也要算。到时候你想和蜀汉一样作为敌国投降都不可能,只能是被平定的造反藩王。
敌国投降可以优待,造反却是要族诛的。
开战之前,先取得道义上的优势。
虞松见状,暗自后悔。
反应太慢了,这篇诏书本来该由自己来写,现在却被钟会抢了机会。
——
公开的军议结束,曹芳留下了蒋济,命人重新布酒。
闻到酒香,蒋济顿时来了精神,吸了吸鼻子,感慨万千。
“这是寿春蜜酒啊,家乡的味道。”
曹芳挥挥袖子,示意侍候的郎官退下,一手挽着袖子,一手提起酒壶,亲自给蒋济倒了一杯酒。“蒋公尝尝,看看地不地道。”
听得曹芳改了称呼,蒋济目光一闪,却没说话,双手端起酒杯,送到鼻端,很认真的嗅了嗅,又浅浅地尝了一口,咂了咂嘴。
“稍微差那么点意思。”
“蒋公具体说说。”
“味道不够厚。”蒋济放下酒杯,幽幽一声叹息。“淮南自古富庶,寿春更是远近闻名的大城。可惜自袁术占据淮南以来,六十年的交战,淮南已经满目疮痍,就连这蜜酒里都似乎有血腥味,令人不忍卒饮。”
曹芳附和地点点头。“是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中原元气大伤,诚非百姓之福。袁术身为四世三公之后,未能造福淮南,却将淮南陷于战火,死有余辜。”
蒋济低眉垂眼,沉默不语。
曹芳接着又说道:“光武重儒学,养士百年,不能说没有功劳。可是袁氏四世三公,受汉朝恩惠最厚,却不思报效朝廷,反则成为了汉朝的掘墓人,可见富贵未必能养德,门户也不代表才华。太祖唯才是举,比之以门户取士,高下不可以道里计。”
他直起了腰,手掌轻拍大腿。“可惜,不过三十年,很多人就忘了汉朝的教训。甚至有一些当年因唯才是举进入仕途的人,现在也因为私心,拒绝改变。可是他们忘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大魏步了大汉后尘,他们恐怕也会步袁氏后尘。”
蒋济神色一变,缓缓抬起头,看向曹芳。
曹芳迎着他的目光,一言不发。
他相信,以蒋济的智慧,不会听不懂他的话。
蒋济出自寒门,个人德行也与儒家标准不符,有酒徒之称。担任中护军时,又因受贿为人诟病。他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太祖曹操打破旧制,唯才是举。到目前为止,淮南蒋氏的根基还不够深厚,算不上真正的世家。
如果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在他死后,淮南蒋氏很快就会衰落,被打回原形。
司马懿是维护九品中正制的,对他的品行也不是很赞同,否则当初也不会调侃他受贿的事。如果司马懿当政,对他并没什么好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当初抵制曹爽,帮助司马懿搞政变,就是为虎作伥,自掘坟墓。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看到长远的危害。
“陛下,老臣……并不支持九品中正,只是……”
蒋济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口饮尽。蜜酒入口很甜,最后却有些苦涩,甚至有些血腥味,正如他此刻的心情。
天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如果还不给出足够诚意的回应,结果不会好看。
只是这话该怎么说,却是个问题。
毕竟是老臣,这点面子还是要的。
“朕知道,蒋公是担心朕如曹爽、夏侯玄一样急于求成。”曹芳主动接过了蒋济的话题,进一步表明态度,打消蒋济的顾虑。
在郭淮不可靠的情况下,他需要蒋济这个老臣无保留的忠诚,而不是互相猜忌。
“陛下圣明。”蒋济顺坡下驴。“也许是老臣多虑了,但九品中正关乎国本,不宜轻动,更不能急躁。依老臣之见,陛下富春秋,再等上十年,也许会更好一些。”
“蒋公所言极是。”
蒋济有些诧异地看着曹芳。
曹芳答应得太痛快了,反而让他有些不放心,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曹芳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岂能不知九品中正的麻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蒋济说十年,他都觉得快了,有点理想化。
“朕可以不着急,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来改变,但不能纵容。”曹芳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地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开始,想凭借家世出人投地,想是妄想。朕当行太祖唯才是举故事,也希望蒋公能如当年辅佐太祖一般教导朕,助朕一臂之力。可乎?”
蒋济放下酒杯,离席而拜。“老臣愿以残躯,将功赎罪,为陛下效劳。”